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首次大更新!日前,Arm v9架構發布的消息炸開了鍋,這是繼Arm v8十年前推出后的首次重大變革,將裝備下個3000億顆芯片,給接下來兩代芯片帶來30%的性能提升。 Arm v9上新關乎未來十年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直接將一個問題擺在華為面前:一度取得Arm v8授權的華為,能否與Arm v9“再續前緣”?
華為可繼續取得Arm v9授權的報道,或是個“大烏龍”
ARM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 (IP) 提供商,全世界超過95%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采用ARM 架構,其中,華為就是ARM的主要客戶。
數年前,華為、飛騰均購買了Arm v8的授權,并開啟了CPU自主可控之路,全力打造“中國芯”。2020年,二者采取在各地成立產業園或開設分公司的方式,大舉進軍信創領域和黨政國企采購,在信創市場的銷售收入可謂是十分亮眼。 當然,如果不是其間有過坎坷,戰果可能會更加輝煌。2019年,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后,ARM公司就暫停了與華為的業務,臺積電遵守禁令也導致KP處理器失去流片取代。
在ARM發布Arm v9后,華為能否繼續購買Arm v9指令集授權的報道沸沸揚揚,其中,某財經媒體就直言:華為可繼續購買Arm v9授權。該篇文章發布后引起軒然大波,但細研深究后,不難發現,這不過是“捕風捉影”。 可以看到,該報道引用自國外某網站3月21日發布的消息,而該網站引用的是2019年的一篇外媒報道,可以說是“舊聞篡改重發”,沒有事實依據。 目前,我們沒有看到ARM官方對此發出授權與否的正式消息,不過,從ARM官網上發布Arm v9的網頁上,可以窺見一二。在Arm v9的相關網頁上,顯示的合作伙伴有谷歌、英偉達、恩智浦、富士通、紅帽等國外企業,也有臺積電、聯發科、OPPO、VIVO、小米等中國企業,但是,我們唯獨沒有看到華為的身影。 目前可知的ARM官方說法曖昧不清,一方面宣稱美國出口管理條例(EAR)對V9架構并不構成約束力,另一方面又向華盛頓方面作出承諾,表示公司將繼續遵守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及其附屬公司海思的指導方針。 由此可見,華為能否繼續購買Arm v9授權目前尚未可知,有待ARM官方進一步明確表態。
至于華為能否購買IP授權,也是個未知數。據悉,ARM三支設計團隊分別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奧斯汀、法國索菲亞和英國劍橋,其中幾款高性能架構都出自奧斯汀團隊,所以這一部分是否受美國技術管制仍然值得考究。
英偉達或完成對ARM的收購,重金購買ARM風險巨大
ARM本身是不做實體產品的,銷售的是技術授權,這樣一家公司主動中斷商業合作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事實總是殘酷的,在美國方面掀起科技戰后,承壓之下的ARM亦然宣布遵守禁令,或可能中斷與華為的合作。
不難預見,未來,利用技術優勢卡脖子將成為美國的“慣用伎倆”。一旦英偉達完成對ARM的收購,那么ARM將會徹徹底底成為一家美國公司,屆時,形勢將不容樂觀。 所以,即使華為取得Arm v9的授權,背后的隱憂與風險也不可小覷。再者說,將來ARM不斷上新v10、v11、v12……難道我們也要繼續購買相關授權嗎?若是陷入被ARM牽著走的困境,那么國產ARM CPU自主可控之路又該何去何從呢? 誠然,Arm v8是目前還是可以用的,如果得不到v9的授權,之前投入的巨大沉沒成本可能就“打了水漂”,但是重金購買ARM授權非長久之計,因為長此以往,被芯片技術卡脖子將綿綿無絕期。
編輯:lyn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107瀏覽量
367981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78瀏覽量
212171
原文標題:國產ARM CPU自主是“水中望月”?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