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電子商務也憑借互聯網的發展而迅速興起。為適應電子商務這一市場潮流,“電子支付”應運而生。近些年,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加速了“現金支付”轉向“電子(移動)支付”,讓我們過起了無現金的日子。隨著傳感器技術的進步,“電子(移動)支付”的安全認證方式從“密碼”、“指紋”發展到“人臉”。其中,3D人臉識別以更安全、易使用、無接觸等優勢,受到了金融支付相關廠商和消費者的青睞。目前,無論從需求群體基數,還是算法精確度、政策保障,中國都已成為全球3D人臉支付技術和市場發展最快的國家!
3D傳感技術促使移動支付演變(來源:麥姆斯咨詢)
金融領域的人臉識別,主要分為身份核驗和場景規模化應用。身份核驗,也稱1:1刷臉,主要用于互聯網金融、銀行的遠程開戶、遠程身份認證、遠程支付;場景規模化應用,也稱1:N刷臉,出現于百姓的刷臉支付、刷臉取款等日常生活場景。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2022年人臉識別在金融支付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4.68億元。從2020年開始,刷臉支付進入為期三年的黃金時代。
早在2014年,支付寶就開始研究刷臉支付。2019年,支付寶首發推出“蜻蜓”,同年微信支付推出“青蛙”,以兩大互聯網巨頭為首,吹響了人臉識別在金融支付戰爭的號角。銀聯、美團、京東、滴滴等也爭相入局,整個產業異常熱鬧。
要保證刷臉支付的金融級安全性,3D攝像頭是決定性作用的硬件。回想2015年,馬云在德國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上現場演示了支付寶的刷臉支付技術。支付寶刷臉支付經過兩年半時間的磨礪打造才實現真正意義的商用。這背后除了阿里巴巴技術團隊在算法及軟件上對刷臉支付安全性的一次又一次把關以及技術難題的一一攻克外,最關鍵的是接收識別信息的3D攝像頭的助攻。主流3D攝像頭的解決方案有:結構光、飛行時間(ToF)、立體視覺。當時支持支付寶刷臉支付演示的硬件就來自中國奧比中光的3D結構光攝像頭。3D結構光攝像頭的先入為主,為該技術在市場的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隨著ToF技術在智能手機上的商業落地和市場份額急劇增長,帶動ToF技術日趨成熟,并培育完善的供應鏈,未來3D ToF攝像頭在刷臉支付市場的前景可期。
3D成像和傳感模組及元器件示例(來源:麥姆斯咨詢)
在中國,5G時代技術迅猛發展,為刷臉支付的移動平臺“提速”;央行應勢出臺《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各地相繼出臺配套支持政策,為刷臉支付的合規及快速普及掃清“道路障礙”。刷臉支付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其增值服務還將催生更多新的市場機遇!2021年,作為刷臉支付產業的關鍵一年,產業與政策的磨合情況如何?產業鏈上下游的軟硬件將會出現哪些創新?展望未來,我們身邊還會出現哪些刷臉支付的豐富應用場景及帶來的周邊產業?CIOE與麥姆斯咨詢盛情邀請刷臉支付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共襄盛會!
責任編輯:lq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0文章
51043瀏覽量
753116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1瀏覽量
81860 -
3D攝像頭
+關注
關注
3文章
37瀏覽量
6730
原文標題:“人臉識別·金融支付”創新峰會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