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信號控制以及驅動時,為了加快控制速度,經常要使用推挽電路。如下圖所示,推挽電路可以由兩種結構組成:分別是上P下N,以及上N下P。
經常遇到的推挽電路是第一種,為什么不選擇使用第二種?
第二種是上P下N型,這樣的管子在實際中用起來,理論中比上N下P型更有優勢呀。關于PNP與NPN三極管的區別:PNP與NPN兩種三極管使用方法。 本文就來捋一捋這個小問題。
先來看看上N下P型,從該原理圖可以知道,其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相位是相同的,即輸入時高。輸出就是高。但是根據N管的工作特點——N管的輸出電壓幅值=Vb=0.7V,所以改模型的輸出幅值會受到輸出信號的限制。所以這對輸入信號的幅值要求比較苛刻,否則可能會導致后級的高電平信號不夠高。
其輸出的效果圖如上圖所示,可能細心的人會發現,當輸入信號的高電平低于電源電壓時,這意味著上N管的CE節將會承受較高的電壓。這也就意味著上管將有著發熱壞的風險。
這個結論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但實際中,當推挽電路在做信號控制時,其中流過的電流并不會很大,所以這種情況下,上管也不容易壞。但是如果推挽電路用于驅動負載時,則此時的管子會流過大電流,此時若輸入信號幅度較低,則上管的發熱量真的會很嚴重。當然,當輸入信號的低電平高于參考電壓時,下P管也會存在同樣的問題。
對于上P下N的模型,從原理圖可以知道,該模型的輸出與輸出是反相的。即當輸入為高時,輸出則為低。
而實際的應用電路中,我們可以將其與上N下P模型進行對比。對比之后可以發現,上P下N模型的三極管基極會串了一個電阻,但是上N下P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其省略。上P下N模型中要加這兩個電阻的原因是為了將上P管與下N管進行信號隔離。假如不進行信號隔離,從原理圖中可以知道,上P管的信號其實是會影響下N管的。
從以上電路中可以知道,當P管導通時,其信號會流經N管,這時就會導致P、N管的串通問題。所以該電阻不能省。可能很多人覺得,加兩個電阻沒什么,但是如果放在實際生產中,假如一個電阻的價格為0.1分,則生產一千萬個產品則意味著“因為這兩個電阻,成本將直接地上升一萬元。” 另外,我們往往以為加了一個電阻之后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并不是。盡管加了電阻,我們還要嚴格保證輸入端要一直有信號且其信號的幅值足夠高,否則一樣會導致串通問題。
但是,即使能夠保證控制信號的幅值足夠高,但是當信號在進行“高——低”轉換的時候,其中必會經過一個信號的轉換區間,這說明,在信號進行跳變時,依舊會存在串通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控制信號的壓擺率遠遠大于三極管的導通時間(即在保證三極管還沒做出開關反應時,控制信號就已經完成了信號轉換,以避免串通現象)。
大家可以去查查通用三極管的開關時間,查完之后你或許就會發現,上P下N型推挽電路的要求未免也太苛刻了吧。 綜上所述,我們在實際的應用中往往會選擇上N下P型。
下文總結了兩種模型的特點供大家參考。
上N下P模型輸出與輸入關系
相位關系:同相;
信號幅值關系:輸出的幅值受到輸出幅值的限制,輸出幅值=輸入幅值-0.7V(忽略P管的導通壓降)
注意事項:
當輸入信號的高電平低于電源電壓時,上N管可能會發熱嚴重;當輸入信號的低電平高于參考電壓時,下P管可能會發熱嚴重
上P下N模型輸出與輸入關系
相位關系:反相;
信號幅值關系:當滿足三極管的飽和導通條件時,輸入與輸出的關系不大;
注意事項:
1、兩個三極管的基極需要串聯一個電阻;
2、輸入端需要一直存在控制信號,且控制信號的幅度要保證兩三極管不會串通;3、控制信號的壓擺率要遠大于三極管的開關速度,以防止在電平轉換時出現串通現象。
當然,上P下N模型只是在柵極型(即三極管模型)中才會存在如此多的缺點,在場效應管(MOS管)中還是很受歡迎的:梳理清楚推挽、開漏、OC、OD。具體原因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了解。
原文標題:兩種三極管結構的推挽電路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STM32嵌入式開發】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三極管
+關注
關注
143文章
3612瀏覽量
122001 -
控制
+關注
關注
4文章
1011瀏覽量
122676 -
推挽電路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13瀏覽量
37983
原文標題:兩種三極管結構的推挽電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c-stm32,微信公眾號:STM32嵌入式開發】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