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要造自有品牌汽車的消息再度熱傳,這次,還是路透社。
據路透社2月26日消息,四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華為正打算生產自有品牌汽車,今年可能推出部分車種」,報道稱,這是華為在美國制裁打擊下「正尋求策略轉變」。
報道進一步引述「兩名熟知事態的消息人士」的話稱,華為正與長安汽車等汽車廠商洽談,將使用它們的工廠生產這些潛在的「華為自有品牌」電動車。這兩位「消息人士」中的一位,再加另一位「知悉情況的人士」指出,華為也正與「北汽集團支持的北汽藍谷」討論生產汽車。
消息還表示,「華為已經開始內部設計電動汽車并與國內供應商接洽,計劃最早今年正式啟動該項目」「余承東將把重點轉向電動汽車……華為電動汽車將瞄準大眾市場。」
這是近期以來又一個牽涉大型科技公司的「造車」相關傳聞,上一家這種公司,是小米。
2月19日下午,15點多,一個叫「晚點LatePost」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其團隊已從多個信息源獲悉,小米已確定造車,并將這項決策視為戰略級。「晚點LatePost」稱,小米造車的具體形式和路徑還未確定,或仍存變數,文章還指出,造車行動或將由雷軍親自帶隊。
針對這個「造車傳聞」,小米先是通過回應《科創板日報》詢問的方式表示,「等等看看,暫時沒有」,更多信息「暫不予回應」。而后到了2月21日,小米正式發布了相關澄清公告,稱小米「一直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并就相關行業太熱進行持續評估及研究。本集團就電動汽車制造業務的研究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
截圖自小米相關公告
雖然關于小米的造車「傳聞」沒被證實,雖然關于小米的造車傳傳聞」對象,如路透社報道中所提及的那樣,華為還在持續受到美國「實體清單」制裁的巨大影響,手機業務更是一度傳出要在出售榮耀之后再出售華為品牌業務。
要知道,以手機業務為主的消費者業務,給華為帶來的營收貢獻已達到華為整體營收的約一半,而美國的制裁在讓華為消費者業務承壓的同時,其實也持續影響著華為多方面的業務。只不過,手機業務樹大招風,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了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路透社報道中提到的「在美國制裁打擊下尋求策略轉變」的邏輯,至少是可以理解、也容易讓人買賬的。
不過短期來說,小米造車的傳聞目前并沒有被證實,華為手機業務出售的傳聞也被否認,自榮耀被出售之后,這幾個重磅的爆料傳聞目前還沒有一個成真。或許,到了這些傳聞「翻車」的時候了?對了,還有蘋果造車的傳聞,這個似乎最快也要等到今年9月才能證實了。
針對路透社的報道,華為方面很快就發聲否認了。華為的一名發言人表示:「華為不是汽車制造商。但通過資訊及通訊科技,我們將致力于成為數字汽車導向及新附加組件供應商,讓汽車OEM廠商能夠打造更好的汽車。」
大體來說,至于華為到底造不造車,OFweek君不知道,反正近期這些傳聞的靠譜程度好像確實下降了……
責任編輯:haq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073瀏覽量
231167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26瀏覽量
251589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49瀏覽量
1441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