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假期結束后,隨著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上海的開幕,對于智能手機行業來說,也到了每年春季新機發布的熱潮時期。
如果大家平時多有關注手機行業的相關信息,可能已經知道即將登場的新機包括了Redmi的K40系列、realme的真我GT系列、OPPO的Find X3系列、魅族的魅族18系列、努比亞的紅魔游戲手機6、黑鯊的黑鯊游戲手機4、華碩的ROG游戲手機5、聯想的新款“拯救者”游戲手機,以及小米11的“大杯”、“超大杯”等一大批產品。
如果你經常關注我們三易生活平日的產品分析與技術深度內容,或許就還會記得,今年這些新款旗艦機型的功能亮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影像、顯示,以及游戲三大方面。特別在影像方面,2021年的新機相比2020年更是會在硬件用料、設計理念、細節做工方面進步巨大,并有望帶來更為廣泛場景下的高畫質表現。
說到這,可能有些朋友會不屑一顧了,就手機那么小的小攝像頭再怎么進步,能與相機相提并論嗎?
講真,我們三易生活以前其實也一直堅信,5000元以上的高端相機可能會是智能手機無法逾越的一座高峰。但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可以明確地說,很多5000元、7000元,甚至近萬元的高端相機產品,都有可能已經或者即將被一些機型在部分影像效果方面超越了。
快速“膨脹”的CMOS尺寸,日漸縮小了與相機的差距
相機相比于手機來說,在拍照設計上到底有哪些優勢?如果將時間倒退五年,我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尺寸大得多的影像傳感器(CMOS)、素質高得多的光學鏡頭,以及性能強得多的獨立ISP(影像信號處理器)芯片。
但是大家要知道的是,在這三點上,智能手機與相機不僅僅原理相通,而且實際上技術差異的程度也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
比如說現在大家都知道智能手機的興盛,確實淘汰了過去千元級、兩千元級的那些“卡片相機”,但說到理由,可能許多朋友會單純地會將其歸結為手機拍照更方便,更便于進行社交分享。其實這種看法并不全面,因為大多數朋友可能并不知道,卡片相機的CMOS尺寸,實際上大部分也只有1/3英寸、或者1/2.6英寸的水平。換而言之,差不多2014年大部分中高端機型所使用的CMOS尺寸,就已經比同期的卡片相機還要更大、更高端了。
然而,這還只是多年前的情況。放到現在來看,基本千元級以上的機型,主攝CMOS的尺寸都已經來到了1/1.7英寸或以上,部分旗艦產品甚至具備了多個1/1.7英寸以上級別的CMOS。那么1/1.7英寸在傳統相機上是什么概念呢?簡單來說,在索尼搞出1英寸底的“黑卡”之前,1/1.7英寸就曾經是專業卡片相機的CMOS標桿尺寸。舉例而言,采用了1/1.7英寸的徠卡D-LUX6,就是一款上市價格高達7400元的“信仰神機”,然而誰敢說它的拍照就比當前的旗艦手機更強了呢?
不僅如此,實際上1/1.7英寸在當今手機行業中甚至都已經“爛大街”了。對于那些真正的影像旗艦機型而言,它們所使用的CMOS通常都還要再大上一兩圈。比如OPPO定制的5000萬像素旗艦CMOS IMX766,就擁有1/1.56英寸大底;三星自家機皇Galaxy S21 Ultra獨占的1億像素HM3,CMOS尺寸就達到了1/1.33英寸;而vivo與蔡司聯合推出的影像旗艦X60 Pro+采用的5000萬像素雙核對焦CMOS GN1,尺寸更是高達1/1.31英寸。
你以為這就到頭了?顯然并沒有。就在近日,三星方面推出基于GN1的高階手機CMOS——GN2,它不僅延續了GN1上被證明十分成功的“大底+大像素+雙核對焦”設計理念,還首次使用了1/1.12英寸的超大底設計。這不僅使得它成為了迄今為止最大尺寸的手機CMOS,更賦予了其久違的1.4μm超大單像素尺寸和強大的全像素八核對焦能力。
而1/1.12英寸這個CMOS大小,實際上已經相當接近于部分中高端相機所采用的1英寸底了。這也意味著智能手機的CMOS尺寸在超越了普通卡片相機后,如今又已經呈現出追平部分專業級設備的趨勢。
彎道超車的硬件性能,讓相機反而落于下風
稍有攝影知識的朋友可能知道,CMOS尺寸的增大,本身也會導致相同焦距下鏡頭組件的厚度增加,因此對于智能手機來說,CMOS尺寸的增加必然也是存在一定上限的。再加上手機鏡頭受到體積和功耗的制約,不可能真就做到像單反那么又粗又長,所以即便是相近的CMOS尺寸,智能手機的相機進光量和光學分辨率也必然會與傳統相機存在一定的差距。
然而正因為智能手機很難只通過單幀拍攝獲取優異的畫質,因此無論是上游的芯片廠商還是下游的手機品牌,都很早就開始強調“多幀合成”與“計算攝影”這兩大技術路線。
