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描繪了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
《綱要》確定了哪些目標?蘊藏了哪些內涵?釋放了哪些信號?即日起,本報推出“聚焦‘十四五’”系列理論文章,邀請專家學者從不同層面對《綱要》進行解讀。
剛剛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著眼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前瞻謀劃未來產業”。去年4月1日,***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發展未來產業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面對新型國際關系、把握產業發展主動權的戰略舉措,也是謀求“十四五”時期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所在,需要各類產業新技術、新要素、新主體的聯合推動。
準確把握未來產業的“四新”特征
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息息相關,都是重大科技創新產業化后形成的、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對經濟社會具有支撐帶動和引領作用的前瞻性新興產業。相較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明確的產業形態、產業邊界,發展模式相對清晰和固定,未來產業是基于未來技術突破和場景應用而培育的新興產業,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不確定性。未來產業發展呈現“四新”的特征,即依托新科技、滿足新需求、發展新業態、孕育新組織。
未來產業的形成依托新科技突破的衍生應用。今后一個時期,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學、生物技術等為主要突破口的新技術革命,將從蓄勢待發進入到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結合先進的工程技術手段和其他基礎學科的原理突破,為人類生產出所需要的新產品或新服務,衍生出新產業。
未來產業的發展不斷滿足人類社會新需求。“技術突破+愿景假設”的未來產業可以不斷拓展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將數據資源“勢能”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動能”,有力推動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深度融合。對深空、深海、深地、深藍的認識和開發在拓展人類生存空間的同時,孕育著新的產業發展先機。醫療健康、教育培訓、文教娛樂等傳統行業領域,與計算機圖形技術、人機交互技術、傳感器技術等虛擬現實技術的結合,滿足了更為個性化的定制性需求。
未來產業的發展將形成融合新業態。未來產業的形成并不是依托簡單的單一技術,而是需要高度復雜的技術群。圍繞技術群衍生出對新型專業技術服務的需求,如海洋服務和航空航天服務等。未來產業不再僅僅以提供實物的形態出現,而是融合了產品和服務后形成的知識密集型的新業態。因此,未來產業的體系歸類,不再基于簡單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形態劃分,而是依托高技術服務業,融入大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最終以知識服務轉化形式出現的新業態。
未來產業的發展將孕育新組織形態。未來技術的網絡化、開放性、知識開源已成為趨勢,這一科技發展新范式下的多元化協同生產和轉化流程,需要圍繞知識產出和供給孕育發展新的組織形態。
積極搶占未來產業前沿主陣地
信息科技、生物科技、能源科技與納米科技等前沿領域的探索,與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要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融合,帶動當前產業的整體躍遷,未來產業呼之欲出。歷史經驗表明,占領科技創新前沿,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是形成國家競爭優勢的關鍵。英國蒸汽機技術的發展,全面提升了工業生產效率,推動了工業革命和英國的現代化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突破,使美國搶占了信息產業的發展先機。前瞻布局未來產業不僅會推動全球產業競爭格局的重新調整,也讓重構全球創新體系成為可能。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布局未來產業。2019年11月,歐委會發布《加強面向未來歐盟產業戰略價值鏈報告》,計劃提高歐洲在互聯、清潔的自動駕駛汽車、氫技術及其系統、智能健康、工業互聯網、低碳產業和網絡安全等六大戰略性產業中的全球競爭力和領導力;2020年6月,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PCAST)發布《關于加強美國未來產業領導地位的建議》,首次提出建立未來產業研究院,以保證美國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學、先進制造和生物科技領域持續的領導力,并于2021年發布報告細化建設方案。當前大國間的競爭,已前移到未來產業的布局,誰掌握了未來產業的核心能力,誰就掌握了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動權。
我國也在加快部署未來產業,北京、深圳、廣州等城市已在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布局未來產業,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半導體等成為各地重點關注方向。
例如,北京“十四五”時期將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深圳提出“未來產業引領”計劃,前瞻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空、氫燃料電池、增材制造、微納米材料等前沿技術創新領域,建設未來產業試驗區。依托科技自立自強,超前布局發展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第三代半導體、類腦芯片、柔性電子、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加快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形成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通過創造新增量、帶動新就業、挖掘新潛力推動新一輪經濟增長,才能確保我國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的優勢不會被削弱。
然而,目前我國未來產業發展仍存在原創基礎性研究供給不足、產業發展缺乏區域統籌、產業創新主體缺少協作、政策支撐體系不夠完備等問題,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產業發展的瓶頸。
多措并舉保障未來產業發展
未來產業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和支撐,需要在現代產業體系和國家創新體系中找準定位和結合點,從以下4個方面構建“四位一體”的發展架構。
一是夯實未來產業技術基礎。加大對基礎研究和原創研究的支持力度,突出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完善科研任務選題機制,使重大科技問題帶動與好奇心驅動的基礎研究相互促進,筑牢創新發展基礎。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統籌建設,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推動源頭性技術、顛覆性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在量子科學、先進計算等領域孵化一批國際領先的新創企業。加強科技預見,依據產業技術成熟度明確政府和市場的責任分工,推動未來產業的孵化。加強未來產業人才培養,完善高校培養計劃,改變應用學科布局和人才評價體系,支持新興學科、冷門學科和薄弱學科的發展,引導高校針對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增設以細分領域為研究方向的院系或專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研究。
二是筑牢未來產業培育體系。分層次、體系化、系統化統籌和推進未來產業發展所需人才、資金、知識產權等要素布局。面向未來產業發展場景拓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產業強基關鍵技術等典型新技術應用,鼓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完善貫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各環節的創新平臺體系。健全知識產權評估體系,改進知識產權歸屬制度,落實并規范防止知識產權濫用的相關制度。優化產業引資環境,精準落實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增強企業創新發展信心。
三是創新未來產業組織模式。創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研發力量的協作模式,設立未來產業研究院,加強各創新主體與區域產業體系之間的關聯,構建點線面布局、有機聯系的網絡系統。鼓勵多元化主體參與未來研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設立未來研究中心,支持大型科技企業設立未來研究實驗室。充分發揮戰略科技力量和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建設一批面向未來產業的新型研發機構和新型服務業平臺。
四是完善未來產業政策體系。在明確未來產業內涵和外延的基礎上,嘗試建立未來產業統計核算和發展評估體系,并依托第三方組織開展相關工作。統籌考慮各地已布局的未來產業,選擇具備一定基礎研究能力,以及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基礎較好和組織經驗豐富的城市,開展試點示范,以應用示范帶動產業發展。營造未來技術研究氛圍,組織有世界影響力的未來研究活動,舉辦全球未來論壇,鼓勵科學家開放性地探討未來研究的方向和路徑。發揮專業智庫優勢,開展未來技術預測、未來產業發展戰略及模式的研究,加強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決策支撐。
責任編輯:lq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183瀏覽量
238266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08瀏覽量
61728 -
5G網絡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39瀏覽量
42283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0瀏覽量
94096
原文標題:構建“四位一體”格局 促進未來產業大步向前
文章出處:【微信號:qdkjjkjt,微信公眾號:青島科技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