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華為發布上半年業績!徐直軍表示:未來五年有質量地活下來
今日,華為發布2021 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情況,整體經營結果符合預期。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20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9.43%。凈利潤率9.8%,同比增長0.6%,凈利潤為313.99億元,同比下降47.2%。
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為1369億元,同比下降14.22%;企業業務收入為429億元,同比增長18.18%;消費者業務收入為1357億元,同比下降46.95%。
Kitty點評:對比華為 2020 年上半年的情況,實現銷售收入 4,540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3.1%,凈利潤率9.2 %。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為 1,596億元人民幣,企業業務收入為 363億元人民幣,消費者業務收入為 2,558 億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和消費者業務都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其中消費者業務的下降情況最嚴重,同比下降46.95%,也就是相比去年同期,消費者業務的收入減少接近50%。
而智能手機業務的下滑是導致華為消費者業務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
在最近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榜中,根據IDC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分別是VIVO、OPPO、小米、Apple、榮耀,而華為手機因為出貨量大跌,已歸入其他這一類。
最近又傳出華為將出售X86架構的服務器業務,僅保留采用ARM架構的鯤鵬芯片的服務器業務。而華為服務器業務年銷售額曾達到300億-400億元的規模。換句話說,華為的服務器業務的營收很可能也在萎縮。
我們看到,華為的企業業務仍然處于增長態勢,這是一個不錯的表現。華為的企業業務是通過ICT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提供云計算與數據中心、企業網絡、企業無線、統一通信與協作等服務。華為的企業業務有力地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了覆蓋智慧城市、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10余個行業的100多個場景化解決方案。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我們明確了公司未來五年的戰略目標,即通過為客戶及伙伴創造價值,活下來,有質量地活下來。展望全年,盡管消費者業務因為受到外部影響收入下降,但我們有信心,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仍將實現穩健增長。”
除了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會不斷地推動增長,華為的營收機會還有哪些呢?
在不久前,余承東表示6月2日至今華為HarmonyOS 2已經達4000萬用戶升級,明年開始,M9、P10等老款手機也能夠升級到HarmonyOS,能夠擁有很好的體驗。在物聯網時代,華為欲以統一的操作系統構建強大的生態圈,以硬件+軟件打造萬物互聯,一旦抓住IoT這個超級大風口,未來的營收大幅增長指日可待。這是其一。
其二是,如今華為正在布局的智能汽車整體解決方案有望貢獻新的增長動能。根據早前的公開資料顯示,未來汽車業務可為華為貢獻500億美元的營收。
當然,物聯網和智能汽車這兩個賽道,如今都擠滿了友商,曾經在智能手機市場取得卓越成功的華為,相信也同樣有實力去開拓新的成功。就如徐直軍坦誠所言,先有質量地活下來,再取得更大的突破。
進軍芯片產業,富士康斥資5億收購一家6寸晶圓制造廠
日前,富士康科技集團宣布收購一家6寸晶圓制造廠,正式進軍芯片產業。該6寸晶圓制造廠位于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它原來是旺宏電子的其中一個晶圓制造廠。根據交易協議,富士康將以25.2億新臺幣(約5.87億人民幣)買下該廠的土地、廠房及設備,交易預計年底前完成。按照富士康的規劃,該廠區將會成為富士康半導體事業群的臺灣總部,未來將主要用來開發和生產第三代半導體,特別是車用SiC產品,同時也會生產部分MEMS產品。
Kevin點評:富士康終于夢圓半導體,不過購買工廠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夠沒設備、調試產線、小批量,在到批量,估計還需要三四年的時間。據說富士康已經開始采購SiC的相關設備,打算投資10億新臺幣。
根據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在簽約儀式上的發言,富士康預計到2024年可以建成月產能15000片的SiC半導體產線,估計能滿足3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一片6英寸晶圓可生產的SiC組件大約足夠供給兩輛電動汽車。
老實說,富士康一直都在尋找消費電子產品代工之外的業務,而汽車產業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增長領域。現在的汽車需要更多的芯片來實現觸控屏幕顯示、剎車控制、輔助駕駛,甚至自動駕駛等新功能。
另外,現在汽車芯片緊缺,此時加入時機也選得不錯。加上,富士康已經在與一些電動汽車廠商在合作了,比如Fisker和Stellantis等。這個模式似乎與富士康之前走的模式是一樣的,從代工整機開始,然后逐步成為合作伙伴的供應商。
美團聯合領投AI視覺芯片公司愛芯科技
8月5日消息,AI視覺芯片研發及基礎算力平臺公司愛芯科技宣布完成A+輪融資,總金額達數億元人民幣,由韋豪創芯、美團聯合領投。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產品量產及業務落地等后續發展。
