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五一剛過不久,“微旅游”一詞便在各大社交媒體及朋友圈中爆火了起來,而微旅游的代表便是野外露營,目前露營在各大旅游平臺的需求達到歷史峰值,成為新的消費引領。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露營經濟增幅達78%,市場規模近300億元。受惠于露營經濟的爆火,便攜式儲能市場正在騰飛。
什么是便攜式儲能?
所謂便攜式儲能是一種廣泛用于戶外旅行、應急備災等場景儲能設備,可以認為是一個大號的充電寶。通常帶電量為0.2-2kWh,輸出功率為100-2200W,具有多種接口,可以為手機、筆記本電腦、無人機、小型冰箱,甚至有些還能為新能源汽車進行充電。
目前便攜式儲能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帶電量在0.5-1kWh,產品機構和系統相對簡單,可以認為是大號充電寶,內部結構與充電寶基本一致,正向著小型化、輕便化、時尚化的方向發展。
另一類為帶電量在1.5kWh以上的便攜式儲能設備,主要彌補了柴油發電機和充電寶之間的空白市場。同時,帶電量越大的儲能設備,其系統集成難度也在加大。帶電量超過2kWh的產品在PCS、電芯、電源模塊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技術門檻,對于安全性要求更高。并且隨著用戶用電設備的增多,對于便攜式儲能設備的電量要求也在逐漸提高。
隨著露營經濟的爆火,人們出行需要攜帶更多的家用電器,而野外環境很難有便捷充電的場景,但在當今時代,電子設備幾乎是人們的剛需,如何解決電子產品續航問題,便攜式儲能設備便因此而存在。
便攜式儲能市場的演進
在過去便攜式儲能設備通常集中于歐美等市場,主要是由于歐美人習慣于戶外活動,因此對于戶外使用的便攜式儲能設備一直需求旺盛。
從市場上來看,據市場公開數據來看,2020年全球便攜式儲能銷量中,美國占據47.3%的市場,日本緊隨其后(29.6%),隨后是歐洲(5.5%)、加拿大(5.1%)、中國(4.9%)。
與美國使用便攜式儲能主要用于戶外活動不同的是,日本是將便攜式電源作為家中常備的災難應急裝置而使用的,由于日本地理環境因素,導致地震頻發,過去時有斷電情況發生,因此便攜式儲能成為家中常備的電器。
近年來歐洲等地便攜式儲能增速飛快,主要因為俄烏沖突導致歐洲陷入能源危機,電力供應緊張,一度將天然氣與電力價格推至創紀錄的新高,而過去歐洲人會購買燃油發電機,不過如今許多歐洲消費者選擇購買便攜式儲能設備。央視財經曾報道,因市場利好,國內戶外電源頭部品牌在近3年增長率均在300%以上。
便攜式儲能設備早在2008年便出現在了歐美市場,不過由于當時使用的鉛酸電池比較笨重,能量密度低,價格昂貴,導致市場很難鋪開。
比如2kW功率的燃油發電機為例,燃油發電機只需要500-1000美元,而便攜式儲能設備價格在3000-5000美元,價格相差過大。
不過隨著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帶動了鋰電池技術的發展,讓便攜式儲能生產成本極大地降低,成本已經與燃油發電機接近,使用也更加方便,充電時間從過去的十幾個小時,到如今只需要1-2小時,因此市場快速發展。
而今,國內“微旅游”大火,據天貓數據顯示,中國露營市場規模每年增長速度為40%,其帶動的便攜式儲能市場也將更為龐大。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便攜式儲能出貨量預計2242萬臺,鋰電池需求量15.2GWh,CAGR達61.87%,中國便攜式儲能設備需求將達到2086萬臺。
便攜式儲能產業鏈
當前中國是全球便攜式儲能的主要產地,占全球90%的產量和出貨量,主要是因為中國具備發達的消費電子制造業,基礎設施完成,人工成本具有優勢,許多國外品牌也會在選擇中國企業進行代工。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從企業出貨量來看,2020年全球便攜式儲能市場前五分別為華寶新能(16.6%)、正浩科技(6.3%)、GoalZero(5.6%)、德蘭明海(5.3%)、安克創新(2.2%)。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電子發燒友網制圖
值得一提的是,前五家企業中僅GoalZero為海外公司,并且也是有國內的豪鵬科技、博力威為其進行代工。
便攜式儲能主要由電池、儲能變流器、電路板、逆變器等電子元器件及外殼組成,其中電芯、逆變器的成本占便攜式儲能成本的50%以上。
從電芯市場來看,國內鋰電池電芯廠商眾多,主要分布在華北及華南沿海省市,華北地區如中航鋰電、力神、山東威能、超威等,華南地區如比亞迪、寧德時代、萬向億能、格瑞普、德賽電池等。
并且由于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帶動了電池產品技術的不斷迭代,不僅在成本上大幅降低,電池密度、安全性、穩定性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也極大降低了便攜式儲能的電芯成本。
而在逆變器市場,上漲趨勢則更為明顯,這是因為逆變器不僅受到了儲能市場的利好,同時在光伏行業的帶動下,也能享受到長足的發展紅利。
值得注意的是逆變器的核心部件IGBT,國內目前在這一塊技術相對較弱,國外玩家在這一行業是主導力量。據英飛凌官網顯示,全球前五大功率半導體廠商分別為英飛凌、安森美、意法半導體、威世和三菱電機。
在中高端IGBT上,由于對設計及工藝要求較高,90%主要依賴進口。也正是由于技術門檻較高,導致國內的IGBT市場長期處于人才匱乏、市場開拓難度大、資金投入較大等困難。
據Omdia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IGBT分立器件市場中,前五大廠商分別為英飛凌(29.30%)、富士電機(15.60%)、三菱(9.30%)、安森美(7.70%)和東芝(5.50%)。國內的士蘭微排名第十,市場份額為2.60%。
不過如今隨著國產替代需求的提升,以斯達半導、士蘭微、時代電氣為代表的國產廠商已逐漸打破了國外跨國企業長期以來對IGBT芯片的壟斷。如士蘭微、斯達半導、時代電氣、華潤微等通過比亞迪驗證導入的廠商已獲比亞迪車規級IGBT訂單,對于便攜式儲能設備的IGBT技術更是不在話下。
小結
便攜式儲能設備經過多年的發展,市場也開始從歐美等國逐漸向中國市場滲透,同時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帶動動力電池技術的迭代。讓便攜式儲能設備成本降至燃油機相同價位,再通過其便捷的優勢,一舉拿下了市場。露營經濟的爆火,無疑帶動了便攜式儲能設備的加速爆發,同時在國產化需求下,電池、逆變器以及IGBT領域都將獲得一定利好。
-
電子產業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6瀏覽量
21764 -
市場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7瀏覽量
20939 -
儲能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655瀏覽量
3311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