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很多人都曾想象過這樣的場景:人類隨意在一塊屏幕、一個軟件甚至腦電波中,描畫出自己想要的汽車模樣,然后車企就能在現實中還原制造出獨一無二的新車。
今天,汽車研發還是一件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時間的工作。但這個在數字空間中定義汽車的夢,已經悄然蘇醒。這需要歸功于軟件定義汽車時代的到來。
慕尼黑技術大學信息學名譽教授、汽車軟件專家Manfred Broy認為,軟件將改變汽車的設計、工藝、生產和運維方式,未來產品可以隨時在賽博空間迭代優化。
伴隨著車聯網、人工智能、生物識別、5G等新興技術與汽車制造產業的結合,軟件已經是汽車的大腦和靈魂。還記得數字化浪潮剛剛崛起時,就有主機廠明確提出,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對于傳統車企來說,要適應“軟件定義汽車”的變化,軟件開發能力顯得格外重要。然而以硬件制造為傳統優勢的主機廠,在軟件開發上又天然存在不適配的情況。
根據咨詢公司麥肯錫的預測,未來十年內,軟件的復雜性可能還會再增加三倍,汽車制造商要努力縮小“開發能力與生產能力之間的鴻溝”。
而低代碼開發,就成為縮小鴻溝、強魂壯體的一座橋梁。通過低代碼平臺,車企無需編碼或通過少量代碼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序,不僅提升了開發效率,也允許不懂代碼的人員參與應用開發。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軟件定義汽車時代,低代碼給車企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可能。
車企數字化,需要一座彩虹橋
如前所說,“軟件定義汽車”意味著軟件在車輛中扮演的角色逐步放大,但并不代表汽車制造商不再重要。畢竟軟件賦能的作用再強大,也離不開物理設備的載體,而伴隨著主機廠數字化的推進,憑借在數據、機械、安全等方面的積累和底蘊,軟件開發能力一旦補全,能夠更好地實現汽車軀體與靈魂的“身心合一”。
古印度哲學家認為,人的肉體和靈魂是連結在一起的,它們是同一個彩虹階梯的兩端。而縱觀國際上領先的工業制造企業,比如空客、GE、洛克希德·馬丁等,都在不斷推行工業軟件化,洛·馬每年所編寫的軟件代碼數量甚至超過了微軟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公司。
對于汽車公司來說,好的低代碼平臺恰如一座彩虹橋,讓新技術的引入更簡單,從而將軀體(硬件)和靈魂(軟件)連結在一起。
簡單來說,低代碼平臺能夠幫助車企,解決在軟件定義時代遇到的三種不適配。
1.人員規模與代碼規模的不適配。
軟件定義汽車,每增加一項功能,就意味著需要額外的傳感器、ECU及相應的軟件,使得汽車的軟件類別、代碼行數快速增長。十年前,只有高端汽車才能執行1億多行代碼,而現在一輛普通汽車就有1.5億行代碼。與龐大的代碼規模相比,汽車企業的開發人員往往是有限的,尤其傳統編程專業性要求高,聘請到合適且優秀的軟件專業人才并不容易,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開發需求。
2.業務需求與開發效率的不適配。
車企數字化,不僅帶來了汽車相關的軟件開發需求,還包括企業內部生產、組織、管理、營銷流程的數字化再造,業務軟件種類繁多,要求觸達越來越多的業務觸點。與此同時,汽車企業的軟件開發效率卻幾乎沒有提高,軟件交付周期太長,各個系統協作困難。這個問題不解決,車企很難在數字化時代構建起核心競爭力。
3.傳統制造與開發敏捷性的不適配。
軟件和硬件的開發周期也是有很大差異的,定期迭代、小步快跑是軟件開發的特點,要求車企向數碼產品的產品開發周期靠攏。
而傳統的汽車工業軟件,后續迭代更新相對遲滯。更敏捷的業務訴求、更短的軟件研發周期,已經成為汽車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方向。
可以說,汽車企業已經“苦開發久矣”。奧迪AG前研發主管兼董事會成員Peter Mertens甚至建議德國的汽車公司,解雇所有不會軟件編程的高管,因為“這將決定他們的公司能否在現有結構中生存下去”。在現實中,已經有車企開始消減傳統崗位,增加電子和軟件研發部門的崗位。
可以看到,提升軟件開發的效率和體驗,已經成為汽車廠商的當務之急。中國有句俗話叫“反者道之動”,挑戰中必定孕育機遇。分析機構Forrester Research發布的研究報告《The State of Low-Code Platforms In China(中國低代碼平臺現狀)》中也提到,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58%的決策者正在采用低代碼工具進行軟件構建,另有16%的決策者計劃采用低代碼。
面對“軟件定義一切”的時代挑戰,車企開啟數字化轉型,并嘗試用低代碼開發,鋪就一條通往未來的彩虹橋。
向數字化飛馳:車企的低代碼實踐
在汽車行業大變局下,許多車企開始向汽車“新四化”轉型,而數字化的前提,就是將軟件能力打造為核心競爭力。
數字化轉型實踐,需要解開軟件開發的重要命題。
命題一:軟件定義汽車,如何定義軟件?
