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近日,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的播出再一次引發國內芯片行業大討論。在5月21日檔期的節目中,《經濟信息聯播》主持人提到,國產芯片熱潮引發了搶人大戰,除了爭搶有經驗的在業人才,在校大學生也引起了企業的注意。節目中,某國產MCU廠商指出,目前MCU架構師的年薪已經達到200萬元,比之前高出了一倍。
而且,從受訪人員的描述來看,在這一波搶人大戰之前,MCU架構師的年薪基本是100萬左右,而現在是200萬起,說明高水平人才還不止這個數字,可見招聘競爭相當激烈。
筆者翻看從去年開始以來相關崗位的招聘信息,一般都會用急招來表述,而且都是獵頭來運作,所以招人基本是靠“搶”,筆者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也就只有獵聘網有一些相關職位的招聘信息,要不然就是一些人才聚集的論壇,比如下面的截圖信息就是水木社區的,該論壇由水木清華BBS站原站務組創辦的BBS。
圖源:水木社區
高薪水、高要求
對于200萬起的年薪,筆者詢問了一位從事芯片獵頭工作的朋友,他表示資深的MCU架構師一般是能拿到年薪150萬+的水平,而且已經是非常資深的水平了。
筆者從公開渠道也了解到一些相關的信息,絕大多數的MCU架構師招聘信息的年薪水平都沒有超過150萬,較為普遍的是40k-70k的月薪,并給到14薪-18薪的薪資待遇。當然,這些高薪工作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雖然有些公司對于該崗位不做學歷限制,統招大學本科都可以,但是幾乎所有公開招聘MCU架構師的信息中都有一個約束條件——8年以上工作經驗,并至少成功主導過一個MCU產品的研發設計。
我們看一下合眾汽車公司對該職位的要求:
? 電子及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8年以上工作經驗
? 至少主導過一個完整的基于AUTOSAR 架構的ADAS控制器產品設計
? 熟悉毫米波雷達和智能相機在MCU基于目標的融合算法
? 熟悉整車控制算法模型及算法集成
? 熟練掌握Autosar架構規范,熟悉各模塊工作原理
? 熟悉Vector等主流AUTOSAR 配置工具
? 熟悉Infineon,TI等主流的MCU芯片
? 扎實的C語言功底
其他相關的招聘信息也都大同小異,大部分會根據自己企業所處的領域或者定位做微調。那么談回到央視財經引用的200萬+年薪,這個是真實存在的嗎?
雖然央視財經受訪人說行業內普遍是200萬+年薪不太準確,但是確實也有人給到MCU架構師超過200萬的年薪,根據招聘信息要求,如果資歷達標,甚至能夠拿到300萬的年薪,也就是150k月薪和20薪的待遇。
比如下圖所示的這份招聘需求,從要求上看,很多要求是低于行業平均標準的,但年薪確實是200萬起的。
圖源:獵聘網
對于這樣的招聘信息,筆者詢問了相關獵頭,他表示,這類型的招聘信息一般來自初創企業,由于公司現有人員并不完全了解MCU架構師的工作內容,因此要求會放的更寬,做到廣撒網的目的。這種類型的公司一般都是投資人的錢已經到位,基本就等著架構師到位搭建團隊開工呢。因此,雖然看起來薪資水平打破行業常規,但也是合理的,因為初創企業不確定性大,MCU架構師要擔負的責任也就更多,項目推行不下去的風險很高,那么公司答應給到的后期福利很多就無法兌現,因此這份工資除了工作的薪水,其實也有一部分是為了打動人才,讓其愿意和自己拼一拼。
對于那些和投資人簽下對賭協議的公司來說,這種“統帥級”的人才招聘就更為迫切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公司快速擴展的時候,很多國產MCU公司通過一兩條產品線賺到錢之后,急需擴張,一般會為新產品線配備1-2名MCU架構師,這個時候由于產品路線的問題,新產品的研發要求往往會更高、更復雜,比如打造車規級的MCU,市面上普通的MCU架構師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那么就只能靠獵頭來挖,而行業的常規是,跳槽一般是在薪水高于現有工資50%水平以上,那么也就基本是在200萬左右了,有時候可能會更高。
有HR和筆者描述,MCU架構師和其他芯片架構師類似,都是復合型人才,擁有全局統籌的視野,也有帶隊攻克技術難點的能力,需要將某個類型的芯片設計吃的很透,一般都要求有國際大廠的從業經驗,能夠以標準化的流程,規避知識產權的風險。越是那種描述看似要求不高的公司,實際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可能會越大。
國產MCU熱引發的搶人大戰
之所以有公司真的愿意將MCU架構師的工資開到200萬+/年的水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國產MCU當下是大熱賽道,資本瘋狂涌入,初創公司忙著出產品,小有規模的公司忙著推新品,那么MCU架構師作為一個產品線的“統帥”,高薪是難免的。
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都在面臨著MCU缺貨的大問題,尤其是汽車領域。根據市場分析機構IC Insights的數據,2022年全球MCU的市場銷售額將增長10%,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15億美元。未來五年,汽車 MCU 銷售額預計將以 7.7% 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汽車MCU的需求暴漲與汽車電氣化和智能化息息相關,根據相關統計,汽車電子電控均需用到電子控制單元(ECU),每個ECU均需至少一顆MCU作為核心控制芯片,普通燃油汽車一般需要70顆左右的MCU,高端燃油車可能會用到150顆MCU,而智能化的電動汽車則有可能單車MCU用量達到300顆。
汽車作為最大的MCU下游市場,也是MCU缺貨最嚴重的地方,國際大廠目前無法覆蓋全部需求。根據IC insights的另一份統計數據,目前全球六大MCU國際廠商手握近乎90%的市場份額,其中ST為22%,恩智浦為22%,微芯科技為15%、英飛凌為14%、TI為9%、瑞薩為7%。國產MCU廠商如兆易創新、芯海科技、杰發科技、極海半導體、航順芯片、芯旺微、華大半導體等已有或者馬上有車規級MCU產品,但總體市場份額還偏低,國產MCU廠商主要的營收還是來自消費電子為主的下游市場,且產品性能還以中低端為主。
根據此前一名市場分析人員的表述,目前國產MCU在車用領域,也需要面對汽車銷量低于預期帶來的獲客難問題,國產替代進度偏慢有錯過“窗口期”的風險,且產能獲取方面并不理想等,這些都是丞待解決的問題。
然后,我們再融合整個產業局勢來看,我們會發現,到底是什么樣的企業會給MCU架構師開200萬+的年薪,基本就是拿到融資急需要出產品的初創MCU企業;小有規模希望沖擊高端市場的MCU企業;以及以車規級作為未來重點業務拓展方向的MCU企業。這三條路需要克服的挑戰,明顯是高于常規MCU產品線迭代的,給出超出平均水平的高薪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這樣的人才確實幾乎可以用“可遇不可求”來形容。
后記
還是說回產能獲取的問題,對于國產MCU發展而言,是存在“窗口期”概念的,廣泛的缺貨讓國產MCU有了更多的替代機會,也有更大的發展機遇,但缺貨的本質主要在于晶圓代工產能問題,而主要生產高端MCU的臺積電,以及主做中低端MCU的中芯國際等廠商會不會愿意給一個初創企業產能,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那些準備拿200萬+年薪的MCU架構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732瀏覽量
423278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135瀏覽量
351031 -
企業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6瀏覽量
228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