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21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經歷了很多故事。一方面,持續蔓延的芯片短缺給整個半導體行業帶來很大困擾,也給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統帶來了巨大挑戰。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遠程辦公相關的半導體產品需求大增,數據中心,人工智能,5G通信,以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加速發展,進了半導體產業繁榮。
2022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將如何發展?全球供應鏈短缺何時可以緩解?各國政府會如何推動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這些都是行業非常關心的。《半導體芯科技》雜志特別推出——“新年展望(2022 Outlook)”采訪,邀請業界專家和企業高層與讀者和同行分享他們對于這些問題的分析和看法。我們采訪了勝科納米(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曉旻董事長,分享他的獨到見解。
采訪嘉賓介紹
李曉旻,勝科納米(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大學微電子專業本科,新加坡國立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從事半導體芯片和新材料領域的失效分析、材料表征、可靠性分析20余年。由他創辦的勝科納米(蘇州/新加坡/馬來西亞),服務全球近2000家高科技企業客戶,是國際頂尖的商業化運作輔助研發機構。客戶群涵蓋了半導體原材料,制造裝備,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分立器件,終端產品全產業鏈。勝科納米被譽為“半導體芯片醫院”和“高科技產業幕后的隱身英雄”。
關于勝科納米
勝科納米 2004 年成立,是世界頂尖的第三方分析實驗室,也是國內半導體領域最具規模的第三方實驗室。公司業務聚焦于電子及半導體領域,為 AI/5G/IoT/CPU/光芯片/汽車電子企業提供一站式材料分析(MA)、失效分析 (FA)、可靠性(RA)、芯片DPA、研發項目等高端檢測和輔助研發服務,服務全球近2000家高科技企業客戶,其中包括全球電子行業 50 強中的 43 家,全球前 10 大芯片設計企業中的 8 家,被 Xilinx 賽靈思認可為 Xilinx 亞太區唯一指定的產品分析合作實驗室。公司擁有完整 7nm-28nm 芯片失效分析能力,在蘇州和新加坡兩地設有實體實驗室,工程團隊中碩博士比例超過 20%, 并擁有眾多海外專家。
SiSC:請回顧一下2021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最近發展格局,并展望一下2022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前景。
2021年對整個全球半導體行業來說是非?;鸨囊荒?, 我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芯片荒”。芯片荒原因錯綜復雜,但背后成因的邏輯性是非常強的,早在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筆,結局也有其必然性。
2019年10月,我受邀參加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三方合辦的《中美關系:為亞洲與世界發展打造共同愿景》研討會,我在論壇的發言中就預測了半導體產業全球供應鏈被強行切割后,半導體芯片將出現產品價格飛漲,同時伴隨品質全面下滑的兩個后果。
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無論從時間和空間上都出現了嚴重不均衡的狀態。2020年上半年,全球各地疫情的快速蔓延,讓眾多海外半導體生產基地出現了停工停產,產量斷崖式下降。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也讓全球消費信心指數異常低迷。但在2020年下半年出現大反轉,短短幾個月時間半導體芯片銷量爆發式增長,全年銷量比2019年增長了10%,這幾乎意味著全球半導體產能用了2020年后半年的時間,生產了一整年所需要的芯片,導致每家工廠的生產線都呈現出產能爆滿狀態。這種狀態很容易造成視覺誤差,“似乎”產能不夠了。
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為全面封鎖,我相信在全球半導體發展史上,都屬于改變行業格局的重大歷史事件。此事件直接導致全球范圍內眾多企業開展防御性應對行為,比如工廠突擊生產、終端廠加大備貨、渠道商流量爆滿甚至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視覺假象就是供不應求??偟膩碚f,疫情視覺偏差和國際環境影響,讓整個半導體行業需求顯得格外旺盛。
進入到2021年,受疫情和地緣政治雙重影響,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試圖把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布局在本國。從最初的美國呼喚制造業回歸,中國防御性的想突破卡脖子局面,再到后期的韓國、歐盟、中國臺灣,包括東南亞國家都紛紛通過立法積極布局本地產業鏈,進一步加劇了對產業鏈上游資源的爭奪。跟半導體芯片相關的所有上游資源,漲價成了2021全年的主旋律。
半導體產業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全產業鏈已經分化出數千上萬個細分領域,并且已經形成了全球性分工合作的市場格局,現在要硬生生把供應鏈切斷,從小區域來布局完成產業鏈,這對于儀器、設備、耗材、生產資源,尤其是人力資源都形成了強大的擠壓效應。
