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華為在心聲社區公開了一則由任正非簽發的《專利許可業務匯報》會議紀要,而這份文件,也透露了華為對于知識產權的看法,以及如何建立科學合理的知識產權價值觀,幫助公司可持續、有質量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紀要中提到,華為要構建合理的價格基準,讓產業界公平合理的使用華為的專利技術,在獲得適當研發回報的同時,也有利于華為在國際社會奠定創新者形象。因此專利費用不能要得太低,要得低了,會遏制整個社會的創新。
圖源:華為
華為如何看待知識產權
作為國內研發投入最高,全球排名第二,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公司,華為也因此攢下了大量知識產權。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達到4.5萬余族(超過11萬件),成為全球最大的專利權人之一。
歐洲專利廳(EPO)也在近期發布了《2021專利指數》報告,顯示華為去年向EPO共申請專利達3544項,超越三星,成為向EPO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
問題來了,握有如此多專利的華為是如何做到的?華為又是怎么看待知識產權的?
從華為發布的《專利許可業務匯報》會議紀要可以一窺端倪,華為認為,專利制度的本質是激勵創新,促進技術公開并被業界公平廣泛地使用,從而推動產業繁榮和社會進步。
為此,華為建立了一套科學合理的知識產權價值觀,第一,要持續保護好研究創新成果,在全球范圍內積極構建高價值專利包;第二,繼續發揮專利保護公司全球業務安全的作用;第三,通過合理收費奠定華為創新者形象;第四,通過構建合作伙伴,精選專利池、專利運營公司開展合作。
圖源:華為
過去,華為的知識產權是為了自我防衛,保證業務的安全性,如今通過多年的研發投入,已經擁有了海量的專利積累。不過對于專利費用的收取,華為有自己的見解。
紀要顯示,華為認為專利收費不能為了收費而收費,同時也不能要得太低,如果過低則會遏制整個社會的創新,沒人愿意再投入研發,并且會形成事實壟斷,這樣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
為何要收取不低的專利費用,華為方面解釋稱,主要是因為投入費用研發都希望獲得更多的回報,同時失敗的費用也會包含在成本當中,這樣大家才會愿意持續投入深度研發,形成正向循環。
并且華為要求不要侵犯別人的專利,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要基于可獲得的許可及基于專利規則來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產品來,不要不理解人家已有的創新而埋頭苦干,也不要繞路產生更多的消耗。
過去的知識產權,大多指的是專利,并且是以標準相關的專利為主。如今,許多研究創新成果已經不適合通過專利公開,更適合采用技術秘密的形式進行保護,如材料配方、內部核心算法、制程工藝等,這就要求制定新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
并且華為提到,知識產權體系要有戰略思維,根據業務特點,綜合運用好專利保護、技術秘密等知識產權保護與授權機制,系統保護好我們構建公共標準、事實標準、開源和開放生態的研究創新成果。
以此來看,華為是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積累自身的知識產權,并依靠這些知識產權,來帶動業務的發展。不僅尊重自己知識產權的積累,同時尊重其他人或企業的知識產權,學會在其他人的專利之上做創新,而不是重復造輪子。
半導體知識產權的小故事
要理解華為如此重視知識產權原因,就需要了解過去的中國半導體市場。由于發展迅猛,導致許多政策還未完善,國內半導體市場長時間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
從知識產權角度來看,國內市場起步較晚,盡管這讓國內企業在許多領域得以快速切入,比如PMIC、MCU、MOS等,但專利的缺失,也讓這些行業中的玩家向中高端進發變得異常艱難。
以國內一家專注于模擬和混合信號集成電路設計的企業晶豐明源為例,這是一家在通用LED照明、高性能燈具和智能照明驅動芯片技術和市場均處于領先水平的公司,但據其創始人胡黎強在某次活動上所言,晶豐明源如今成為國內技術領先的企業,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迫不得已。
在過去,國內的半導體模擬器件市場非常混亂,通常是哪家企業作出了優秀的模擬半導體產品,馬上就會有許多家企業跟進,然后通過更低的價格來讓前者出局。
因此許多自主研發的企業不得已只能不斷地改進自己的設計方案,甚至每周都會推出新的產品方案來進行選擇,為的就是維持自己產品的技術領先優勢。晶豐明源就是如此,通過不斷的創新,讓那些抄的沒有創新的快。
幸運的是他們一直保持著行業領先,并成功上市,但更多的企業,因為市場的混亂而湮滅在歷史長河當中。
同時,知識產權也能夠幫助企業起死回生。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廠商大批進入到DRAM市場,將許多美國存儲公司擠出了這一市場,而美光在當時進行著256K DRAM的研發,需要大量資金。看到日本企業的成功,如三星、現代等韓國企業,也開始下重資進入到DRAM產業中。
美光256K DRAM芯片(圖源:美光)
面對日本企業的攻勢,缺少資金的美光將64K DRAM產品技術授權給了三星,這也成為三星進入到DRAM產業的重要契機。美光也依靠這筆專利授權費用,成功地度過了低谷期。如今三星、美光都已經是全球知名的存儲巨頭。
可見,對企業而言,知識產權不僅代表著企業的技術水平,同時也能夠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以華為為例,在其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中就顯示,凈利潤中包含了一筆高達6億美元的專利費用,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丁建新透露,預計2019-2021三年的知識產權收入在12億-13億美元之間。在消費者業務受到打擊的當下,專利費用將為企業帶來穩定的利潤。
寫在最后
早在2020年華為召開的創新和知識產權白皮書發布會上,便已經明確表示,從2021年開始將正式實施5G專利許可收費計劃。此次公開的《專利許可業務匯報》,也顯示出華為對于專利的態度,即尊重專利,也尊重專利獲得的利潤,不會為了收費而收費,同時也不會將專利費收得太低。
國內從80年代開始便在知識產權方面進行構建,但專利侵權的取證非常艱難。低價甚至免費使用國內專利成為業界的慣例,而已高通為代表的國外大廠,卻一直收取著昂貴的專利費用,并且以專利侵權為由,阻礙國內企業的創新。在他們大賺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國內專利的盜用與濫用。
華為此次明確了自己對專利的態度,并且也從專利上獲得了不小的收益,證明了國產專利也能有利可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國產專利的發展,鼓勵企業的創新。或許想要徹底改變市場很難,但至少華為先邁出了這一步。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11瀏覽量
251506 -
任正非
+關注
關注
6文章
271瀏覽量
31053 -
專利費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23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