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現有項目中已建設或正在建設的超級工廠總數達到38個,預計總年產量為1000GWh。但想要達到如此數額的供應量并不容易,期間仍然會嚴重依賴亞洲電池和技術,這種情況甚至會一直持續到2029-2030年。
歐洲正著手加大構建本土電池供應鏈。
歐盟非政府組織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6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歐洲現有項目中已建設或正在建設的超級工廠總數達到38個,預計總年產量為1000 GWh,相當于生產1670萬輛純電動汽車,成本超過400億歐元(約合3091億人民幣)。
外媒表示,隨著38座超級工廠的相繼建成,歐洲電動汽車電池的產量也會有明顯提升,預計在2025年可生產462GWh,2030年增至1144GWh,是今年預計可供應的87GWh的13倍,歐洲自身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能力將明顯增強。
但T&E預計,歐洲電池生產能力若飛速提升,對材料的需求將顯著增加。到2030年,歐洲對鋰的需求預計將飆升18倍,同時也需要五倍以上的鈷。
目前歐盟已經在70個項目中總計投資近200億歐元,用以確保電池的自主性,包括開發鋰、鎳和石墨等關鍵原材料的獨立供應。
不過T&E報告也預測,想要達到如此數額的年供應量并不容易,期間仍然會嚴重依賴亞洲電池和技術,這種情況甚至會一直持續到2029-2030年。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羅斯?塞夫科維奇曾在“歐洲電池會議”上表示:到2025年,歐盟將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來滿足歐洲汽車工業的需求,甚至可以建立出口能力,而不需要再依賴進口電池。
為實現電動汽車電池的自給自足,擺脫對亞洲鋰電池的依賴,歐洲本土電池企業正在加速產能建設。
歐洲先后成立了包括瑞典Northvolt、法國Verkor、英國Britishvolt、挪威Freyr、斯洛伐克InoBat Auto等多家本土電池企業,并宣布大規模電池生產計劃。預計后期還將有更多本土電池企業加入該陣營。
然而歐洲本土電池企業的一大挑戰是,國際電池頭部企業都在加速歐洲建廠布局,包括LG、三星SDI、SKI等韓國企業,以及寧德時代、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微宏動力等中國電池企業已在歐洲建廠布局,預計后期還將有其它中韓電池企業落子歐洲,與歐洲本土電池企業展開競爭。
此外,在車企端,特斯拉還計劃將柏林附近的未來超級工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廠之一,并在2030年產能達到250GWh。
大眾集團計劃到2030年,在歐洲的電池需求量將達到240GWh。為保障電池供應,大眾規劃攜手與合作伙伴在歐洲建設6座電池工廠。
Stellantis集團擁有阿爾法羅密歐、克萊斯勒、雪鐵龍、道奇和菲亞特等品牌,目前正在開發自己的電池品牌。
梅賽德斯奔馳計劃自產電動汽車電池單體,向德國南部的主要生產基地斯圖加特工廠投資數億歐元(數十億元人民幣),2023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將由外部采購鋰電池轉變為部分內部生產。其母公司戴姆勒近期也稱將考慮自產動力電池。
可以預見,歐洲將成為未來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重要競爭市場,圍繞國家戰略、供給保障、產業鏈協作、市場博弈等多個維度展開,歐洲動力電池市場競爭一觸即發。
責任編輯:haq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41瀏覽量
77759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27瀏覽量
130307
原文標題:【利元亨?電池專欄】歐洲規劃38座超級電池廠 產能1000GWh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