愛芯科技成立于2019年5月,致力于打造世界領先的AI芯片,公司專注于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視覺處理器芯片研發,并自主開發面向推理加速的神經網絡處理器。
Carol點評:成立僅兩年的愛芯科技,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3輪融資。該公司核心成員在產品規劃和落地上有豐富的經驗,CEO肖莘博士在創立愛芯科技之前曾任紫光展銳CTO、美國博通公司副總裁,并曾擔任AT&T Labs首席科學家。
目前愛芯科技自主研發的第一顆AI芯片AX630A由臺積電代工,僅用9個月便實現流片,目前已實現量產,該芯片是一款針對邊緣側、端側應用的人工智能視覺芯片,可提供業界領先的視頻圖像質量,支持物體檢測、人臉識別等多種AI視覺任務。
近年來互聯網公司都積極投入到芯片領域中,美團近段時間也開始通過投資的方式入場,上個月美團投資了上海智砹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產品是用于汽車系統的高可靠性微控制器MCU和微處理器MPU芯片。
這次投資的愛芯科技是智砹芯半導體全資子公司,就如上文所言,愛芯科技擁有豐富的研發團隊,同時AI視覺芯片應用市場空間廣闊,而且除了第一顆AI視覺芯片已經量產之外,愛芯科技第二顆芯片也已回片,前景可期,至此,美團在芯片領域的投資布局算是有了很好的起步。
2021第二季度全球筆電出貨量同比增長15%,達6560萬臺
8月6日,據知名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達到了6560萬臺,同比增長15%,但是相比第一季度的6820萬臺,環比下降4%。
從具體品牌來看,聯想筆記本出貨量達到創紀錄的1550萬臺,同比增長14%,位列第一,市場份額達到23.6%;排名第二的是惠普,出貨量1490萬臺,市場份額達22.8%,同比下降0.8%;第三為戴爾,出貨量1070萬臺,市場份額16.2% 。令人注意的是,蘋果的MacBook也在這一季度創下了出貨量記錄,達到550萬臺,同比增長21%。
Simon點評:今年第二季度筆記本出貨量同比增長了15%,可以看出從去年疫情以后,全球消費需求已經有所恢復,同時許多公司已經完成了復工復產,對于移動設備的需求也在持續。報告中提到,筆記本電腦的主要驅動因素就是商業需求,當然,一些游戲本、輕薄本的出貨量也非常強勁。
不過相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出貨量有所回落,一方面是因為被疫情壓抑的購物需求,在爆發后已經進入了平穩期,另一方面,居家辦公以及在線教育等需求隨著時間已經有了一定的回落,因此對于筆記本電腦的需求有所下降。
同時,筆記本需求總量的回落,意味著對于芯片的需求也將下降,而這一點將對整個半導體市場造成連鎖反應。當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下降后,對于采購芯片的需求也將下降,代工廠將有更多產能交給仍然緊缺的市場,如汽車電子,讓市場盡快回歸到供需平衡的狀態。顯然,這表示如今芯片市場缺貨漲價的情況,或許將在下半年得到一定緩解。
今日,華為發布2021 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情況,整體經營結果符合預期。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20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9.43%。凈利潤率9.8%,同比增長0.6%,凈利潤為313.99億元,同比下降47.2%。
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為1369億元,同比下降14.22%;企業業務收入為429億元,同比增長18.18%;消費者業務收入為1357億元,同比下降46.95%。
Kitty點評:對比華為 2020 年上半年的情況,實現銷售收入 4,540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3.1%,凈利潤率9.2 %。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為 1,596億元人民幣,企業業務收入為 363億元人民幣,消費者業務收入為 2,558 億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和消費者業務都出現了同比下降的情況。其中消費者業務的下降情況最嚴重,同比下降46.95%,也就是相比去年同期,消費者業務的收入減少接近50%。
而智能手機業務的下滑是導致華為消費者業務急劇減少的主要原因。
在最近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榜中,根據IDC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分別是VIVO、OPPO、小米、Apple、榮耀,而華為手機因為出貨量大跌,已歸入其他這一類。
最近又傳出華為將出售X86架構的服務器業務,僅保留采用ARM架構的鯤鵬芯片的服務器業務。而華為服務器業務年銷售額曾達到300億-400億元的規模。換句話說,華為的服務器業務的營收很可能也在萎縮。
我們看到,華為的企業業務仍然處于增長態勢,這是一個不錯的表現。華為的企業業務是通過ICT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提供云計算與數據中心、企業網絡、企業無線、統一通信與協作等服務。華為的企業業務有力地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了覆蓋智慧城市、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10余個行業的100多個場景化解決方案。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我們明確了公司未來五年的戰略目標,即通過為客戶及伙伴創造價值,活下來,有質量地活下來。展望全年,盡管消費者業務因為受到外部影響收入下降,但我們有信心,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仍將實現穩健增長。”
除了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會不斷地推動增長,華為的營收機會還有哪些呢?