任何一個細分領域,原本兩三家公司就可以服務全球,現在則需每個國家都有對應工廠或供應商,這種效應就造成了整個半導體上游原材料、設備、的短缺以及人才的內卷和價格泡沫。而半導體人才培養周期相當漫長,據說,在比利時IMEC,培養一個真正合格的半導體人才至少需要5~10年時間,平均每人消耗500萬美元以上的資源。人力資源相對有限且培養緩慢的大背景下,就會出現人才哄搶。
勝科納米過去這18年中穩步發展,無論是在技術、人脈、市場口碑、還是國內外頂級半導體分析專家資源等方面,都取得了深厚的積淀。我們持續不斷的都有大量高精尖人才加盟,獨特的網格化人才管理體系,也使得我們的人才架構非常穩固。隨著勝科納米的快速擴張,我們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指數型增長趨勢。在五六年前,我們就開始了內部人員培養計劃,在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支持下,我們參與了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工業博士聯合培養計劃。2018年,勝科納米對國內部分高校開放了實習生培訓計劃。2021年8月,福建泉州信息工程學院60多名應屆畢業生以及蘇州本地30多名畢業生,截止到今年1月,在勝科納米蘇州集團總部六個月的實習結束后,有近70%的畢業生愿意在畢業后加入勝科的大家庭一顯身手。
后期,我們可能會針對部分高校開設半導體分析測試的專題課程,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人才培養計劃。區別于普通高校人才培養方式,勝科納米更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真實案例
分析能力的培養,并且配備專業的工程導師進行指導,我們更注重在實戰案例中磨練并提升學員技能,而不僅限于書本上的基礎理論。
SiSC:從俯視的角度來看待整個行業,您認為中國半導體行業即將面對怎樣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
我們已經看到在過去的一兩年中,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熱度都已經被市場炒作起來了。半導體不同于其他某些風口行業,它是真正有應用落地場景和剛需市場支撐的產業。所以短期內適度的泡沫化是有一定支撐、也有益于行業發展的。但我相信在未來的一兩年間,全球半導體需求也將會發生一些微妙變化。半導體行業中的真正老兵,看到行業的周期性也是非常明顯的。從半導體形成規?;a業以來,在全球已經發生了17次的周期性現象。真正的半導體人,對半導體周期循環都應該有足夠的敬畏感。最近一波全球半導體行業周期,僅上行通道就已經維持了兩三年,相對來說算是長周期了。預測在一兩年內,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就可能會出現一次回調。
第二個挑戰,也是機遇:
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安全層面,對于抵抗下行風險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國產化替代理念可以支撐中國眾多半導體新興產業再走很遠。雖然未來全球產業周期性下行,但熱度在中國仍會持續,也是很正常的。
第三個挑戰:
人才搶奪戰,在中國可能會愈演愈烈,短時間內不會有明顯緩解。各大公司,都要不斷完善人才保護、人才培育機制,做好持久戰的思想準備。
其實,人才問題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企業問題,更需要全社會關注、和國家戰略層面的支持。我們必須營造足夠健康的社會環境,做到不僅可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還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并盡量降低不同行業類型對實體半導體企業人才大規模分流效應的可能性。
第四個挑戰:
中國市場是完全充分競爭的市場。2021年半導體行業最顯著的特征是缺芯潮、產能為王。縱觀歷史,任何成熟行業的發展,永遠都是“不斷完善的上游產業鏈催生全新的下游客戶需求,而挑剔的下游客戶需求驅動了上游產業鏈的品質提升和技術迭代”。但2021年,這種格局似乎不再平衡,終端廠跪求芯片設計公司希望購買芯片,而芯片設計公司則跪求晶圓廠希望獲得更多產能。當產能變成了奢侈品,能否買到芯片變成了終端廠的生命線,這就打破了上下游供應鏈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于是整個市場就無法再去挑剔質量。這是一種畸形的市場狀態,肯定不能長期持續。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2021年是全球半導體大廠資本支出最為夸張的一年,這些資本支出都將在2022陸續形成產能,一旦產能不再稀缺,各個芯片廠家都將馬上進入到最原始、最殘酷的“性價比競爭”。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就會在某些領域發生局部反轉。
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分析實驗室,我們也能夠明顯感知到2021年客戶委托分析案例的難度是比較低的。這是產能供需關系失衡、芯片下游產業失去話語權的無奈表現,也并不是勝科納米真正的價值體現。伴隨產能緩解造成的市場反轉,性價比競爭拉開序幕,我們的市場價值也將獲得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
在半導體新項目源源不斷涌現的大背景下,技術壁壘不高的簡單芯片,很快會出現內卷,盈利能力下滑,甚至面臨生存危機。而對于一些復雜芯片,需要沉下心來至少3到5年,中國短時間內還不會有本質突破,將持續稀缺。低端芯片內卷,高端芯片稀缺,這兩種現象并存,將讓中國半導體產業在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呈現出鮮明的兩極分化態勢。
SiSC:國家出臺半導體行業扶持政策,針對于像勝科納米這樣的第三方實驗室的公司,您認為如何充分從中受益,這對貴司業務發展有何指導作用?
