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婷婷)近日,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根據《通知》的總體目標,到2023年,我國5G應用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其中提到,5G個人用戶普及率超過40%,用戶數超過5.6億;5G網絡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物聯網終端用戶數年均增長率超200%。
隨著信息技術的推進,5G網絡的普及速度不斷加快,5G基站建設數量也跟著上去。7月16日,工信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累計開通5G基站96.1萬個,截至2021年6月底,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5G終端連接數約3.65億戶。
如果要實現5G網絡在2023年的目標,至少需要多少基站呢?
先從2020年的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底,我國5G網絡用戶數超過1.6億。5G基站的建設任務主要由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緊跟監管指引落。從三大運營商的財報數據上,我們可以大概了解2020年基站的建設情況。
中國聯通財報顯示,通過與中國電信共建共享5G網絡,總體5G基站規模累計達到38萬,實現全國343個地區城市室外連續覆蓋;中國移動財報顯示,2020年新建約34 萬個5G基站,累計開通39萬個5G基站。也就是說在2020年間,三大運營商共建成了71萬個基站。據業內人士推測,到2023年,我國5G基站的數量將達到240萬座。
5G基站建設速度加快,5G網絡的普及也隨之迎來了可喜的變化,但是5G普及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阻力與問題也開始顯現。
首先是5G基站的建設費用問題,站在運營商的角度這將是巨大的壓力。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在2020年的5G網絡建設開支分別為340億元、392億元、1,025億元,既是在2020年,三大運營商合計投入約1757億元的開支在5G網絡建設上。不得不說,5G基站的建設是一個耗人力、耗財力的大工程。
另外,5G網絡的全面覆蓋需要時間。5G微基站的主要用于室內場景,為了達到覆蓋范圍,會增加宏基站的建設數量,但是宏基站一般建在高處寬闊的地方,例如山上,同時配套建設通信機房。這不僅回到資金的問題,也存在工程建設難度。
所有的服務最終都得落地用戶,從目前來看,5G的應用場景落地還不夠廣泛,實際利用率比較低。在智能手機消費端,用戶從4G升級到5G的體驗不夠明顯,加之價格上沒有優勢,未來的成本能不能壓下來都是決定用戶買不買單的重要因素。如果用戶不買單,入不敷出,運營商后續的推進也會有阻力,或者出現更多的問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5G用戶已經超過1.6億,但從我國的人口基數來看,實現全面普及還得繼續努力。特別是農村地區的5G網絡普及會成為最后階段的攻堅戰。
在5G網絡真正被用上之前,開通投入使用的5G基站就會耗費大量的電費。據了解,為了節能,運營商采用了智能化關閉5G基站的方案,例如中國聯通選擇在晚上九點到次日九點期間關閉5G基站。同時,面對5G基站高昂的建設費用,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實現5G共建共享。
現在正處于4G到5G的重要過渡階段,5G的發展是未來的必然趨勢。此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曾表示,5G基站的建設應該要考慮應用場景,工業、醫療、交通、港口、礦山、農業等生產領域才能充分體現5G高速率、低時延的特點。而5G基站在達到一定規模后,5G的需求潛力還有待進一步挖局。
隨著信息技術的推進,5G網絡的普及速度不斷加快,5G基站建設數量也跟著上去。7月16日,工信部發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累計開通5G基站96.1萬個,截至2021年6月底,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5G終端連接數約3.65億戶。
如果要實現5G網絡在2023年的目標,至少需要多少基站呢?
