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市場機制的逐步完善,人們對市場的有序化、公平、公正競爭環境優化的訴求越來越強烈。深圳的崛起,各個新一線城市的興起,無數企業用腳投票,站在了營商環境最為開放和公平的城市。
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差異,也在城市發展與改革的進程中逐年沉積。在全國的大市場中,城市與城市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發展也參差不齊。尤其是在地方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的舉措成為企業選擇占位的關鍵。
市場利益的主體,企業、投資人、消費者、行業組織等之間的關系趨于共贏,但對要稅收、要政績的政府來說,一些外來市場利益的主體跟地方政府本地資源的產業優勢可能產生利益沖突。地方政府作為各方利益主要的協調者和掌控者,會更加注重依照本地資源產業與結構去決定內外市場主體的傾斜。
狹隘頑固的地方保護主義與經濟市場發展的需求趨勢,矛盾沖突日益凸顯。在整個大的市場競爭中,多數落后的區域、城市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對于企業,往小了說影響其正常的經營,往大了說阻礙了整個市場經濟的有序活動,破壞市場競爭秩序和市場經濟體系的建設。地方保護主義的區域封鎖,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生存了多年。
沉疴頑疾
從市場與經濟開始野蠻生長的時期開始,區域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一些跨省貿易、生產運輸、資金、技術和人員流動等障礙開始誕生。一山又一山的保護重重包裹住區域經濟體,外來的競爭主體被各種排外的條例政策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以前,地方政府趨向于價高利大的企業,比如煙酒廠,因為這些企業可以給政府帶來豐厚的利稅。對于地方居民來說,雖然辦煙酒的企業多,但在當地的選擇很有限,消費的也多是以地方煙酒的品牌為主,外地的煙酒渠道被生生阻擋在外面,本地的消費十分有限。
在農資產品方面,本地的農民也多消費的是本地的化肥、種子之類的產品。哪怕僅僅是隔著幾公里的路途,只要跨著不同的區域,同樣的產品在地方保護的政策之下,產品的價格差距也比較大,這限制了用戶的消費。對渠道的保護政策,讓許多的企業對外競爭時,沒有優勢。大家在同樣的束縛中,只在本地的市場中翻騰,躍不出大的水花。
這樣的局面現在雖然看不到了,但區域保護的政策又在以新的形態耍同樣的舊花招。雖然不是明顯的紅頭文件,但也會暗搓搓搞一些技術壁壘之類的政策障礙,限制銷售的渠道、品類等,最為明顯的案例當屬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因為與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掛鉤,新能源汽車是近幾年制造業最為火熱的領域。政府的補貼與產業趨勢、稅收優惠等,讓新能源汽車增長爆發,地方保護政策也隨之而生。雖然國家已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產品及技術標準有明確規定,但地方還是會設立自己的產品技術標準,偏袒本地汽車品牌。
例如一些城市會額外以本地車企的技術標準來設定補貼規則,汽車行業內人士熟悉的額外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例子就是典型。一般的混合動力汽車并不在國家規定的新能源汽車范圍內,但廣州曾偏向其本地的廣汽豐田并對其進行了補貼,而區別不大的其他車企品牌一汽豐田等則被排除在外。一些地方為了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也會要求其自建充電樁,增加了外地企業獲得補貼的隱形成本。
回看這些年地方政府的舉措,總結這些地方設置的區域障礙,主要就是設置一些政策壁壘或者“技術壁壘”,細致限定一些產品的銷售渠道、種類、數量等,重復檢測等,通過這些非常規的方式限制外地企業的競爭或者運營。
市場“有形手”的隱形手段
對于在市場中設置明顯的政策限定早已過時,地方政府已經升級換代,國家在不斷出臺政策去打擊地方保護的限制。雖然明目張膽的限制少了,但暗戳戳的地方保護主義無法消失。
究其根本原因,稅收是地方政府的政績KPI。地方政府選擇制定優勢條例或小政策支持本地的企業,除了扶持增收、增加就業外,也希望把各種優惠留給本地的企業擴大效益貢獻稅收。本地企業與政府的利益高度一致,這種地方保護的苗頭無法被連根拔除。
尤其在經濟大環境變差的當下,外有貿易戰、科技戰的封鎖,內有疫情的不斷阻撓,地方政府的KPI更加難完成。一些地方借防疫之名,限制跨省物流運輸,在高速路上層層設卡。有些貨車司機被困在了高速上,直到耗盡燃油也沒有能夠讓他順利下高速的卡口,這樣的方式對統一的物流體系、供應鏈體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近日,成都一項2億元的訂單被本地的一家云服企業拿下,云服行業一片嘩然。即使阿里云這種大廠同場競標,但其仍被以未通過有效性、完善性和響應程度的審查拒之門外。詭譎的是,這個事件是在最新的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背景下發生的。一面是發改委政策的呼吁,一面是地方政府的偏袒保護。