在不久前,余承東表示6月2日至今華為HarmonyOS 2已經達4000萬用戶升級,明年開始,M9、P10等老款手機也能夠升級到HarmonyOS,能夠擁有很好的體驗。在物聯網時代,華為欲以統一的操作系統構建強大的生態圈,以硬件+軟件打造萬物互聯,一旦抓住IoT這個超級大風口,未來的營收大幅增長指日可待。這是其一。
其二是,如今華為正在布局的智能汽車整體解決方案有望貢獻新的增長動能。根據早前的公開資料顯示,未來汽車業務可為華為貢獻500億美元的營收。
當然,物聯網和智能汽車這兩個賽道,如今都擠滿了友商,曾經在智能手機市場取得卓越成功的華為,相信也同樣有實力去開拓新的成功。就如徐直軍坦誠所言,先有質量地活下來,再取得更大的突破。
進軍芯片產業,富士康斥資5億收購一家6寸晶圓制造廠
日前,富士康科技集團宣布收購一家6寸晶圓制造廠,正式進軍芯片產業。該6寸晶圓制造廠位于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它原來是旺宏電子的其中一個晶圓制造廠。根據交易協議,富士康將以25.2億新臺幣(約5.87億人民幣)買下該廠的土地、廠房及設備,交易預計年底前完成。按照富士康的規劃,該廠區將會成為富士康半導體事業群的臺灣總部,未來將主要用來開發和生產第三代半導體,特別是車用SiC產品,同時也會生產部分MEMS產品。
Kevin點評:富士康終于夢圓半導體,不過購買工廠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夠沒設備、調試產線、小批量,在到批量,估計還需要三四年的時間。據說富士康已經開始采購SiC的相關設備,打算投資10億新臺幣。
根據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在簽約儀式上的發言,富士康預計到2024年可以建成月產能15000片的SiC半導體產線,估計能滿足3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一片6英寸晶圓可生產的SiC組件大約足夠供給兩輛電動汽車。
老實說,富士康一直都在尋找消費電子產品代工之外的業務,而汽車產業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增長領域。現在的汽車需要更多的芯片來實現觸控屏幕顯示、剎車控制、輔助駕駛,甚至自動駕駛等新功能。
另外,現在汽車芯片緊缺,此時加入時機也選得不錯。加上,富士康已經在與一些電動汽車廠商在合作了,比如Fisker和Stellantis等。這個模式似乎與富士康之前走的模式是一樣的,從代工整機開始,然后逐步成為合作伙伴的供應商。
美團聯合領投AI視覺芯片公司愛芯科技
8月5日消息,AI視覺芯片研發及基礎算力平臺公司愛芯科技宣布完成A+輪融資,總金額達數億元人民幣,由韋豪創芯、美團聯合領投。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產品量產及業務落地等后續發展。
愛芯科技成立于2019年5月,致力于打造世界領先的AI芯片,公司專注于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視覺處理器芯片研發,并自主開發面向推理加速的神經網絡處理器。
Carol點評:成立僅兩年的愛芯科技,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3輪融資。該公司核心成員在產品規劃和落地上有豐富的經驗,CEO肖莘博士在創立愛芯科技之前曾任紫光展銳CTO、美國博通公司副總裁,并曾擔任AT&T Labs首席科學家。
目前愛芯科技自主研發的第一顆AI芯片AX630A由臺積電代工,僅用9個月便實現流片,目前已實現量產,該芯片是一款針對邊緣側、端側應用的人工智能視覺芯片,可提供業界領先的視頻圖像質量,支持物體檢測、人臉識別等多種AI視覺任務。
近年來互聯網公司都積極投入到芯片領域中,美團近段時間也開始通過投資的方式入場,上個月美團投資了上海智砹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產品是用于汽車系統的高可靠性微控制器MCU和微處理器MPU芯片。
這次投資的愛芯科技是智砹芯半導體全資子公司,就如上文所言,愛芯科技擁有豐富的研發團隊,同時AI視覺芯片應用市場空間廣闊,而且除了第一顆AI視覺芯片已經量產之外,愛芯科技第二顆芯片也已回片,前景可期,至此,美團在芯片領域的投資布局算是有了很好的起步。
2021第二季度全球筆電出貨量同比增長15%,達6560萬臺
8月6日,據知名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達到了6560萬臺,同比增長15%,但是相比第一季度的6820萬臺,環比下降4%。
從具體品牌來看,聯想筆記本出貨量達到創紀錄的1550萬臺,同比增長14%,位列第一,市場份額達到23.6%;排名第二的是惠普,出貨量1490萬臺,市場份額達22.8%,同比下降0.8%;第三為戴爾,出貨量1070萬臺,市場份額16.2% 。令人注意的是,蘋果的MacBook也在這一季度創下了出貨量記錄,達到550萬臺,同比增長21%。
Simon點評:今年第二季度筆記本出貨量同比增長了15%,可以看出從去年疫情以后,全球消費需求已經有所恢復,同時許多公司已經完成了復工復產,對于移動設備的需求也在持續。報告中提到,筆記本電腦的主要驅動因素就是商業需求,當然,一些游戲本、輕薄本的出貨量也非常強勁。
