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開業前一天,小米高管開了整整一天戰略研討會,主題是:十年后小米能否成為中國實體經濟的代表?十年后小米會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雷軍最大的夢想是什么?
創辦一家億美金的公司?做“價格屠夫”、“極致性價比”?
這些都對,這些也都不對。因為所有的slogan,最終都指向了雷軍的終極夢想——改變中國的制造業。
在不同場合的采訪中,雷軍都曾袒露過自己的心聲:“小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形象徹底改觀,同時小米也要做新國貨代表,要比洋品牌品質更好、價格更低,最終打敗它們。”
過去30年來,由于國外的需求、投資和技術轉讓,中國制造業呈指數級增長。但是,“大而不強”的標簽始終沒有揭掉,國外巨頭始終盤踞在最尖端的制造環節中。
所以,最近小米造車的消息傳出,說到底并不奇怪:汽車行業是制造業的標桿,就零件數量和制造難度而言,手機是遠遠比不上汽車的。
雷軍造車,對自己而言,是手機之外的又一次“重新出發”。不過,如果我們把眼光再放遠一點。除了造車,小米或許還能進軍醫學影像器械。
這個概念或許不像“造車”那樣性感,但是一旦做成,雷軍的江湖地位或許可以再進一步。
這是雷軍夢想中的“墓志銘”
雷軍曾說過,希望自己的墓志銘是“雷軍改變了中國制造業”,這是他的人生理想。
這兩年來,制造業提的最多的幾個詞就是:自主可控、國產替代。而替代,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的核心技術都是一個行業幾代人積累下來的成果。
就以醫學影像器械為例,主要包括X線設備、核磁共振設備、核醫學設備、超聲、放療等設備。這個行業的復雜度可以和汽車行業平起平坐:門類復雜、技術含量高、交叉性強,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科技水平的試金石。
而且,當前,我國醫學影像器械產業呈現整體分散、部分集中的競爭格局。很多企業規模小,無法大規模產業化,因此產品的成本高、利潤薄,并進一步導致同質化競爭。
一個現實情況是,目前,僅有DR設備的市場國有化率超過50%,其余主要醫學影像設備市場國有化率都很低。
憑借著多年的技術、渠道以及口碑積累,2010年之前,中高端醫學影像器械幾乎都是大牌外企的天下。近乎壟斷的技術實力,讓GPS(GE醫療、飛利浦、西門子醫療)等國外廠商,能夠靠著醫學影像設備,每年從全球攫取超高額利潤。
在一些技術領域,中國的設備廠商難以望其項背。
舉一個例子,作為CT設備的信號源,球管是CT設備中最值錢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性能直接影響了CT的圖像質量及使用壽命。
自1896年,德國C.H.F.Muller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具有實際使用意義的X線球管后,人們對于球管技術上的改進就從未停止。
1998年,杭州電子管首次試水失敗后,杭州英賽特、廣州艾珂斯相繼進入球管國產化的研究道路,但結果同樣不是很理想。目前,國內沒有能夠制造CT用球管的企業,相關的例子比比皆是。
醫療器械是中國制造業崛起、實現國產替代的一個必走之路。2021年2月9日,工信部發布《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其中發展愿景一節中提及中國品牌發展,到2025年6-8家企業進入全球醫療器械50強。
摘下醫學影像器械這一個“制造業上的明珠”,或許是雷軍的一大夢想。
手機,不足以構成一家企業永久的護城河
除了“國產替代”的大趨勢,雷軍或許還有自己難以言說的“隱痛”——手機。
想要成功可以,想要一直成功很難。做了十年手機的雷軍,非常清楚。
2013年,諾基亞和蘋果還是手機行業的霸主,國產品牌剛剛涌現。在近乎“百團大戰”的情形下,小米發布的“小米1”系列在國內市場大獲成功。
隨后,小米又以紅米系列迅速布局中低端市場。幾乎超出當時小米所有高管的預想,“紅米”系列異常火爆。
但是,這時候的手機行業競爭才剛剛開始。彼時,華為也開始轉型手機市場,并且也在第一時間發布了“榮耀”系列,設計初衷就是為了阻擊“紅米”系列。
手機行業,時刻有人覬覦第一名的位置。此后的幾年時間里,小米、華為、OPPO、Vivo輪番在各個榜單上做第一。
根據知名市調機構Canadys發布的最新數據,東南亞地區就在2020年迎來了一次手機市場大洗牌。小米的市場份額占比僅為12%,在東南亞市場銷量沒有進入前三。
雖然這樣的數據不太全面,因為這也與小米的全球戰略調整有關系。但是,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手機行業的“朝生夕死”太過常見。
