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造車近年大火。
無論是傳統汽車行業還是互聯網巨頭和科技公司,都對新能源造車情有獨鐘。
新能源汽車代表特斯拉截至到2021年1月末,特斯拉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超越豐田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股,而馬斯克本人也憑借特斯拉股票的瘋漲擊敗亞馬遜的貝索斯問鼎世界首富。
國內造車勢力也逐漸壯大,前有蔚來、理想,后小鵬都在美股表現不凡,問鼎前十,而新的入局者也在不斷加入。
小米造車啦
2月19日,有消息傳出,蟄伏了幾年的小米要造車了,并且將造車項目作為重點發展對象,將會有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出馬。
消息一出,小米股價大漲,曾經一度跌4%的小米集團快速攀升,一度漲超12%,公司市值達到7722億港元。
小米真的要造車嗎?互聯網科技公司為何熱衷造車?新能源汽車好入場嗎?
小米造車伏筆已久
提到新能源汽車,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帶頭品牌特斯拉,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是不少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偶像,雷軍就是其中一員。
2012年,雷軍多次前往美國硅谷只為試駕特斯拉。
一年后,雷軍多次拜訪了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并在社交媒體長文記錄,表達對馬斯克的崇拜和尊敬。
要入局前要先了解,在小米決定造車前,雷軍就已經是著名的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投資人。
聲名大噪的蔚來汽車的第一位投資人就是雷軍,除了蔚來,備受關注的小鵬也得到了雷軍的青睞。
他曾經到過小鵬汽車廣州新基地,還試乘了小鵬汽車G3,小鵬創始人也在副駕駛位雷軍積極講解。
雷軍名下的順為資本和小米集團都參加了小鵬汽車不同輪次的融資。
2020年底,市場傳言稱,小米即將發布和比亞迪聯合出品的“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青悅S1,售價為84999元。
彼時小米回應稱,”沒有造車計劃,希望不信謠不傳謠“。
再往前翻,小米商城因一張智能遙控車的海報引起外界猜測,時任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徐潔云曾在微博表示,“任何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
有消息稱雷軍自己和名下的集團資本投資了汽車領域企業三十多家,雷軍是愛車的,雷軍也是看好新能源汽車的,不然也不會頻頻下注。
而在小米的發展戰略上。雷軍也早早布下了暗局,小米的多款產品都積極進入了汽車物聯網。
小米手機可以成為小鵬汽車和比亞迪的車鑰匙,消費者青睞的小米手表可以作為蔚來汽車車主的控制遙控器,小米還試圖想要把支付體系延到車端。
雷軍愛車且看好新能源汽車市場,小米集團有科技力量支撐,造車本來就有先天優勢,何樂而不為呢?
市場內卷造車必然
當然僅有個人意愿和喜好不足以讓小米決心造車,企業轉變和開啟新項目的背后一定有著適應市場的必須要求。
小米一直憑借良好的設計,極高的性價比俘獲了不少消費者的心,從手機、音響、手表到智能家電,小米做的都很好。
但是似乎這些已有的領域都到了某個瓶頸,畢竟市場有限,低利潤大銷量的打法顯然已經不能滿足小米的發展。
小米需要一個更有潛力的市場,避免在已有產品上無限制的內卷。
換句話說小米在尋求自家企業發展的第二企業,試圖永遠強大下去。
小米是以手機發家的,盡管小米手機銷量一直不錯,但是也遇到了瓶頸。
小米一直走的是低利潤高銷售的盈利路線,盡管2018年小米手機生產出貨量排名世界第四,在2020還進入了第三名,但是盈利卻不高。
根據小米公司2019年的財報數據,占據小米營收一半以上的手機業務,盈利卻只占總盈利的5.7%,而占營收30.7%的互聯網業務收入卻占了毛利潤的45%。
也就是說小米是通過產品低利潤大銷量占據市場,獲得高額的市場占有率。
然后通過設備上的互聯網生態鏈來盈利,讓用戶為小米互聯網系統付費。
硬件上不賺錢,軟件上賺。
盡管相比其他手機品牌,小米已經在前頭,但小米的看家業務智能手機已經到了瓶頸期。
并不是小米技術上的欠缺,而是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和內卷。
初 期智能手機還在普及階段,小米贏在了增量市場,而如今全球手機市場需求趨向飽和,國內手機市場更是競爭激烈。
甚至發生惡性競爭,不少品牌為了占領市場份額,屢屢低價打擊,手機市場早已不是曾經的藍海。
在這片競爭的紅海里,小米再繼續僵持下去,也許只能舍棄更多的利潤來換取用戶數量。
雷軍也意識到智能汽車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風口。
根據IHS Markit發布的《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市場發展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的智能汽車滲透率僅為45%,預計2025年將提升到60%。
這也就說到2025年,中國市場的智能汽車將達到75%,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車市場。
要想繼續發揮已有的互聯網流量紅利,重新尋找企業的出口。
人人都看好的新能源造車市場就是不錯的出口,與其在飽和市場爭奪的你死我活,顯然換個人少的新戰場才是明智之舉。
此刻是造車好時機嗎
但盡管決心已有,小米公司針對造車新聞依舊在內部傳出“ 等等看看,暫時沒有 ” 的消息。
受疫情和多項事件影響,現在造車可不是一個好時機,更重要的是造車可沒有做手機那么簡單。
現今全球科技企業以及車企都面臨的芯片短缺。
先是因為美國德克薩斯州暴風雪,讓數百萬家庭停電,政府不得不抽調企業用電,優先保證居民用電。
因斷電被影響的就包括了在德州的三星半導體工廠,損失芯片達到28% ,產能受阻。
再加上全球大環境下眾多產芯工廠產能降低,新能源汽車中最關鍵的芯片一芯難求。
甚至連頭部企業特斯拉都受到影響,大眾、奧迪、福特、豐田也推遲了部分產品的生產。
無論是普通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汽車上的電控和車機系統,都必要需要芯片的支撐才能運營。
造車不是手機制作,需要更多的科技支撐,背后還有強大的供應鏈支撐。
