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效仿特斯拉,走低成本純視覺自動駕駛路線
4月7日,日本豐田汽車工業公司旗下負責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子公司Woven Planet表示,豐田打算在其自動駕駛系統開發中采用攝像頭而非激光雷達收集數據,走美國特斯拉公司自動駕駛技術路線。
Anson點評:在自動駕駛領域,傳感器是獲取車輛周圍環境信息的關鍵。現階段的自動駕駛主要分為兩大派系,一個是激光雷達,另一個是純視覺算法。
從傳感器的性能上來看,激光雷達具有更強的環境感知能力,尤其是在城市復雜的駕駛環境中,激光雷達的性能十分優越,能夠進行精確的輪廓測量、角度測量、以及障礙物掃描等。激光雷達與其他傳感器的融合已經成為 L3/4 級自動駕駛的核心標配。但現階段激光雷達的缺點就是貴,無法實現大批量裝配。
純視覺自動駕駛路線能夠通過高幀率、高分辨率的攝像頭獲取周圍環境的信息,同時與視覺算法的配合能夠精準地做出路人行為判斷、車道紅綠燈信號判斷等高難度任務,不過這將會給視覺感知系統造成巨大的算力壓力,并且在條件惡劣的工作環境下視覺感知能力會大打折扣,但純視覺路線的優勢在于成本低、技術成熟,不會與激光雷達一樣因為產量低,而延遲汽車交付時間。
依個人觀點而言,豐田效仿特斯拉走純視覺自動駕駛路線,有可能是現階段的激光雷達技術還不夠成熟、年產量低,會嚴重影響整車的交付時間,影響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可能妥妥的就是為了省錢,畢竟攝像頭的成本比激光雷達低90%左右,加上豐田汽車年出貨量高的優勢,可以通過汽車組網的方式獲取海量的環境信息,提高視覺感知能力。
特斯拉召回,疑是SiC MOSFET一致性問題所致
近日,特斯拉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2022年4月7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月11日至2022年1月25日期間的部分進口及國產Model 3電動汽車,共計127785輛(其中進口Model 3汽車34207輛,國產Model 3汽車93578輛)。目前特斯拉給出的解決辦法是OTA升級。
Kevin點評:特斯拉在公告中解釋召回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車輛的后電機逆變器功率半導體元件可能存在微小的制造差異,部分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元器件制造差異可能會導致后逆變器發生故障,造成逆變器不能正常控制電流。后果是可能會導致車輛無法啟動,或者在行駛時失去動力。
根據特斯拉的公告可以推測大概率是SiC器件出了問題,因為SiC電驅對應的是續航版本,該車的配置是前驅為IGBT,后驅使用是是SiC MOSFET,而公告明確指出是后電機逆變器功率半導體元件。
有業內人士估計可能是SiC單管的一致性問題導致的,但不確定到底是襯底,還是封裝導致的。有人更傾向于是因為襯底的一致性問題造成了特定參數的漂移,從而導致了一致性的差異。
受限于目前SiC產能的不足,特斯拉目前給出的解決方案還是跟之前召回的汽車一樣都是OTA升級優化。但到底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目前還未可知。或許未來產能緩過來了,還是會進行更換吧。
此次特斯拉召回對汽車行業和SiC行業有什么影響呢?估計此次事件之后,國內新能源汽車廠商對SiC器件上車的態度會更加謹慎,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催促SiC廠商趕緊把器件造出來上車再說。記得以前有位SiC的從業人員對小編表示,汽車廠商對SiC產品上車的急迫心情比他們還緊迫,巴不得他們兩個月就能把芯片造出來。
總的來說,此次事件應該是SiC器件在汽車上大規模產業化過程中遭遇的一次挫折,但SiC上車是大勢所趨,未來應該還是會繼續推進的。
云從科技科創板IPO獲批
日前,證監會披露,同意云從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注冊申請。今年以來,已有不少AI企業上市,商湯科技、創新奇智登陸港股、格靈深瞳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Carol點評:云從科技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與大多數AI企業一樣,云從也面臨虧損難題,2018年、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4.84億元、8.07億元、7.55億元,扣非后凈虧損分別為2.1億元、4.64億元、6.77億元。