雷軍是業內公認的“勞模”,勤勤懇懇十年做手機。但是,他也知道,消費硬件持久性差、扛風險能力低、不確定性高、大起大落快,稍微一個口碑崩壞,對品牌的打擊是致命的。
HTC、魅族、索尼、聯想就是先例,電池爆炸的三星也在中國市場元氣大傷,就此丟了市場。
所以,做手機,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危機感常在。
從現實的經營角度來看,盡管小米自2018年以來一直位列世界手機出貨量第四,甚至2020年還進入了第三。但是,雷軍在2018年卻主動宣布“小米硬件綜合凈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
在小米2019年的年報中,小米的手機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59%,毛利潤僅占總毛利潤的5.7%;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收入,雖然僅占總營收的30.7%,但其毛利潤卻占了總毛利潤的45%。
在“有意為之”的情況下,小米實際上是通過消費硬件這條路,來實現更多周邊產品、服務的盈利,這更符合它“互聯網公司”的定位。在未來的競爭環境下,多數的手機廠商也必然要走這條道路,競爭進一步加大。
但是,做醫療器械的硬件就不一樣。
例如,GE醫療2020年全年總營收達到了180億美元,利潤達31億美元,利潤率達到了17%。
與消費硬件相反的是,To B產品的技術壁壘更高,利潤率更高,一旦得到市場認可就能建立經驗和技術壁壘。
誰不想找一個既有情懷,又有穩健收入的贏利點呢?
消費硬件起家的醫學影像三巨頭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說到GE、西門子、飛利浦,你第一秒能想到的是什么?是GE的烤箱、西門子的冰箱,還是飛利浦的電動牙刷?
沒錯,在普通消費者認知里,這三家公司都是家電公司。歷史上,它們也都靠著小家電起家。
飛利浦成立于1891年,成立最初近40年業務以照明為主。1939年,飛利浦發明電動旋轉剃須刀,由此進入小家電領域。
1926年,西門子家電推出了第一個“烤管”。1928年,推出了第一臺電動洗衣機。
1892年,愛迪生電燈公司和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并,成立了GE,總部位于美國波士頓。1911年,GE創辦了照明業務。
所以,這三家醫療器械領域的老牌企業,無一不是從消費者硬件起家。
而在數百年的風雨過后,GE、飛利浦、西門子通過不斷的變賣資產、業務瘦身,重心都很默契地指向了同一個領域——醫療。
直到今天,這三家仍然是醫學影像設備領域當之無愧的三巨頭,在CT、MRI、超聲等領域都有絕對的話語權。
他們的歷史,就是一部從C端轉型B端的歷史。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西門子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敏銳地意識到,X射線勢必會對醫療領域產生深刻影響。他開始對X射線進行研究,僅僅一年后,西門子就生產出了第一臺用于醫療診斷的X光機。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西門子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敏銳地意識到,X射線勢必會對醫療領域產生深刻影響。
他開始對X射線進行研究,僅僅一年后,西門子就生產出了第一臺用于醫療診斷的X光機。
在今后的數十年里,醫學影像部門成為了西門子最引以為傲的部門。比如,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系統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此后,西門子醫療于1896年成立,已走過120多個年頭。然而,西門子醫療并非所有的設備都自己做。
比如,去年,西門子醫療164億美元收購瓦里安,創下了2020年醫療領域的最大收購案。
瓦里安是全球腫瘤放療領域龍頭,在全球安裝了8000多套放射治療系統,占據全球超過50%的放療市場份額。此次收購,也意味著西門子將進軍腫瘤放療市場。
時間再往前推。
這里需要提一家CT歷史上最著名的公司之一——Elscint(愛爾森)。
Elscint是以色列最古老的高科技公司之一。隨著公司的發展,它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際銷售網絡,并因產品在技術上往往優于強大的跨國競爭對手而享有聲譽。
