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十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位列全球第一,深度神經網絡、特征抽取和圖像分類等是熱點研究領域。
1月20日,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0》。
報告預測,人工智能下一個十年的重點發展方向包括強化學習、神經形態硬件、知識圖譜、智能機器人、可解釋性AI、數字倫理和知識指導的自然語言處理等。
《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0》基于清華大學自主研發的“科技情報大數據挖掘與服務平臺”(簡稱AMiner)平臺,收錄了2011年至2020年期間,人工智能領域頂級期刊和會議的論文和專利數據,試圖展現人工智能發展至今所獲得的重大科研進展、成果產出以及科研熱點。
根據人工智能領域在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過去10年所發表論文,報告評選出過去十年十大AI研究熱點,分別為深度神經網絡、特征抽取、圖像分類、目標檢測、語義分割、表示學習、生成對抗網絡、語義網絡、協同過濾和機器翻譯。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 近十年十大AI研究熱點
報告還總結了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知識工程等人工智能重點領域的研究現狀和趨勢,指出預訓練語言模型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有了重要進展。“自ELMo、GPT、BERT等一系列預訓練語言表示模型出現以來,預訓練模型在絕大多數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上都展現出了遠遠超過傳統模型的效果,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近年來最大的突破之一。”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技術研究發展趨勢
報告發現,中國在自然語言處理、芯片技術、機器學習、信息檢索與挖掘等10多個AI子領域的科研產出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在多媒體與物聯網領域的論文產出量超過美國,居于全球第一;而在人機交互、知識工程、機器人、計算機圖形、計算理論領域,中國還需努力追趕。
報告在第六章進行了全球AI領域高層次人才分析,指出美國的AI高層次學者的數量最多,有1244人次,占比62.2%,是第二位國家(中國)AI高層次學者數量的6倍以上。中國的高層次學者數量為196人次。德國位列第三,是歐洲學者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余國家的學者數量均在100人次以下。報告還指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高層次人才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報告稱,中國從2018年起開始重點發展AI領域高層次人才,主要由高校通過成立AI學院研究院、設立AI專業的方式進行培養。
截至目前,中國共有215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本科專業。這些高校之中,有60所雙一流大學(占比28%),其他155所為普通本科院校。截至2019年6月,至少有38所高校設立了獨立人工智能學院,全面開展本科階段、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并且在2019年開始以人工智能專業招收本科生。
人工智能專利申請也是這份報告的關注點之一。據統計,過去十年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為521264。中國專利申請量為389571,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總量的74.7%,是排名第二的美國專利申請量的8.2倍。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全球AI專利申請量Top10國家
報告通過對2020年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曲線和人工智能發展現狀的分析,預測人工智能下一個十年重點發展的方向包括強化學習、神經形態硬件、知識圖譜、智能機器人、可解釋性AI、數字倫理、知識指導的自然語言處理等。
原文標題: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清華人工智能發展報告:國內215所高校成立相關本科專業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安芯教育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神經網絡
+關注
關注
42文章
4771瀏覽量
100723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763瀏覽量
26891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208瀏覽量
238303
原文標題: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清華人工智能發展報告:國內215所高校成立相關本科專業
文章出處:【微信號:Ithingedu,微信公眾號:安芯教育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