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5.70%,凈虧損3.2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2.86億元擴大13.14%,扣非后凈虧則為2.9億元。
這是云從接下來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云從科技主要布局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等四大領域,并在不同領域所有成效。
根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智慧金融領域,云從科技客戶已超過100家,包括中行、農行、建行、交行、海通證券等;在智慧治理領域,云從科技產品及技術已服務于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政法、學校、景區。
過去幾年,云從科技資產負債率在下降,從2018年的49.03%,下降至2019年的20.63%,2020年達18.12%。這是好的信號,云從科技也明確了扭虧為盈的目標,預計在2025年。如果能夠如期實現這個目標,這將會給AI企業帶來正向積極的影響。
哪吒U·智上市,采用地平線征程3芯片
4月6日,哪吒汽車全新車型哪吒U·智正式上市,該新車的定位是“超長續航智能純電SUV”。值得一提的是,其打造的全新L2.5+智能駕駛(5R5V)采用了地平線征程3高性能車規級AI芯片。這也是地平線和哪吒汽車合作的首款量產車型。
Felix點評: 在英偉達GTC 2022大會上,英偉達宣布即將投產自動駕駛芯片Orin,并發布基于Atlan芯片的自動駕駛平臺DRIVE Hyperion 9。目前,包括理想、小鵬、威馬和智己等造車新勢力,以及已經宣布將于2023年開始使用Hyperion 9平臺和Orin芯片的比亞迪,英偉達在國內擁有一個龐大的汽車朋友圈。再考慮到英偉達領先的算力,我們不得不為國內的自動駕駛芯片公司捏把汗。對于地平線和黑芝麻智能等公司而言,同行有英偉達在前面打壓,后面還有車廠自研自動駕駛芯片的威脅。地平線創始人余凱的想法可謂非常大膽,開放BPU IP授權,提供軟件工具包、芯片參考設計以及技術支持,助力部分車企開發自研芯片。兩條腿走路,也就有了雙保險,但成功的關鍵還是在于車企的認可。隨著英偉達在大算力芯片領域節奏加快,國產自動駕駛芯片廠商的窗口期明顯縮短了,接下來就是生死時速。
交付期再次延長,部分半導體設備要等近2年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關鍵的半導體制造設備恐得等待一年半甚至更久才能交貨,因為前所未見的零件短缺及供應鏈吃緊問題,重創了芯片設備產業。
多位消息人士跟日經亞洲評論提到,應用材料、科磊、科林、ASML等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都警告客戶,部分關鍵機臺必須等待最多18個月,因為從鏡頭、閥門和泵到微控制器、工程塑料和電子模塊等零件全都缺。
Monika點評:半導體設備交期再延長對產能緊張的半導體供應鏈無疑是個壞消息。位于半導體最上游的半導體設備直接決定了芯片代工廠的產能,是關鍵環節。在疫情之前,交貨期在半年之內,2021年由于疫情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交貨期最長需要一年。目前,已知的公開消息中,科林、應用材料、ASML等半導體設備制造商的部分設備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才能到位,而科磊的相關設備需要20個月以上。
從近年的趨勢來看,元器件短缺一時間恐難以緩解。上游設備尚未到位,代工廠超負荷運轉,這樣的現象或許還持續四個季度。由于上游元器件產能跟不上需求,將引起連鎖反應,相應的消費市場下降預期需求指數。例如智能手機,在2021年,由于AP等關鍵元器件短缺,影響了三星、OV等品牌的智能手機ODM出貨。如今,半導體設備交付周期再延長,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或許會一步步顯現。
-
豐田
+關注
關注
6文章
781瀏覽量
40921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11瀏覽量
126546 -
云從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70瀏覽量
96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