這個問題是我們這幾年來的一大痛點,勝科納米所從事的實際上只是半導體產業鏈分析測試第三方實驗室的角色。這個角色,既不屬于設計,又不屬于制造、封裝。我們提出的Labless商業理念,明確指出勝科納米只是“輔助研發的服務提供商”,我們絕不直接參與任何實物產品的生產。大家可以從勝科納米的企業座右銘“We Analyze For Your Success”感知到我們的商業理念。國際化、中立的商業底線,為勝科納米贏得了眾多供應商和高端客戶的認可,但也恰恰是這個不直接參與生產實物產品的特殊屬性,讓現有的政府產業政策不能給予勝科納米在研發以及項目參與中獲得太多的直接支持。
實際上,在勝科納米18年發展歷史中也從來沒有依賴過外部融資和政府補貼。我們從創業至今,自身強大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管控能力才是勝科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無論勝科納米有沒有獲得政府補貼,只要國家關注半導體行業發展,對我們都是利好。精準的產業政策,永遠是“授人以漁“。營造適合于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比直接資助企業多少錢更重要。坦白講,以今天的半導體產業熱度,但凡優秀的半導體項目都不會缺錢,而未來市場競爭的看點在于企業對資金的駕馭能力、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力、不斷筑高的技術壁壘,以及團隊的穩定性和執行力等”非資金要素“。
2020年10月,我發表了一篇《Labless的前世今生》,2021年5月被新加坡財經雜志《時代財智》5月刊轉載,這篇文章真正把第三方實驗室的底層邏輯講清楚了。Labless是將半導體全產業鏈中的“必要非核心”研發環節剝離開來,成為一個獨立全新的行業賽道,對于整個產業鏈發展都意義重大。
Labless可能成為影響半導體產業重要的運行模式,能夠解決半導體行業設備和人才短缺的痛點。順應市場發展需求,許多高科技和創新企業,他們不需要自己花大筆投資建設大型分析實驗室和測試平臺(Lab),而所有的材料分析、失效分析和可靠性分析都可以委托給勝科納米這樣的專業的第三方分析測試平臺來完成,實現無實驗室(Labless)運營。這樣企業就可以專注于他們擅長的主流研發和生產,不需要再花一大筆錢和精力投資建設內部實驗室,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享受到專業的服務。勝科納米用一家中央實驗室的創立,為成百上千家企業來提供服務,解決了大部分芯片企業在非核心研發業務上的一個共同痛點。近期我們也是剛剛獲得蘇州市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在半導體產業鏈行業定位中,我們不僅能真正把Labless商業理念底層邏輯講清楚,更能依托自身的研發實踐去推動這次有助于全產業鏈健康發展的行業分化。
我在很多場合反復強調,Labless行業分化的核心驅動力絕非分析設備產能的堆疊,而是分析測試技術的無止境迭代。假如你購買一堆設備,儲備大量產能,來等待客戶消費,我相信行業分化根本不會主動發生。過去30年中,我們熟知的Fabless行業分化,就是臺積電、臺聯電等企業在不斷追逐Intel制程能力過程中,依靠自身研發迭代不斷甩開了其客戶自己工廠的生產能力,從而倒逼行業分化。企業要做大,首先要做精,永無止境的研發迭代能力才是長期競爭力的源泉。所以勝科納米格外重視分析測試技術的研發迭代,不夸張的講,我們對于很多設備的應用開發能力都超越了設備原廠。這些年來,由勝科納米自主研發所掌握的全球領先、甚至全球首創的分析技術有數百項。
另外一點,我們所推行的行業分化理念,最后一定要用市場驗證。從歷史發展來說,行業分化的格局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中自發形成的,在人才缺口、專業技能,以及常規的市場競爭格局下,如果沒有信心把每個環節做到最優,那么只專注最擅長的細分領域,也可以成為世界級的巨頭。倒下去的,反而是那些試圖做到“大而全“的冒進者。
Fabless模式就是上世紀80年代末大量芯片設計公司在IDM模式發展到上游資源遭受嚴重擠壓時所闖出來的一條生路。到目前為止,IDM模式越來越集中在一些不依賴于先進制程、且產品生命周期較長的產品領域中,比如汽車電子、功率器件,這是市場自發的分化趨勢。而國際上尚存能夠站住腳的IDM公司,基本都是萬人規模以上。我們不排除未來五年、十年中國會誕生幾家具有代表性的IDM公司。但中國半導體人才的儲備只有三四十萬人,其實也不足以支撐太多的IDM 企業長期共存。99%的企業最終還是要走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路線,回歸行業分化的格局中。
就技術迭代層面來說,IDM公司必須將設計、制造、封裝三個環節齊頭并進。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瑕疵,下一代產品就以失敗告終。從集團公司的角度來看,也不會允許任何環節出現技術迭代失配而影響整個產品項目的迭代。一旦失配,行業還是會隨時分化。從第三方分析服務角度,市場需要像勝科納米這樣的更專業中立機構,來輔佐整個半導體行業的進步。Labless驅動行業分化也將成為歷史必然。
SiSC:像勝科納米Labless的模式,是否合適于在半導體行業,類似“綜合性醫院”數字信息化平臺的操作?您又是怎么來去看待的呢?