無論是挖掘地方企業背后的站臺股東,還是搞清楚是什么樣的利益抱團,都沒什么大的意義。哪怕背后沒有什么地方國資的投資,地方政府為稅收選擇本地企業,也是個概率比較高的事件。哪怕本地企業沒有什么技術能力,高額的訂單層層外包給市場內的頭部廠商,這樣的結果也是地方市場的企業與政府的共贏。所以地方保護主義總會找到各種由頭來拒絕外界市場對本地市場的擠壓。
盡管在政策方面不好直接操縱,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地方、區域政府也會選擇隱形的操作,比如通過各種重復的檢測干涉經營,要么就是讓企業在本地設立分公司,各類測試平臺建設等,滿足政府的稅收需求。
在雙碳戰略背景下,氫能市場的發展備受關注。最近一些企業反映,在地方發展業務時仍會遇到不少障礙。比如,氫燃料車補貼政策出臺后,各地發展氫能熱情高漲,但呼聲下卻是以稅收換產能,要求獲補企業須在當地設廠。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我們看到的大企業到處開分公司、設分廠的原因就源于此。
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關鍵,開放、公平是創新與流動的保障,閉塞的死水里面養不出大魚。我們可能都聽過投資不過山海關這句話,地方保護主義的盛行,甚至是掠奪,讓許多經濟主體都避而遠之。市場里這個有形的手肆意干涉,拿捏著企業的命脈,阻礙了企業健康的流動,限制了經濟、科技的長遠進步和發展。
擺在企業面前的這個隱形的頑疾如何破除,如何構建企業正常流動、健康生長的空間,是市場各方主體的挑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都在不斷地出臺和補充中。
破除地方保護藩籬
地方政府“有形的手”越俎代庖,甚至繞開或無視市場的規則去替代市場的功能,給經濟的流動和發展帶來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對于這些有形手的阻斷,一些新的政策對政府的目標和行為方式作出調整,來破解這個沉疴頑疾。
4月10日出臺的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在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方面比較有針對性。建立統一的大市場意味著,國家明確了統一的基調,志在打通經濟內循環的卡點。
促進商品要素等的流通暢通,促成公平競爭、高效規范、開放等都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關鍵詞。具體的統一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的藩籬,措施包括:
1.統一市場的基礎制度規則,實現市場的監管的公平統一。對于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政策的決心力度大,開始對各類歧視外地企業、外資企業的政策清除,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的隱形手段。
2.資本市場積極開放,鼓勵發展薄弱地區聚集資金發展。我們知道國內主要發達的經濟體集中在東部長三角地區、大灣區等,而中西部和北方地區較為薄弱。可以鼓勵資本市場去建設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通過資本市場的改革,可以促進金融服務業的發展,讓許多中西部企業也能到深交所、上交所和北交所上市,帶動當地的產業發展。
3.發布限制地方政府特色管理清單,建立統一全國“一張清單”制度模式。對于各地區、各部門自行發布的具有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統一大市場的政策中對其專門強調規范,嚴禁各組織的自行發布。同時會清除掉以前存在的妨礙平等準入和退出的規定做法。
4.培育統一的數據、技術市場,應對大廠、平臺數據、技術等優勢的壟斷等。我們知道一些大廠依賴自身的數據優勢與地方小企業競爭,是降維打擊。政策明確表示,會破除平臺壟斷問題,禁止其利用算法、技術、數據等優勢限制競爭,構建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完善知識產權評估與交易機制,推動各地技術交易市場互聯互通。
這些措施針對的是長期存在的地方保護藩籬,對于營商環境政策與立法徹底的肅清,也會給許多科技企業帶來轉機。
在大環境越來越艱難和復雜的狀態下,拉動內需以及擴大內需是經濟發展重要方式,地方保護主義顯性和隱性的壁壘顯然是成為阻礙的主要因素。面對經濟發展過程中這個影響所有企業的攔路虎,過去的好日子不會再有。雖然落地實施的過程會比較艱難,但政策的指向和全國發展戰略的統一,讓這些壁壘破除指日可待。
許多讀者會擔心,畢竟地方企業的稅收和提供的就業養育了地方的百姓。全面開放意味著全面競爭,對于中西部地區,沒有競爭的優勢是事實。地方的百姓、企業如何過活?
中國的地域廣闊,每個地區都有不一樣的經濟分工,中西部沒有經濟與科技產業的競爭優勢,可以發展旅游業、資源行業、農業等。東數西算、雙碳背景下的能源行業趨勢等,都是中西部地區未來的發展優勢。
通過合理的產業規劃,這些獨特的優勢也會發揮效能。如果采用地方競爭、地方保護主義等方式,發展不會長久的一些商業,會造成效率與成本的損失。長遠來看,也會被冠上一些“投資不過XX關”的帽子,對于地方經濟來說,更是走入了死胡同。
建立和打通全國的經濟與市場發展,需要地方審視和打磨自身的優勢,少作妖。多大的腳就穿多大的鞋,尊重客觀事實、尊重科學與規則,才是長遠發展與長久延續之道。
-
科技
+關注
關注
3文章
1595瀏覽量
330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