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德機器人自創立以來就一直專注于打造工業物流搬運的解決方案,從原料入庫到出庫,經過一系列跨場景搬運抵達分揀區域,進行物料的自動上下料,再到在制品流轉、成品入庫等,斯坦德希望通過移動機器人技術,賦能工業物流全流程。”斯坦德機器人CEO王永錕在10月27日的2021(第二屆)高工移動機器人年會開幕式上表示。
斯坦德機器人率先切入的是3C制造業,如打造了SMT產線智能倉儲物流方案。隨后,斯坦德機器人又快速切入了汽車零配件領域,在為知名剎車片公司打造的智能工廠中,涉及立體庫、流水線、生產線、AMR系統、WMS系統及MES系統,斯坦德為其提供AMR系統及多系統、業務邏輯對接服務。
在這過程中,斯坦德發現,移動機器人需要搬運的物品越來越重,在江蘇某電纜廠的項目中,搬運物料為圓柱,定制化程度高;涉及束管、成纜等工藝段,線纜直徑φ800~φ1000mm,最大重量500Kg;要求移動設備完成在制品搬運、立庫物料存取;另外,應用現場的運行通道窄小,對機器人的直角堆垛通道要求尺寸高,還需要對產品進行RFID數據校驗。除此之外,該新廠建造還要求倉儲堆垛高度高達4.5米,光纖盤具出入庫量最大為2630盤/24h,光纜盤具320盤/天。在這一項目中,斯坦德團隊提出了兩種不同的叉車以滿足客戶的苛刻需求需求,攻堅克難,最終實現了叉車AGV的按時交付和驗收。
王永錕分析,叉車AGV的重負載搬運是廠倉物流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涉及多項核心技術,包括柔性運行、識別感知技術、精準伺服控制技術等,從而解決料籠堆疊、人機混場、貨物不標準、貨車類型多樣、月臺貨車裝卸、板貨堆疊、高位貨架貨物存取、貨物擺放不規則等問題,使其在峰值的作業效率接近人工。
基于客戶需求,目前斯坦德已推出了豐富的Gulf無人叉車產品線,包括窄通道堆高車、平衡重堆高車、無人牽引車。未來,斯坦德還將持續擴充產品線,如前移無人叉車、托盤搬運無人叉車,以及行業級定制叉車等。
王永錕分析,人工開叉車和無人叉車的核心區別之一,其實不在于開叉車的過程中,而在于“取”的動作,其快慢取決于叉車貨物識別功能的效率。為提升無人叉車識別貨物的精準度,斯坦德開發了空間視覺感知技術,讓每一次取放貨都能安全可靠。
與此同時,叉車屬于較重型的特種設備,安全性尤為重要。為了讓無人叉車更安全,斯坦德在該產品上安裝了多種傳感器,包括貨位狀態檢測、貨叉避障檢測、貨物狀態檢測、貨物到位檢測、RFID讀寫器、360°全區域安全避障、急停開關、空間立體避障、聲光報警、語音提醒等。
秉持“打造一款標準移動機器人平臺+N種標準移動機器人衍生產品+深度擁抱行業需求”,即1+N+X=∞驅動的理念,斯坦德除了向客戶持續提供更先進的無人叉車產品外,也在致力于將工廠不同的工藝設備在物流層面實現柔性互聯。
王永錕判斷,在硬件趨同、供應鏈成本持續下降的態勢下,客戶真正需要的是“智能工廠”。“在智能制造的發展歷程中,正在發生的變化首先是‘工人器械化’,把工人一部分的功能通過機器人來替代,大家做的機器人我更喜歡管它的叫做機械化裝備,不是機器人,你只是替代人的一部分功能,如移動機器人正在替代工人的移動能力、操作能力與識別能力。當‘工人機械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工廠的被管理者從‘人’變為‘機器人’,以往的工廠管理模式開始慢慢失效。”
針對這一問題,王永錕判斷,“管理軟件化”對于打造智能工廠來說非常關鍵。基于此,2021年7月,斯坦德正式推出了RIoT軟件系統,致力于與各個行業、客戶及合作伙伴打造智能工廠中的開放、合作、共贏軟件平臺。
RIoT軟件系統支持與海量智能設備的交互,融合工廠數字孿生描述及仿真技術,從系統層面為客戶提供了一個結構化的整廠物流解決方案設計、驗證的載體,持續幫助客戶發掘更好的物流解決方案,幫助智能工廠實現更高效的生產力。
自2015年7月成立起,斯坦德機器人一直專注于激光SLAM導航工業移動機器人(AMR& AGV)研發與生產,擁有自研機器人底層定位算法、機器人操作系統、控制器等核心軟硬件技術。
發展至今,斯坦德機器人AMR產品累計銷量超3000臺,在3C、半導體、光伏、鋰電、面板、汽車汽配、醫療醫藥等行業頭部客戶均實現覆蓋,成功落地項目250+,合作企業包含華為、OPPO、富士康、臺達、華天科技、長電科技、豐田等。
值得一提的是,斯坦德機器人數字物流示范工廠已落戶昆山,旨在立足昆山,謀求全球服務,如今斯坦德機器人的業務布局已遍及日本、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區域。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390瀏覽量
206947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文章
4608瀏覽量
928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