要是缺失了某一環節,流水線就沒法正常進行,而造車成本價本身就高,時間的停滯就是損失。
雷軍屢次否決小米造車的原因,也在于造車驚人的資金量。
雷軍說,1996年雷軍在金山公司的時候企業陷入困境,曾一度差點發不出工資而關門。
從那次之后,雷軍對現金流極其在意,非常保守,需要賬面有足夠多的現金。
汽車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非常燒錢,但光有錢,沒有技術和人才都是徒勞的,整合好制作產業鏈本身也是一件耗時較長的事。
互聯網企業為何愛造車
互聯網企業為何熱衷造車背后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
新能源汽車產業已上升至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成為了不可逆的發展方向。
2020年,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以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為的是降低新能源企業進入門檻, 提高產品產能。
政府規范和鼓勵市場,同時延長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
10月份,國務院常委會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為未來15年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少地方政府以出臺了政策吸引新能源汽車企業入場。
一 項國家和地方政策都支持的產業有著它的必然性和上升性,從政策看來,預計未來五年內新能源汽車都能得分到政府支持。
從國內經濟來看,中國對外石油依賴性過重,尋找可替代能源重要性與日俱增,新能源汽車的出現能夠緩解石油緊張。
根據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突破70%,遠超50%的國際警戒線。
發展新能源已經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新能源汽車的出現和產能擴大可以降低資源使用,提高國家在能源市場的競爭。
自然資本也更加青睞新能源汽車企業,這也是互聯網公司紛紛造車的原因。
自2013年新能源概念被關注,與之相關的投資事件就在不斷上漲,2017年更是達到頂峰。
2019年投資方們更青睞優質高成長企業。
新能源汽車基本面呈上揚態勢,社會資本、國有資本和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展現了多方資本對新能源汽車的看好。
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融資不斷,讓不少內卷化的互聯網企業看到了出路和盼頭,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短短幾年內經歷了飛速發展。
當前,由于科技和產業變革,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新能源汽車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小米造車勝算在哪?
小米一直憑借出色的設計和極高的性價比圈粉無數。
小米造車優勢在哪里呢? 換句話說小米的新能源汽車受哪些用戶青睞? 走的是中端還是高端?
如果小米復制已有產品模式,也不是不無勝算,但汽車行業很難做到高性價比。
一方面已經成熟的大品牌特斯拉在占領高端市場后又推出了僅售16萬元的低價電動車。
這并不是特斯拉在打價格戰,而是利用自身企業科技實力在電池結構上降本。
國內技術很難達到這個性價比。
另一方面,小米造車肯定是選擇代加工,畢竟小米不是純汽車企業, 自身制造本來就不切實際。
但國內已有的汽車產品線沒法在成本上低于特斯拉,小米又從哪里提高性價比呢?
盡管小米有著自己的死粉,但從封閉的生態鏈來看,小米可以在代加工的基礎上推出一部分含有小米元素的整車,如小米導航系統,小米設計。
但是想要實現盈利,吸引新客加入小米購物行列,還是面臨不少難題。
前有特斯拉,后有國內眾多領先者,蔚來、小鵬,甚至是軟件物聯網上更勝一籌的阿里百度。
這些企業不滿足于自己只是一個品牌方和供應商,他們不僅想在汽車硬件上突出還想發揮好自身軟件系統,如汽車的物聯網,無人駕駛技術,畢竟新能源汽車是一個百年難得一遇的風口。
但另一方面相比較傳統車企造車研發行列,小米又有著自身的優勢。
傳統車企有著標志性的固有商業理念,產品體系龐大,分工明確。 有著高度垂直細分的分工系統,在研發和規模上有優勢。
但因為發展慣性,擁抱產業變革速度較慢,并且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離不開數字化營銷,小米作為新勢力車企有著新興力量。 打破傳統造車思路。
以用戶需求和體驗為核心反向定義汽車產品,使汽車的功能從交通工具向智能出行空間轉變,給予用戶良好的駕駛體驗。
小米入局也許對整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都是一件好事,一方面促進良性競爭,另一方面相比其他互聯網造車公司,小米軟件硬件上都有著自身的優勢。
隨著新能源汽車熱度持續攀升,互聯網公司蠢蠢欲動,相繼加入這場造車運動。
馬斯克給特斯拉汽車的定義就是“輪上電腦”,操控一輛車猶如操控一部電腦或者手機。
對于小米來說,智能手機市場日趨飽和,增長天花板在望,新能源汽車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紅利高地。
崇尚“風口論”的雷軍在此時考慮下場,入局造車,并非一個意外的選擇。
20世紀最偉大的傳記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寫道:“一個真正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并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
此刻也許不是小米造車的好時機,但小米造車卻是必然的。
期待小米入局新表現。
責任編輯:tzh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21瀏覽量
99415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567瀏覽量
372816 -
豐田
+關注
關注
6文章
781瀏覽量
40922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49瀏覽量
1440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