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手機的快充技術越發受到手機廠商和消費者重視。“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早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語,如今手機快充領域也已經從有線快充進入到無線快充時代。
火熱的無線快充技術也成為華為、高通、三星、OPPO、vivo、小米等眾多廠商爭奪的新戰場。
但今后快充也要受到限制了。
日前,工信部在《無線充電(電力傳輸)設備無線電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中提到:
自2022年1月1日所有生產、進口在國內銷售、使用的移動和便攜式無線充電設備應當工作在 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 頻段,且額定傳輸功率要求小于 50W。
如有違反,將責令整改,并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海關等予以查處。
同時,意見稿還指出,為保護射電天文業務,在射電天文臺址的保護范圍內,禁止使用無線充電設備。為保護船舶、航空器專用無線電頻率的使用安全,禁止在船舶上、航空器內使用無線充電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手機支持50W及其以上的無線快充,包括小米 11 、榮耀V40高配版等。
此前還有知名爆料博主@數碼閑聊站 稱,小米 11 Pro 和 11 Pro 將更進一步,支持 67W 無線充電。而vivo和OPPO也曾先后發布了60W和65W的無線充技術。
小米去年還曾宣布其無線充電已經跨過80W大關,打破全球無線充電記錄。根據實測,其速度表現甚至超越了市面上的很多高功率有線快充。
據悉,小米特別定制了更高效的無線充電架構和芯片,自主設計了復合式線圈系統,采用 MTW 多極耳快充電池,雙 6C 串聯電芯,配合多級遞變電流調控以及 MiFC 快充等眾多 “加速”技術,4000mAh 電池 8 分鐘即可充一半,19 分鐘就能充至 100%。
不過小米80W無線充電一直沒有傳出量產的消息。
如果這項征求意見稿通過,那么小米80W無線充電功率及技術可能無緣面世了,同時也意味著手機無線充電競賽將在明年終止。
不過也有人認為,無線充電技術發展至今,功率顯然已經不再是阻礙,更多的就在于無線充電的有線距離——哪怕無線充電設備的功率轉化越來越高,手機仍要和設備有接觸才能實現充電,被用戶質疑為“假無線”。
現在工信部一紙意見稿發出,手機廠商繼續在無線功率上發力已無意義,不妨在無線充電的距離限制上多加探索。
畢竟在大家看來,真正的無線充電,是可以不用考慮距離問題的。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月末,摩托羅拉和小米均展示了自家的隔空充電技術。
其中,小米自研的隔空充電技術,不需要任何充電線、充電底座,無懼異物遮擋,即使距離發射端設備數米遠,也能實現自動隔空充電。
初期每臺設備的充電功率可達5W,當然相比如今接觸式無線充電能夠做到50W以上的功率,這個速度的確慢了很多,相信在將來會不斷更新升級。
至于摩托羅拉的隔空充電技術,在距離發射端 80-100 厘米的范圍內,無懼異物阻擋,均可自動實現隔空充電。不過摩托羅拉并沒有公布其隔空充電方案的具體功率。
有了隔空充電技術,人們充電時就能擺脫線材的束縛,實現真正的無線充電。
但目前來看,這項技術還無法實現商業化,小米和摩托羅拉的隔空充電方案距離落地還有不少挑戰。
其一來自于充電效率,5W的充電功率可能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充電效率低將使得隔空充電體驗大打折扣;
其二來自于成本,隔空充電裝等設備的體積不小,工藝復雜,在材料選擇上都會增加成本壓力,而成本高會導致產品價格的提升;
其三就是大家關注的輻射安全問題。畢竟隔空充電技術是通過充電樁發射的大功率的無線電波,要保障充電速度的前提下,其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度如何暫時還沒有科學定論。此前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更大的功率,肯定有輻射。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隔空充電技術未來要商用和普及,一定會有新的規章制度來保證它對人體的安全,把隱患的風險降到最低。
作為目前無線充電的升級版,隔空充電已經納入到多家手機廠商的技術競備庫中。隨著未來幾年相關技術的穩步提升,在充電功率、成本、安全等方面的完善,隔空充電會成為越來越多智能設備的首選充電方式。
責任編輯:tzh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83瀏覽量
180123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60瀏覽量
180995 -
無線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451瀏覽量
1732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