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第2季漲價態勢確立之余,業界傳出,部分晶圓代工廠近期也啟動第二波產能競標,由IC設計客戶自行提出漲價幅度,競逐額外需求的產能,價高者得,將于第2季生產。
業界人士透露,若IC設計廠想順利得標,估計每片加價幅度至少上百美元,等于較一般產能漲價后的價格高約15%至20%以上,才有機會搶到更多額外產能。
現階段晶圓代工已是賣方市場,IC設計業者只能接受漲價。業者指出,去年第4季至今年元月以來,部分晶圓代工廠已陸續調漲價格,第2季還會啟動第二波漲價。
IC設計業者表示,即使在同一晶圓代工廠下單,依照生產廠區、制程不同,價格調漲幅度不一。「即使已調漲兩波,也不代表今年漲價潮就此結束。」
至于競標額外晶圓額度,價格更是在前述已漲價的基礎上,再行加碼。業者指出,部分晶圓代工廠拿出一些第2季的產能額度,讓IC設計客戶自行提出價格來競標,價高者得,投標單位從千片起跳。從上次第1季競標結果來看,每片晶圓加價100美元至300美元不等。
這是繼今年第1季破天荒出現晶圓代工產能競標之后,第二波競標行動,凸顯整體市況火熱,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即使競標付出的成本更高,但仍有IC設計廠愿意投標。
IC設計業者透露,下游客戶端也知道現在晶圓代工產能相當吃緊,因此優先考量設法確保產能,即便加價也在所不惜。
IC設計業者坦言,大家會自行評估競標將墊高多少成本,即使先前已陸續調漲價格反映成本上漲,如果晶圓代工端再度漲價,后續也會啟動二次漲價。
同批貨漲兩次?晶圓代工:絕不會發生
晶圓代工產能吃緊,聯電及世界先進陸續調漲價格,但龍頭臺積電今年以來并未因為產能吃緊而漲價。而近期市場傳出,某上市晶圓代工廠同批貨漲兩次價,下單時漲一次,出貨時再漲價一次,業者普遍指出,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因為晶圓代工與所有客戶的訂單都有簽訂合約,不論產能是供給過剩或供不應求,都依合約走、不會有突然漲價情況發生。
臺灣媒體引述市場消息指出,臺灣上市晶圓代工廠5月起新訂單報價將調漲15%,將出現IC設計廠于1、2月投片時被漲價約10%,5月晶圓產出要取貨時再被漲價15%情況。然而業界人士普遍指出,同一批晶圓的代工價格被漲兩次的情況不可能發生。
臺積電及聯電都將晶圓代工價格列為機密,對與價格相關的市場消息都不予評論。業者指出,晶圓代工廠與客戶完成議價及簽約后,便會依照合約履行,投片漲價一次,產出再漲價一次,是沒有誠信的作法,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業者說明,臺灣所有晶圓代工廠的邏輯制程產能,若有漲價只會漲一次,而且在投片前就會完成議價,不會在晶圓產出時再漲一次。但唯一會在晶圓出貨調整的只有DRAM晶圓代工,在晶圓出貨時會依DRAM市場行情進行價格調整,但這個調整在投片前的議價及簽訂合約時,就已經白紙黑字寫得清楚明白。
聯電今年第一季預估晶圓銷售平均美元價格較上季提升2~3%,但預估今年全年的晶圓銷售平均美元價格會較去年提升4~6%,漲幅不及10%。至于臺積電今年以來沒有調漲任何晶圓代工價格,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去年法說會中就曾提及,臺積電不會因為產能供不應求而漲價。
此外,美國、日本、德國都希望能支援車用芯片產能,有關車用芯片排擠其它產能的傳言滿天飛。但據了解,車用芯片占臺灣晶圓代工產能的比重低于3%,車用芯片不可能排擠手機、電腦等芯片產能,而臺積電的確收到車用芯片客戶增加投片量要求,但臺積電是以拉高產能利用率到100%以上、或調整投片優先順序等方式來滿足需求,不會去減少已下單客戶產能。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714瀏覽量
423158 -
DRAM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311瀏覽量
183447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44瀏覽量
175495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890瀏覽量
1279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