勝科納米作為一家獨立的第三方分析診斷與輔助研發實驗室,其工作就像芯片醫生一樣,要確保用戶產品的安全有效。在2004年企業初創的三年,整個公司只有我一個人,所使用的儀器設備也是租借的,我常戲稱自己是個連手術刀都是租來的“赤腳醫生”。從2007年到2011年,我們在新加坡快速發展,于是有了新加坡和東南亞最大的第三方半導體分析測試商業實驗室。從市場行業特征來看,新加坡的半導體行業的先進程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市場行業天花板不高,所以我們的專業度、專業技能做到極致,但在規模上卻沒辦法做到。所以,這段時間內,我打造的是一個技術卓越的芯片疑難雜癥“專科診所”。
緊接著,2012年我回到中國,2016年開始建設蘇州實驗室,后來又經過四五年的發展,我們把蘇州勝科納米做成了在半導體失效分析和材料表征領域里面國內最高端、也最具規模的獨立第三方實驗室。真正把一家“??圃\所”打造成了一家綜合性醫院。去年年底,我們剛投產了南京、福建,并且都實現了標準化復制。
我們南京和福建實驗室現在已經處在了量產化爬坡期的中后段。我相信這兩家子公司在今明兩年都會對集團的營收增長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我們作為第三方分析實驗室,會同步進行其他區域子公司的布局,比如廣東省、華北地區,都將會有考量和布局,我們在能力范圍內不斷加大投入,同時對整個市場發展趨勢理性判斷,并對市場規律充滿敬畏感。
勝科納米在新加坡、蘇州、南京、福建等地有超過十個大型實驗室的建設經驗。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我們只有潛下心來做到真正的標準化,才能夠實現可復制。經過六年的時間,勝科納米獨立開發出一套專業的生產管理系統,集成固化了公司運營多年所總結出的專業半導體分析實驗室的定制化流程服務,從應用層面已經遠超普通商用版生產管理系統。2021年我們在建設速度上也創造了兩個奇跡,勝科南京實驗室,從公司注冊、選址、毛坯場地裝修、設備安裝調試、到全面投產只用了七個多月時間,中間還經歷了一場南京疫情。勝科福建則只用了四個半月時間。兩地同時開工建設,也都創造并不斷刷新半導體分析實驗室建設速度的紀錄,除了有當地政府的大力配合和支持,更是勝科納米團隊強大執行力的表現,也是我們多年積淀的標準化成果的完美應用。
最近我也收到了業界廠內實驗室(In-House Lab)一些朋友對勝科納米非常正面的評價:勝科納米可以在兩三年的時間,培養出來一大批非常有經驗的工程師。這個受益于我們中立的第三方地位,可以接觸到更為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實戰案例。我認為一個??漆t生,如果變成了私人醫生,只看某個人的病,技能就會退化。然而技術一定是不進則退,更不談迭代、升級。
特殊的行業地位,和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使得勝科納米可以持續不斷的實現自我迭代。而出色的分析實驗室扮演的是“醫生”角色,又可以極大加速客戶產品研發進度,保障生產工藝穩定,協助他們在產品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快速找到根因,并給出技術迭代方向。這種自我迭代和助人迭代相輔相成、完美結合,正是整個半導體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
關于我們
《半導體芯科技》(Silicon Semiconductor China, SiSC)是面向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專業媒體,已獲得全球知名雜志《Silicon Semiconductor》的獨家授權;這本雜志針對中國半導體市場特點遴選相關優秀文章翻譯,并匯集編輯征稿、國內外半導體行業新聞、深度分析和權威評論、產品聚焦等多方面內容。由雅時國際商訊(ACT International)以簡體中文出版、雙月刊發行一年6期。每期紙質書12,034冊,電紙書發行25,039,內容覆蓋半導體制造工藝技術、封裝、設備、材料、測試、MEMS、IC設計、制造等。每年主辦線上/線下 CHIP China晶芯研討會,搭建業界技術的有效交流平臺。獨立運營相關網站。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65瀏覽量
424854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527瀏覽量
219905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8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