車企的數字化轉型,究竟需要怎樣的軟件,公認的答案是:安全、領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的軟件安全,直接關乎駕駛安全、信息數據安全和國家產業戰略,基礎平臺也必須自主可控。同時要能夠滿足高效開發、敏捷迭代、零門檻上手等諸多現實需求。因此,由華為全棧自主研發,封裝了華為云技術、AI能力的零門檻低代碼平臺AppCube,走進了許多車企的視野。
基于華為云應用魔方AppCube展開低代碼開發實踐,有車企已經在軟件開發效率上獲得了極大地提升。一方面,提高生產力。在低碼平臺之上構建基于車企業務的開發工具,通過可視化、模塊配置化,實現“全員自助式開發”,讓更多員工能夠上手開發,大大增強了軟件生產力。
另一方面,降低開發成本。通過資產庫、自動化等手段,減少重復、費時的開發工作,新的業務產生時,能夠從AppCube積累的大量數字化業務資產庫中,直接選擇合適的系統或功能進行匹配使用,無需重新開發。就算要開發,也可以在云上調用數據模型,實現自動程序構建、自動代碼編寫優化。
降本增效,車企的軟件開發效率就這樣被持續拉升。有的基于華為云AppCube,開發智慧黨建數字化系統時,僅用9天完成主體功能開發,一個月時間順利上線了PC端和移動端,這種開發進度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
命題二:業務場景全面數字化,軟件如何設計?
如果軟件程序不能為業務所用、支持業務數字化,那么不管低代碼還是零代碼,都是開發了個寂寞。車企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多個特定業務場景都需要設計創新軟件功能。市面上成熟的商業軟件很難匹配自己的管理邏輯,一些個性化、敏感的業務軟件只能自主開發。
業務預算在線化是數字經營的前提,但財務場景又是十分復雜,包含龐雜的表單、大量的公式、深度的系統關聯、多樣的流程定制……沒有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經驗,靠自己摸索確實很頭疼。這時候,華為云上集成的華為數字化轉型經驗和實踐知識,就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有車企在華為云上,借助AppCube,僅5個人就實現了數百張預算表單全部在線,讓數據收集分析變得高效透明。
借鑒華為對制造業的“體感級”理解,華為云提供的數字化能力,能夠減少軟件應用的試錯成本,有力地支持了業務數字化,讓車企的低代碼之路更加順暢。
命題三:軟件開發只是手段,聚智鑄魂才是目的。
歸根結底,軟件定義汽車是為了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賦能給汽車,讓汽車具備計算、分析、決策的能力,這才算擁有了“靈魂”。
所以,軟件開發的本質是“聚智鑄魂”,因此,只有與云服務、AI、IoT等新興技術融合在一起,低代碼平臺才能幫助汽車企業真正完成轉型。這時候,云就成為應用AI的絕佳管道,這也是為什么許多車企與華為云合作,將低代碼開發與上云獲智結合在一起,來協同構建數字化能力。
國際權威分析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簡稱“沙利文”)聯合頭豹研究院在5月6日發布的《2021年中國汽車云市場追蹤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云行業市場快速崛起,云服務平臺推動車企的柔性制造、營銷、自動駕駛與車聯網的發展。其中,華為云以22.8%的占有率在中國汽車云市場(IaaS+PaaS)位居第一。
近年來,國內TOP 30的車企中有80%選擇與華為云合作,也從側面印證了上述結論。華為云受到車企的認可,源于背后華為三十多年積累的ICT能力、豐富的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實踐,能夠幫助車企打好數字化根基。
通過云服務,汽車行業可以獲得華為提供的“研、產、供、銷、服”全業務場景的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研發、數字化生產、數字化供應鏈、數字化營銷、數字化出行等多個方面的轉型,更有信心地應對新時期的挑戰。
借助華為云的低代碼能力,車企能夠高效低成本地上云獲智、強魂壯體。據某汽車大數據中心IT新業務軟件開發處處長分享,下一步還將繼續全面深入推進低代碼應用,構建以業務為導向的數字化能力,全面實現業務在線化、自助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值得任何數字化轉型企業思考:在“軟件定義一切”的趨勢下,僅僅焦慮是不夠的,還要有能力提出問題、解答問題。
在云上起舞:軟件托舉的輕盈步履
DevOps領域傳奇人物吉恩·金在《獨角獸項目:數字化轉型時代的開發傳奇》寫道,無論你處于怎樣的企業環境和發展階段,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擁有很多技術資產的傳統企業,都可以尋求改變并取得成功,做到獨角獸公司所能做到的一切。
車企的數字化轉型,就像是大象起舞,當然不如輕裝上陣那般容易。不過,在低代碼、云服務等臂膀的托舉下,大象也能步履輕盈地舞之蹈之,跟獨角獸一樣炫酷。
沿著云上數字化之路,車企的發展前景也愈加清晰。
短期來看,憑借軟件方面的優勢,國內自主品牌的產品力會得到顯著提升。目前,中國汽車市場已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增速明顯放緩,誰能夠借助軟件給用戶提供新的服務、新的功能,誰就能搶占寶貴的市場空間。在軟件開發能力上的快速補齊,毫無疑問能夠占據先發優勢。
中期來看,軟件開發為車企帶來了新的發展路徑。隨著軟件平臺的建立和開放,大量開發者得以通過云服務進入汽車開發市場,不僅未來車企能夠從“賣車”向“賣車+賣服務”轉型,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軟件體驗,也開啟了“硬件+應用市場”的商業模式,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而更長期來看,車企的數字化轉型成功,也對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一方面,軟件自主可控能夠打破燃油車階段受制于人的局面,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新格局的形成;同時,汽車產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主機廠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拉動效應是極大的,帶動汽車零部件、基礎軟件、計算產業、芯片傳感器等的共同發展,有利于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車企的數字化實踐也證明,在軟件定義一切的當下,誰掌握了智慧的軟件之魂與強大的硬件之體,誰才能擁有未來。
軟件作為工業之魂,“身心合一”的融合運動剛剛開始,也構成了華為云與千行百業數字化相嵌合的契機。
這何嘗不是一種技術的因果:傳統車企因技術革新而不得不啟動變革,同時,也可以運用好技術的力量,強魂壯體,加速駛向智能前沿。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4921瀏覽量
87394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08瀏覽量
61726 -
華為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45瀏覽量
174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