先從2020年的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底,我國5G網絡用戶數超過1.6億。5G基站的建設任務主要由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緊跟監管指引落。從三大運營商的財報數據上,我們可以大概了解2020年基站的建設情況。
中國聯通財報顯示,通過與中國電信共建共享5G網絡,總體5G基站規模累計達到38萬,實現全國343個地區城市室外連續覆蓋;中國移動財報顯示,2020年新建約34 萬個5G基站,累計開通39萬個5G基站。也就是說在2020年間,三大運營商共建成了71萬個基站。據業內人士推測,到2023年,我國5G基站的數量將達到240萬座。
5G基站建設速度加快,5G網絡的普及也隨之迎來了可喜的變化,但是5G普及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阻力與問題也開始顯現。
首先是5G基站的建設費用問題,站在運營商的角度這將是巨大的壓力。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在2020年的5G網絡建設開支分別為340億元、392億元、1,025億元,既是在2020年,三大運營商合計投入約1757億元的開支在5G網絡建設上。不得不說,5G基站的建設是一個耗人力、耗財力的大工程。
另外,5G網絡的全面覆蓋需要時間。5G微基站的主要用于室內場景,為了達到覆蓋范圍,會增加宏基站的建設數量,但是宏基站一般建在高處寬闊的地方,例如山上,同時配套建設通信機房。這不僅回到資金的問題,也存在工程建設難度。
所有的服務最終都得落地用戶,從目前來看,5G的應用場景落地還不夠廣泛,實際利用率比較低。在智能手機消費端,用戶從4G升級到5G的體驗不夠明顯,加之價格上沒有優勢,未來的成本能不能壓下來都是決定用戶買不買單的重要因素。如果用戶不買單,入不敷出,運營商后續的推進也會有阻力,或者出現更多的問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5G用戶已經超過1.6億,但從我國的人口基數來看,實現全面普及還得繼續努力。特別是農村地區的5G網絡普及會成為最后階段的攻堅戰。
在5G網絡真正被用上之前,開通投入使用的5G基站就會耗費大量的電費。據了解,為了節能,運營商采用了智能化關閉5G基站的方案,例如中國聯通選擇在晚上九點到次日九點期間關閉5G基站。同時,面對5G基站高昂的建設費用,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簽署“5G戰略”合作協議,實現5G共建共享。
現在正處于4G到5G的重要過渡階段,5G的發展是未來的必然趨勢。此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曾表示,5G基站的建設應該要考慮應用場景,工業、醫療、交通、港口、礦山、農業等生產領域才能充分體現5G高速率、低時延的特點。而5G基站在達到一定規模后,5G的需求潛力還有待進一步挖局。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基站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395瀏覽量
66777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39瀏覽量
564009 -
電信運營商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1瀏覽量
189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基站行業 節能降耗 進行智慧化科技化用電解決方案
,降低5G基站的能耗成為了運營商們亟待解決的問題。18721098782 1. 5G基站的高能耗 從2G
運營商如何實現差異化連接
如今,運營商正置身于一場關于如何極致釋放5G投資的高難度挑戰。本期《信觀察》將聚焦于如何通過“差異化連接”推動基于性能的服務,進而實現可擴展、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助力運營商將5G投資的價
紫光展銳5G芯片通過墨西哥運營商Telcel測試
近日,紫光展銳5G系列移動通信芯片成功通過墨西哥運營商Telcel的技術測試,可在Telcel的5G、4G、3G網絡上穩定流暢運行,標志著紫
華為5G FWA助力運營商實現5G多維變現
5G-LTE TDD領域總裁李捷在開場致辭中表示:“FWA當前已成為運營商5G發展的戰略共識。隨著5G-A網絡能力的全面躍升,FWA業務實現網絡的多維變現,幫助
華為攜手三大運營商發布RedCap長穩標準,加速5G輕量化發展
在近日舉辦的RedCap(5G輕量化)產業峰會上,華為攜手國內三大運營商共同發布了RedCap長穩標準,以滿足行業終端對高可靠性、高穩定性和低故障率的需求。這一標準的發布,標志著5G網
深圳特信電子|4G5G手機信號放大器:告別信號盲區,信號無處不在.
的相關內容,大家一起來看下吧。一、4G5G手機信號放大器的原理4G5G手機信號放大器,也被稱為信號增強器或中繼器,其基本原理是通過接收并放大運營商基站發出的微弱信號,再將其重新發射出去
發表于 05-21 09:07
5G基站能效管理助力雙碳目標
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碳排放下降23%,新建5G基站節電比例不低于20%; 中國聯通提出,力爭到2023年能源消費總量增幅達到峰值,隨著發電行業達峰及綠電交易進程,力爭實現2028年碳排放總量提前達峰。 通信基站低碳
愛立信發布移動市場報告商業評論版:運營商的5G商業機遇
日前,聚焦于5G商業化的《2024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商業評論版》發布,該報告概述了全球運營商在推動業務增長過程中面對的四大機遇領域。
第四大運營商,攻擊前三大運營商
1&1稱其委托Aetha Consulting開展的研究發現德國前三大移動運營商相比歐洲其他有四家移動運營商的國家的排名前三的運營商的頻譜持
三大運營商披露2023成績單 2023聯通5G套餐用戶約2.6億
三大運營商披露2023成績單 2023聯通5G套餐用戶約2.6億 近期廠商都開始陸續披露了2023年的經營業績情況,三大運營商也披露2023
三大運營商披露2023成績單:5G用戶合計達13.74億戶
根據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發布的2023年12月份運營數據公告,截至2023年末,中國三大運營商的5G套餐用戶數合計約為13.74億戶。
5G網絡速度影響因素與潛在應用
的影響因素與潛在應用有哪些呢?本文將從多個方面進行詳解。 首先,5G網絡速度的影響因素之一是網絡基礎設施。與以往不同,5G基站需要更密集地部署,以達到更高的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