所謂多幀合成,就是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快速拍攝十幾張至幾十張照片,然后將它們重疊在一起把畫面的細節相互補充,從而得到噪點更少、明暗對比更清晰的成像方式。
而所謂計算攝影,就是通過AI進行對象識別和場景偵測,在按下快門前就已經“認出”所需拍攝的對象及場景等信息,進而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對白平衡、曝光時間、對焦點的位置等進行自動控制,并在拍攝完成后對圖像細節通過算法進行自動修復和增強的一種機制。
那么問題就來了,傳統的相機是否也能實現上述這些拍攝功能呢?首先我們告訴大家,同樣可以。但相機上的多幀合成與手機相比,一方面是合成的幀數要少得多(相機上通常都只會用三幀進行合成,而手機如今則是幾十幀);另一方面,相機上的AI技術誕生時間要比手機晚得多,基本是到2020年前后才開始有極少數相機配備AI對焦及AI白平衡等技術。相比之下,手機上早在2015年就已經出現了基于AI處理的計算攝影技術,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為什么會這樣?一方面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所講到的那樣,是因為手機行業意識到了本身設備體積所帶來的制約,所以更加積極地研發更強的ISP,并且開發更為復雜的成像算法。而另一方面,相機行業拘泥于傳統的成像思路,卻反而在機內處理方面有所怠慢。
舉個典型的例子,如果大家平時有關注各大相機廠商所使用的處理器方案就會知道,他們通常會根據機型的像素級別和功能設計,來為其搭配剛好夠用的ISP。比如一臺5000萬像素的相機,就會只搭配能滿足5000萬像素處理需求的ISP芯片,只有等到未來需要推出更高像素的機型時,相機廠商才會換用新的ISP方案。
但是智能手機則不然,現在那些1億像素、5000萬像素的機型所集成的ISP本身的吞吐量,很多都已經高達每秒十幾億、甚至每秒二十幾億像素了。也正是這種遠遠超過CMOS本身的圖像處理能力,給了手機進行超多幀合成處理的底氣。更不要說,很多當前最新的相機主控芯片,AI算力才剛剛達到1TOPS左右,而手機呢?早就已經到10TOPS、甚至26TOPS了。
學習手機改變產品定位,相機行業已然“服軟”
如果說幾年前傳統相機廠商還可以仗著自己有“大底”,放棄低利潤的家用卡片機市場,而在單反、單電領域繼續耀武揚威的話。那么當手機上的主攝CMOS已經逼近高端相機的尺寸,當手機上的成像技術和算法復雜度早已超出相機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情況下,即便是相機廠商如今也已經很明顯地從他們的產品陣容中,表現出了“露怯”的情緒。
例如現在越來越多的相機都配備了與手機“聯動”的功能,最簡單的是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查看相機里的照片,便于用戶隨拍隨發。高級一點的是可以通過手機屏幕遠程控制相機,從而將復雜的旋鈕和按鈕操作變為現代人習慣的觸控操作。而更高級一點的設計,甚至還能直接讓手機成為相機或攝像機的一部分,通過結合手機的算力、顯示能力和通訊能力,來為傳統影像設備增添更多的功能。
我們前文中曾講到,現在很多最新款的相機都開始強化ISP配置,開始配備一些基于AI算法、基于對象識別的成像技術。而這實際上就意味著相機廠商已經逐漸放棄了傳統光學系統的“矜持”,逐步在認同智能手機上基于算法成像的理念。
甚至于當我們審視近來的相機新品時,大家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單電、單反和專業級卡片相機,都不再把靜態圖像拍攝能力作為主打設計,相反它們已經開始強調對焦速度、連拍速度,以及還有6K或8K的專業級攝像功能。為什么要強調這些?因為對于如今的智能手機來說,超快速的連續拍攝和專業級(影視級)的攝像功能其實是相對比較明顯的短板,而在最尋常的靜態圖像拍攝上,即便是高價的相機產品,也已經很難再與手機拉開決定性的差距了。
責任編輯:tzh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43瀏覽量
180797 -
攝像頭
+關注
關注
60文章
4860瀏覽量
96112 -
相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367瀏覽量
53816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4瀏覽量
1446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