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的飛速發展,云原生(CloudNative)已經成為了時下最熱門的技術理念之一。與此同時,不斷發展著的云原生與邊緣計算也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融合未來網絡的新技術,產生了新的實踐場景,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云邊協同等模式逐漸清晰。Kubernetes正在成為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通用基礎設施, 同時Kubernetes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融合也正在成為一大趨勢。這些新的技術在開源社區成為討論的熱點。
LF AI & DATA基金會主席堵俊平表示,LF AI &DATA基金會由Linux基金會在2018年3月創立,在過去三年中,共有383個組織參與了代碼提交,見證了開源社區的壯大與成長。同時也在面臨很多挑戰,例如算力、人才、建立信任、數據隱私等等。
圖:LF AI & DATA基金會主席堵俊平
AI 技術和應用在全球特別是中國地區高速發展,開源開放也成為了開發者社區的主流趨勢,這一年,全球和中國AI開源社區呈現哪些趨勢?LF AI & Data 基金會今年在中國取得哪些階段性成果?中國公司加入開源軟件開發和開源社區,主要會遭遇哪里挑戰?開源軟件和商業模式之間是否有矛盾?中國公司為開源社區帶來哪些實質性貢獻? LF AI & DATA基金會主席堵俊平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解讀。
開源趨勢勢不可擋 推動技術革新和應用的深度融合
LF AI & DATA基金會主席堵俊平對記者表示,2021年是開源社區大發展的一年,基金會每月都有新的項目加入,每月都有新成員加入。
回顧全球開源發展的歷史,他指出,歐美的開發者們在經過早期的‘個人英雄主義’,到互聯網企業加入,再到真正的開源,他們不僅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也形成了完善的商業模式。Google和微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企業。
“2018年,我回國感覺開源社區有熱度了。中國開源基金會是2020年成立的,國外20年前就有開源基金會,在中國開源基金會的發展需要一段時間去夯實基礎,移動操作系統的數據庫開發,AI框架開發都在持續推進。在今天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人才、資金不缺,中國在全力沖刺。” 堵俊平分析說,“LF AI & DATA基金會總部在美國,今年白金的會員,中國企業可能占據半壁江山,中國企業的生態價值催生了我們在全球的影響力,話語權得到了提升。”
在生態融合方面,一些中國企業在開源的消費習慣,還有使用過程與海外企業有很大差別。企業不僅要看到開源軟件和框架助力企業成本的減少,還要看到開源造成技術棧的增加。如果無法看到這點,就無法體會開源軟件本身的價值。今年,華為牽手基金會等第三方機構發起了開源雨林項目,希望給予中國企業,對于開源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和認知,知道如何最大程度的用好開源。
在全球開源的持續發展中,中國取得可喜的發展。在AI領域,由于數據量和場景的領先,導致中國在AI應用領域走在全世界前列。堵俊平指出,LF AI & DATA基金會里有OpenBytes項目,MindSpore社區有開放數據集項目,這都意味著我們未來可能在開源數據集領域有更多的探索。“數據集對人工智能開發者和研究相當重要,沒有很好的數據集,上面的AI訓練模型的效果,推理可能都有問題。全球參與,中國公司積極擁抱開源。” 堵俊平強調說。
在堵俊平看來,開源形成一種趨勢,是需要好的項目、時間和眾多的開發者加入,建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我之前做了大概 10 年的大數據,我能看到除了資源調度系統和底層的 HDFS 沒怎么變,上層的執行引擎框架、SQL 引擎不斷的在變化。大公司、小公司、新創立的公司在不斷加入開源當中,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生態。我非常希望國內有更多的企業能成長為叢林中的參天大樹,憑借他們更充足的資源、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來共建開源。”
