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埃菲社華盛頓4月6日報道,根據周二發表在《生物微流控》(Biomicrofluidics)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一組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芯片培育出了少量的大腦組織,即所謂的類器官。
在這項研究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印度馬德拉斯理工學院的科學家使用3D打印技術創建了一個具有適應性且可重復使用的平臺。這種結構具有類器官可在其中生長的孔洞以及微流控通道,這些可提供必要的養分和熱量,以促進大腦組織的生長。
為了進行3D打印,科學家使用了生物相容性類型的樹脂來打印一種芯片,該芯片經過紫外線處理并進行了滅菌處理。然后,他們將活細胞放置在這一微小平臺的孔洞中。該平臺事先已用玻璃板密封。
研究人員用源自人類細胞的類器官對他們的實驗成果進行了測試,并通過顯微鏡觀察了它們的生長。研究人員在顯微鏡下連續觀察了7天的生長過程。這一大腦微組織最終形成了一個空腔,周圍有類似于大腦新皮層的結構。
迄今為止,科學家通常使用具有許多孔洞的培養板以觀察類器官的生長。但是,這種培養板價格昂貴,而且除了無法使營養素循環進入組織之外,還無法與所有類型的顯微鏡兼容。該研究的作者之一伊克拉姆·汗強調了使用3D打印的低成本優勢,并指出該方法還具有其他優勢,例如,可以用蒸餾水輕松清洗芯片以及可重復使用的特點等。
責任編輯:l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3D打印微流控芯片,培育大腦微組織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芯片簡介 DMD芯片是一種基于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技術的半導體器件,它由成千上萬個微小的可移動鏡子組成,每個鏡子可以獨立控制,以反射光線。這種
發表于 12-05 10:55
?193次閱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柔性印刷電路板(FPC)和3D打印技術在汽車電子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 一、FPC與3D
發表于 12-03 10:23
?200次閱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3D打印技術已經從簡單的原型制造,發展到能夠打印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柔性材料。這些材料不僅具有傳統材料的功能
發表于 11-20 16:17
?246次閱讀
UV光固化3D打印技術憑借高精度、快速打印環保優勢,在工業設計等領域廣泛應用。SLA、DLP及CLIP技術各具特色,推動
發表于 11-15 09:35
?355次閱讀
激光3D打印設備作為現代制造業的一項重要技術革新,正逐步滲透到各個工業領域,以其高精度、高效率以及廣泛的材料適應性,引領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發表于 11-13 13:27
?172次閱讀
3D打印技術作為一種革命性的制造技術,正逐漸改變著傳統制造業的面貌。其通過數字化模型的逐層疊加,
發表于 10-25 09:28
?585次閱讀
3D打印技術的基本原理是斷層掃描的逆過程。斷層掃描是把某個東西“切”成無數疊加的片,3D 打印則是通過連續的物理層疊加,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三
發表于 10-09 09:54
?243次閱讀
隨著科技的進步,3D打印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尤其是微納光固化3D打印技術。這種
發表于 09-10 11:37
?328次閱讀
3D打印耗材濕度是指材料中水分的含量,對于3D打印工藝和打印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在
發表于 09-03 10:20
?537次閱讀
傳統的汽車零件制造過程需要經過多個環節,包括設計、制造、裝配等,耗時且復雜。而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汽車零件可以大幅度縮短生產周期。設計人員可以通過CAD軟件直接進行零件設計,并將設計文
發表于 07-21 15:01
?557次閱讀
6月25日,新華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為標題,報道了由我國科學家研發的傳感器成果。 我國科學家研發高通道神經探針實現獼猴全腦尺度神經活動監測 神經探針是
發表于 06-27 18:03
?485次閱讀
一個好用的Klipper 3D打印機,一定離不開一個
發表于 06-11 09:45
、安全和高效的建筑系統,讓居住者能夠擁有可持續、彈性舒適且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建筑。建筑信息模型
(BIM) 是建筑工程師在建筑物和其他結構設計中使用的一種3D建模過程。BIM軟件提供了
發表于 03-28 17:18
提供了更多的創新和制造自由度。今天,我們將詳細介紹3D打印技術的加工工藝流程。 一、建模 3D打印
發表于 02-01 14:24
?2438次閱讀
。那么,精密測量技術在3D打印領域充當著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一、
發表于 01-19 08:31
?511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