自創始人Suhami帶領Elscint進入CT領域以來,這家小公司與當時市場上數十家強勁對手展開激烈競爭,包括輝瑞、西門子、日立、東芝、飛利浦和GE。
1996年,Elscint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多層CT,取名為“Twin”。這個系統可以在機架每次旋轉時獲取兩幅圖像,這是當時世界上其他CT設備無法做到的。
Twin之后,Elscint希望更上一層樓,開發出4層系統,但是這需要全新的機架設計。為了爭取時間,Elscint決定將多層探測器的設計賣給西門子,以換取他們的機架和檢查床技術。
這讓西門子得以進入多層CT市場,而Elscint則縮短了上市時間。
再來看GE。
醫療業務在GE一直是排在航空、發電之后的第三大業務,不過近年來分量越來越重。2020全年,GE醫療總營收在GE集團中占比23%,達180億美元。
1989年,GE以1億美元收購Elscint的核醫學和磁共振成像部門。
1998年2月,GE以2.3億美金的價格從以色列公司ELBIT手中收購DIASONICSVINGMED,搶灘心臟超聲市場,吹響了巨頭進入超聲行業的號角。
飛利浦則是以小家電起家,它與Elscint的交集又在哪里?
20世紀90年代末,由于開發成本和各種經營不順,最終,Elscint的母公司——Elbit醫療成像公司開始出售其成像資產,其中之一——Elscint的CT業務被賣給了Picker International。1999年,Picker改名為Marconi Medical Systems(馬可尼醫療系統公司)。
2001年,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以11億美元現金收購了馬可尼醫療系統公司。此次收購將馬可尼的CT和MRI業務納入飛利浦現有醫療系統運營中,從此奠定了飛利浦多層掃描技術的基礎。
在一家老牌企業的數十年商業版圖中,并購一直與自建同等重要。
從GPS三家的變遷過程中能看到,想進入一個陌生領域,并不一定需要“All in”的架勢,通過很好的并購、整合,依托原有的渠道、技術、市場營銷體系,完全可以順利地進行布局和卡位。
同樣的由C轉B,同樣面臨消費硬件的增長瓶頸。GPS的歷史轉變,放在小米身上為什么不可以?
小米做大健康,有先例
況且,小米在醫療大健康領域的布局的確不少,尤其是在醫療器械領域。其中,關注度較高的是小米與九安醫療的合作,這也是小米投資的第一家醫療器械公司。
2016年,小米與九安醫療簽訂注資協議,小米戰略投資九安醫療旗下的iHealth品牌,投資金額為2500萬美元。
目前,雙方合作的消費級硬件產品有電子血壓計、醫用電子體溫計、智能血糖儀、霧化器、胎心儀等。
雷軍系的醫療健康企業主要有兩個特點。
第一,普遍以智能硬件為主,
第二,專注某一細分領域的產品,借助小米的渠道資源,觸及海量用戶,從而帶來提供更多增值服務的機會。
從合作的這些產品來看,仍然是有些“小打小鬧”的C端產品,與動輒數百、上千萬的醫學影像設備來說,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然而,小米做“大”設備,并不是沒有機會,參考一下造車。
在《晚點LatePost》的報道中,一位接近雷軍的人說:“時間點讓他(雷軍)下定決心(造車)”。
小米并不需要從頭開始研發整車的每個部分,而只需要通過打造小米手機一樣的策略,通過外部采購成熟的硬件,配套自己的軟件層,繼續原本的藍圖。
換句話說,在醫療器械領域,小米不需要從頭開始研發。通過生態鏈的形式,小米也能做醫學影像器械。
醫學影像“越來越軟”
而且,小米,看家本領是軟件,它與半導體行業也是親密的合作伙伴。
從2013年起,小米就開始布局IoT。
在《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一書的序言中,雷軍回憶:“那個時候只是看到趨勢,而IoT成為真正的現實至少還需要5年或是8年,我們決定,用小米做手機成功的經驗去復制100個小小米,提前布局IoT。”
此后,2016到2019年間,小米的IoT以及生活消費品收入,持續保持50%以上的高增速。
2019的年會上,雷軍說,小米已經是全球最大的IoT消費級物聯網平臺,并提出全面擁抱AIoT,從現在開始未來五年內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
能夠用語音和人工智能來進行交互,這是未來10年全球最重要的科技發展趨勢。雷軍更看好的是5G+AI+IoT,認為“下一代超級互聯網,能夠把所有的東西連起來”。
而物聯網實現的是人與物、物與物信息交互和無縫鏈接,達到對物理世界實時控制、精確管理和科學決策的目的。
醫學影像器械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是什么?