今年,AI+IoT落地趨勢非常明顯,堵俊平認為IoT市場碎片化嚴重,邊緣和AI結合、云端和AI結合成為兩大重要趨勢。開源的架構、指令集需要慢慢進化,在各個層次上形成一些標準化,形成事實的標準,可能來自開源的方案,這需要一個過程。
把握開源社區核心價值觀 中國公司在AI開源社區成為實質性的貢獻者
目前,中國信息產業呈現三大發展趨勢:一是國產化趨勢;二是萬物互聯時代到來;三是開源時代到來。堵俊平認為,一家企業是否加入開源社區,主要取決于企業的自身定位。
首先,一些企業將開源社區作為一個IT的產品服務,向外售賣。如果這家企業能夠持續做貢獻,說明企業在社區的影響力,企業有底氣去做服務,國內一些大廠就是這種模式。其次,一些企業在開源社區的貢獻并不是真正去售賣產品或服務,但是他的貢獻可以支撐公司的業務,尤其是公司的關鍵業務來投入,保證業務投入穩定。比如支撐公司上層云和安全的問題,就可以充分把價值體現出來。還有,一些公司把一部分的功能放出來給第三方專業團隊來做,專業團隊干專事。通過實際操作的項目把開源社區價值鏈條聯系起來。
堵俊平指出,開源的第一個階段,企業的思路是“如何用好開源”;第二個階段則是慢慢走向貢獻開源,加入到開源社區的建設當中。比如華為、阿里這樣的公司,在開源這條路上走的更靠前一些,會借助自身的平臺能力,主動開源出一些項目供大家使用。
“開源傳統意義上主要是軟件,近期我們看到開放指令集走到了芯片設計中。傳統指令集架構因為封閉性、單一性和私有性,讓企業創新受阻。RiSC-V開放指令集架構順勢而生就是范例。” 堵俊平分析表示,“中國企業持續貢獻,主動開源一些有競爭力,有技術先進性,又能夠拉動整個生態的項目,提升了企業在開源生態中的影響力。比如Open Harmony、openEuler將整個生態拉動起來,贏得了業界的贊譽。中國公司加入開源社區對產業界帶來實質性貢獻。開源社區是全球協作的最好形式,開源軟件讓中國軟件業,和歐美的競爭對手處于同一起跑線。”
據悉,歐拉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具活力、最主流的技術軟件生態系統,歐拉操作系統自開源以來,獲得了產業界的積極響應,已經有300多家企業近萬名社區開發者加入,成為中國最具活力的開源社區。麒麟軟件等10多家合作伙伴基于openEuler推出了操作系統,已經進入了政府、運營商、金融、電力等多個行業,實現了規模商用60多萬套。
好的軟件都是用出來的!中國人口眾多、數據量巨大,手機端、消費端創造很多人的數據和機器數據,數據一旦創造出來,就有傳輸的需求和計算的需求,它有產生業務價值的需求。企業通過需求、通過應用來牽引,開發出最好的開源軟件產品。企業要形成加入開源社區,要為開源做貢獻,最后開源價值會反饋到自身的業務循環。
AI驅動三要素是數據、算法和算力。在堵俊平看來,現在算力主要分布在云端和一些大的數據中心,未來算力可能分布到IoT細分市場或者一些智能場景。
“5G、AI、Edge三駕馬車驅動,整個社會數字化轉型在加速。如果未來智能場景越來越多,我們可能要將AI模型微型化或小型化,這將成為一種趨勢。目前IoT領域開源軟件開發的不少,但很難有事實的標準,主要原因是IoT市場碎片化嚴重,未來隨著應用場景總量逐漸提升,可能形成三大板塊,包括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慧工業,在大的板塊中形成一套標準的、水平化的技術棧,這可能是開源軟件真正擅長的領域。”堵俊平最后寄語,“我們期待未來更多創新技術火花誕生在開源社區,大家攜手并進,為開源社區的發展一起努力。”
本文為原創文章,作者章鷹,微信號zy1052625525,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1瀏覽量
251502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728瀏覽量
268886 -
阿里巴巴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13瀏覽量
47166 -
lf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瀏覽量
167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