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云計算是一個資金投入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規模產業,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市場格局已定,新玩家很難有所作為。
事實真是如此?如果對比傳統IT市場的規模,會發現云計算市場規模占比依然很小,未來留給市場競爭者有足夠大的體量和空間。在中國市場,競爭又更加激烈和復雜一些,近年來不斷有新玩家試水云計算市場,似乎也預示著中國云計算市場競爭格局塵埃落定為時尚早。
ITSS媒體工作組今天發布的云計算榜單也印證了這種趨勢,華為云、中國電子云等悉數入圍。尤其是以中國電子云為代表的國企戰隊,作為信創云的代表,在眾多質疑的眼光中上陣,入局不到一年時間卻斬獲頗豐,逐漸成為云計算市場中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信創云為何必有一席之地
云計算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其競爭門檻很高,競爭難度則在持續上升。為何說信創云會在是未來的市場中有一席之地?
這首先跟市場需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根據信通院《2020年云計算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334億元,預計未來4年仍然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云計算在經歷了個人開發者、互聯網企業上云之后,正在開啟政企上云的第三個階段,這個階段以政府機構、大型企業上云為主,周期長、過程復雜,需求又跟前兩個階段迥異,這類似于為云計算市場開啟了一條新的細分賽道。因此,信創云擁有長期發展的天然市場基礎,并不會曇花一現。
從國家政策角度來看,網絡信息產業不僅關系到國計民生、經濟安全,更是國家競爭力的直接體現,必須大力推動屬于中國自己的信息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正如總書記所強調:“目前,網信領域國際產業競爭已經不是過去單一技術、單一產品、單一企業的競爭,而是圍繞技術創新和產業體系的競爭”。
而信創云作為網絡信息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類似于眾多網信技術體系、產品、服務乃至生態的絕佳載體,不僅是政企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之后的重要平臺,也有利于整個信創產業相關技術、產品的落地與推廣。
再從國企擔當的角度,信創產業必須有排頭兵出來挑大梁、打頭陣和碰釘子。目前來看,中國電子作為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和國務院認定的以網信產業為核心主業的中央企業,正在擔當這個排頭兵的角色,旗下的中國電子云承擔著“打造國家網信產業的核心力量和組織平臺”的重任。
如今,在市場需求和政策的雙重驅動下,以中國電子云為代表的信創云可謂占據了“天時與地利”,但從長期競爭的角度來看,信創云自身的競爭力才決定了未來在市場能走多遠。正所謂是“打鐵還需自身硬”,以中國電子云為代表的信創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扛得住么?
中國電子云扛得住么
云計算始終是一條比拼技力、耐力的賽道。
在云計算的世界中,任何市場競爭者都有著很現實的挑戰,沒有足夠深厚的技術積累,就無法在市場中獲得用戶的青睞;沒有足夠的耐力,就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面對市場可能面臨的激烈競爭,中國電子云更像是厚積薄發和有備而來。
首先,中國電子云作為中國電子旗下的云,在戰略層面獲得了中國電子的鼎力支持。中國電子集團已經形成了當前涵蓋芯片、操作系統、安全整機、云計算、大數據、存儲、網絡、安全服務等全產業鏈的產品與技術堆棧。如今,中國電子云已經成為中國電子集團全產業鏈能力的一個戰略輸出口,在未來很長時間保障以云服務的方式交付給廣大政企用戶。
其次,云計算在技術上的競爭已經開啟一個新階段,云服務商必須擁有全棧技術并且在產品層面上擁有足夠的深度與廣度,才能滿足數字化時代下用戶各種需求。在信創產業中,中國電子云擁有足夠的“技力”,構建起技術領先的飛騰CPU和麒麟操作系統體系(PK體系),與其他競爭者相比,在產品、技術等層面擁有足夠的優勢。
比如,在政企用戶異常看重的上云安全問題,中國電子全球首創將“可信計算3.0”技術融入到CPU、操作系統和存儲控制器中,形成“三位一體”的“PKS”主動免疫防護體系,并且擁有規模龐大的安全隊伍,為政企上云奠定了堅實的安全“地基”。
又如,中國電子在飛騰處理器上的積累也將成為中國電子云未來的技術利器。眾所周知,隨著摩爾定律逐漸放緩,以及在云端工作負載日漸豐富的驅動下,容器、微服務等云原生技術快速發展,對于計算資源要求也更加細分化,推動著處理器朝著多核并行處理的方向快速發展。
近年來,無論是云計算巨頭AWS,還是國內的華為,都在大力推動基于Arm的多核處理器在云端的應用與落地。因此,擁有PK技術體系的中國電子云無疑在云計算的計算賽道上擁有與眾不同的優勢。
最后,中國電子云的全棧技術并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而是自己的降落傘自己先跳。中國電子云整體技術體系、產品和服務支撐起“數字CEC”建設。中國電子云平臺底座對總部商密網應用系統進行多維重構和遷移,實現業務流程全面貫通,7個應用系統、20余個業務模塊全面上云,推動“數字CEC”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
并服務于大部分中國電子現代數字城市業務已落地城市,實現了100+城市信創實踐,十幾個城市落地“云數”數字底座,40+城市合作等,助力數字中國建設,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時,中國電子云還支持了金融、能源、制造等信創行業重點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信創云不能丟開放與創新
任何封閉的技術體系都沒有前途可言,對于信創云亦是如此。
事實上,中國電子云正式宣布之日起,開放就成為其核心的戰略之一,并且是在技術、生態和模式等多維度的開放與創新
針對客戶對于通用計算和安全計算的需求,中國電子云除了PKS為核心的技術、產品之外,在硬件上還支持X86、異構計算等架構,并且廣泛兼容各種商業軟件、開源軟件,滿足政企用戶群的多樣化需求。中國電子云在技術層面上采用一云多芯的策略,不會出現排斥其他技術的現象,也更加貼近用戶場景需求。
此外,針對政企上云的需求特點,中國電子云提供公有云服務+專屬公有云產品,其中專屬公有云產品包括政務專屬公有云、集團企業專屬公有云、行業專屬公有云和城市專屬公有云。
除了技術和生態上的開放之外,中國電子云在商業模式上也進行了大膽創新,提出了數字城市運營服務商的角色。眾所周知,政務上云或者政府的數字化轉型是一項長周期的任務,涉及到業務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未來除了建設之外,運營所承擔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與政府、企業一起參與管理和運營,避免后續可能產生的問題,實現多方共贏。
總體來看,中國電子云憑借在戰略、技術、產品等方面的優勢,在信創云的賽道上嶄露頭角,近一年來已經斬獲了“遂寧政務云”、“國家管網集團云”、“華中產業云”等多個項目,并且深度參與到各地的現代數字城市建設中。毫無疑問,中國電子云作為信創云的代表,開了一個好頭。隨著今年在產品與技術層面的進一步完善,中國電子云有望局勢而乘勢而上、聚勢而強。
責任編輯:haq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24瀏覽量
1374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