不過相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出貨量有所回落,一方面是因為被疫情壓抑的購物需求,在爆發后已經進入了平穩期,另一方面,居家辦公以及在線教育等需求隨著時間已經有了一定的回落,因此對于筆記本電腦的需求有所下降。
同時,筆記本需求總量的回落,意味著對于芯片的需求也將下降,而這一點將對整個半導體市場造成連鎖反應。當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下降后,對于采購芯片的需求也將下降,代工廠將有更多產能交給仍然緊缺的市場,如汽車電子,讓市場盡快回歸到供需平衡的狀態。顯然,這表示如今芯片市場缺貨漲價的情況,或許將在下半年得到一定緩解。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866瀏覽量
254486 -
富士康
+關注
關注
7文章
1148瀏覽量
60156 -
服務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9568瀏覽量
869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富士康攜手Porotech進軍AR眼鏡市場
近日,全球知名電子制造服務商富士康(Foxconn)在12月24日正式對外發布公告,宣布與英國高科技企業Porotech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進軍快速發展的增強現實(AR)眼鏡市場。 此次合作
富士康洽購日產汽車多數股權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已與日產汽車公司接洽,并表達了獲得其多數股權的意愿。這一消息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據悉,富士康,即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積極投資電動汽車生產領域。此次洽購日產
富士通上半年營收利潤均創歷史新高
富士通近日發布了2024財年上半年財報。根據財報顯示,2024財年上半年整體營收為1.6966兆日元,調整后營業利潤為795億日元,營業利潤率為 4.7%,較去年同期增長1.7個百分點
晶華微2024年上半年業績穩健增長,創新驅動發展加速
2024年8月30日,晶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華微”)發布了其上半年業績報告,展現了公司在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報告顯示,
華為上半年凈利潤突破500億元
華為公司近日公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的輝煌業績,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據數據顯示,該公司在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高達4175億元人民幣,同比激增
CIS公司業績回暖,上半年表現亮眼
2024年上半年,隨著消費電子市場的持續回暖及新興應用領域對高質量視覺需求的激增,CMOS圖像傳感器(CIS)行業迎來了一輪顯著的增長熱潮。多家國內CIS領域的領軍企業,如韋爾股份、格科微、思特威等,在近期公布的上半年
富士康布局印度儲能市場,計劃設立電池儲能業務
富士康,作為全球知名的電子制造巨頭,正積極拓展其業務版圖至新能源領域。據外媒最新報道,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在近期采訪中透露,公司正籌劃在印度設立電池儲能系統子公司的宏偉藍圖,此舉標志著富士康正式
富士康比亞迪大規模招聘再現 訂單需求大 旺季提前
在蘋果秋季發布會即將開啟之際,富士康一年一度的的招工旺季似乎已經提前開啟,蘋果iPhone新機備貨高峰期提前來臨,iPhone16的組裝富士康依然還是主力,
海瑞思2024年上半年業績增長40%
半年總結蓄新力,錨定目標再啟航。近日,海瑞思科技2024年度業務年終工作會議順利召開,銷售總監黃北石及部門各位精英分別匯報自己工作成果,分享自身經驗與心得,共議上半年業績實現40%增長
芯聯集成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營收約為28.80億元,EBITDA同比增長約178.45%
2024年7月12日晚,芯聯集成(688469.SH)發布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經
發表于 07-15 11:13
?279次閱讀
富士康股價飆升一倍,AI服務器需求驅動業績創新高
今年以來,富士康的股價表現令人矚目,累計漲幅已逾一倍,這一亮眼表現背后,是AI服務器市場的強勁需求所驅動的業績飆升。作為全球知名的電子制造服務巨頭,富士康在科技浪潮中緊抓機遇,實現了前所未有的
佰維存儲業績預增顯著,上半年營收預計超30億元
近日,佰維存儲發布了其2024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根據公告,公司預計上半年將實現營業收入在31億元至37億元之間,同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