那就是,5G和AI將漸漸成為標配,端側智能越來越重要。
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創始院長沈定剛教授,曾在MICCAI 2019的Workshop中,談到了器械發展的整體趨勢,即由單模態、單流程向多模態,全流程不斷進步。人工智能技術將在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點在去年疫情期間的體現尤為明顯:多家器械廠商推出了搭載計算機視覺的醫學影像設備,可以通過攝像頭自動識別胸部掃描范圍,無需進入操作間即可進行精準CT掃描,減少接觸和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從提高成像速度、減低輻射劑量等角度來看,AI在設備端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
另一方面,小米對AI的重視全所未有。
2016-2018年3年間,小米以684項AI領域專利申請排在全球第11位,超過高通、富士通等老牌技術驅動公司。
2019年,時任AI部總經理的葉航軍透露,2016年雷軍在內部的一個討論會上確定把AI作為戰略方向,雷軍說很有可能人工智能是小米未來十年的唯一重要戰略,當時也組建一個完全獨立的AI部門和團隊。
推動小米向AI大踏步轉型的是雷軍大學上下鋪的兄弟,前小米技術委員會主席、現任小米清河大學校長的崔寶秋。
去年耗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之后,崔寶秋還挖來語音識別開源工具Kaldi 之父——Daniel Povey。
此外,遠程醫療,也是未來的大趨勢。
在去年的進博會上,西門子醫療等廠商推出了處于研發中的西門子5G遠程超聲機械臂,這樣三甲醫院的專家就可以遠程進行指導和操作。
再有,護士給一個病人做超聲,她可能掌握的技術沒有主任那么高深,但是一旦在超聲圖像上面出現了一個可疑病灶,機器就會自動地進行標注,傳輸到云端進行大數據分析,并作出提醒,這在5G時代成為可能。
所以,這也是小米AI部總經理的葉航軍所說,以前很多體驗基本靠硬件,但現在硬件占了一部分比例,但軟件的貢獻會更大。
如果小米要去布局AIOT,在以往的消費硬件之外,在產業級互聯網上,5G、AI等能力的儲備,也是小米能夠在醫學影像領域布局的重點底氣。
畢竟,參考去年年底的小米開發者大會,小米就推出了智能酒店解決方案,類似的方案還覆蓋到了地產、企業等多個場景和領域。
因此,以軟件見長的小米,在未來的時間里推出面向醫療設備場景下的解決方案,也完全有可能。
再提夢想
《中國企業家雜志》對雷軍的報道中曾寫道,小米之家深圳旗艦店開業前一天,小米高管開了整整一天戰略研討會,主題是:十年后小米能否成為中國實體經濟的代表?十年后小米會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雷軍從制造領域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那時,小米應該帶領一群中國品牌和中國先進制造業,在全世界都奠定了無可動搖的位置。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堅持干下去,十年后的小米可能會成為中國制造、中國品牌的中國代言人。”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造車這件事,不也被小米提上了日程?
從未來大勢、自身的危機感,從行業歷史參照到小米的優勢站位,小米進軍醫學影像器械,都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責任編輯:lq
-
醫療器械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25瀏覽量
51471 -
醫學影像
+關注
關注
1文章
111瀏覽量
17370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62瀏覽量
144318
原文標題:小米,你該做醫學影像器械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_talk,微信公眾號:醫健AI掘金志】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