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已突破萬億元大關。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的研發、生產、運營等環節得到了廣泛應用。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場景進行了緊密結合。
在一系列初步成果奠定之后,工業互聯網開始逐漸步入深水區。核心任務從落地推廣,變為如何統籌多個制造業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實踐,驅動工業互聯網與國家戰略、各行業福祉緊密結合。可以說,中國工業互聯網建設正在從概念科普與技術探索的1.0階段,走向重落地、重平臺、重長期發展的2.0新征程。
不久之前,工信部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2年工作計劃》。其中將工業互聯網的目前發展周期,明確為“提檔升級”新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有夯實基礎設施、深化融合應用、強化技術創新、培育產業生態等重點任務。
本文將從機遇、實踐、未來發展三個維度,統覽中國工業互聯網的2.0新征程的全貌。
從政策制定、頭部企業探索,再到行業普惠,這一階段工業互聯網發展正在經歷一系列深層變化。
機遇與挑戰并存:作為“大國重器”的工業互聯網
今天,我們愈發能夠體會到工業互聯網的價值。今年,有21個省區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工業互聯網列入年度工作任務,多地正加快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
在最近討論中國產業升級態勢不變的文章中,其中重點論據就是“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成效顯著,“5G+工業互聯網”滲透多個重點行業,我國創新應用水平已處于全球第一梯隊”。
可以說,工業互聯網正處在大風起時。制造業在何時都是國之重器,在智能時代的經濟發展、產業升級中更是尤其如此。
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正不斷深化。一季度,工信部發布了123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和4個產業示范基地,打造了車間級、企業級、集群級等新標桿。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國際根節點、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75個項目建成投入運行,全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總數達到2400個。
這一階段,工業互聯網的新目標、新價值被不斷明確,社會共識不斷凝聚。工業互聯網究竟對中國經濟、中國制造業意味著什么?這個問題已經有了一系列最新答案。
比如在5月23日舉辦的金磚國家工業互聯網與數字制造發展論壇中,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發表了以《以工業互聯網驅動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的主題演講。其中提出:當前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是破局關鍵。“近兩年新冠疫情和國際政經形勢變動給全球及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不確定性。越是在困難的環境,越是需要工業互聯網這類新興技術實現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鏈位置的提升,增強我國制造業的發展韌勁、效率和質量。”
另外李東生還提出“工業互聯網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具體來說,工業互聯網可加速制造業實現智能化、綠色化與服務化轉變。從企業角度看,工業互聯網可助力企業建設智能工廠,提升生產效率與運營能力,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從行業角度看,工業互聯網正從產線走向產業鏈,帶動制造業產業鏈、價值鏈整體的連通與升級。
從全球來看,工業互聯網概念自2012年提出后,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和中國、東盟等發展中經濟體陸續跟進,出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相關政策。“總體而言,工業互聯網為全球各國實現綠色復蘇和持續發展提供了共同機遇和技術動力,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已成為世界各國推動經濟增長、保持競爭優勢的戰略共識和關鍵抓手。”李東生說。
綜合來看,工業互聯網是一局不容有失的競賽。同時也要看到,工業互聯網在今天還面對著多方面的挑戰:比如新技術探索落地,深入發展需要探索;行業需要統籌,避免重復建設;小企業需要普惠能力,跟進時代發展,獲得數字化紅利。
這些問題不能用紙上談兵的方式解決,必須深入行業,以探索和實踐來獲得答案。
立本、立根、立范:中國工業互聯網的探索進程
中國工業互聯網的最新發展與探索,可以總結為三個“立”字:為技術立根,為行業立范,為發展立本。在這個階段,一系列頭部企業都進行了產業落地、平臺化搭建的工業互聯網探索。
華為依靠全產業鏈的ICT技術優勢,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工業互聯網探索。比如在企業數據通信技術上,以“IPv6+”賦能工業互聯網,為企業帶來云網一體能力;在移動通信領域,與運營商合作探索5G+工業互聯的新探索。
在落地層面,華為煤礦軍團與陜西紅柳林煤礦聚焦“智能協同”示范礦井建設。以華為領先的ICT技術深度融合礦業OT生產和IT支撐系統,建設覆蓋智能綜采、智能掘進、智能輔運、智能主煤流、智能選洗等多場景應用,形成了一個貫穿礦山工業全鏈條、全業務、全過程、全覆蓋的工業互聯網架構體系。
百度智能云打造了開物工業互聯網平臺,以云智一體的戰略推進工業互聯網落地。在全球電子電路基材供應商生益科技的常熟工廠,基于開物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實現了半成品的視覺質檢和整個廠區的安全生產,還實現了預測性維護、生產環境監控等多重價值。
TCL也在工業互聯網層面進行了積極的布局探索,實踐企業數字化轉型。據了解,TCL是中國較早開始探索數字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的企業。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全球化的智能產品制造企業這一定位。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大量制造業企業面臨發展瓶頸和下行壓力,但TCL兩年來卻實現了營收、利潤雙增長,2021年全年營收實現2523億,達到世界500強規模。其逆勢增長很大部分來源于數字化探索帶來的企業發展動能。
與互聯網廠商、運營商、軟件商從技術側切入工業互聯網不同,TCL本身即以制造業為根本,長期深耕工業領域,因此更加了解工業需求,更能解決工業發展的特點。因此能夠以行業內生視角,提出了“對內賦能,對外輸出”的工業互聯網研、用結合頂層設計。產生了一系列探索成果。
李東生介紹,在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轉型升級方面,TCL的實踐主要包括三方面:打造標桿工廠,孵化平臺以及突破核心技術。
在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智能制造標桿工廠方面,TCL華星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已實現工業現場超十萬臺設備的聯網管理和各業務系統的數據對接,基本實現了由數據驅動和軟件定義的生產管控和設備管理模式。2018年至今,由數字技術的應用在提質降本增效等方面所產生的有形效益達2.3億。
2018年,TCL成立格創東智,并推出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加強工業互聯網對企業自身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并面向全行業開放自身數字化轉型升級核心能力,即“對內賦能、對外輸出”。
依托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TCL極大提升了工業軟件的開發效率和質量,實現了半導體制造領域工業軟件核心技術的突破。目前TCL華星超過80%核心軟件系統已實現了自研開發,并向二十余家半導體行業重點企業進行技術輸出。
技術立根,行業立范,發展立本,組成了中國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新范式。
面向未來,工業互聯網三步走
從TCL、華為等企業的工業互聯網發展經歷與探索軌跡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如何吸納最新技術成果,完成工業互聯網的價值轉化。從中我們總結出,面向未來中國工業互聯網需要著重于“三步走”:
1.技術走向工廠。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驅動,首先需要企業廣泛吸納技術成果,與自身的研發、生產、應用體系進行緊密結合。從而完成從技術向實用體系的第一層轉化。
在上文提到的百度智能云合作的常熟工廠、華為煤礦軍團合作的紅柳林煤礦、以及先后被工信部授予了國家級智能制造標桿工廠的TCL華星深圳工廠、武漢工廠,都可以看到技術走向工廠的工業互聯網深度實踐。
2.由經驗為中心,走向平臺為中心。
工業互聯網發展離不開頭部企業的中心化、平臺化建設。將自身經驗、布局與發展動力轉化為行業共性平臺,從而完成從自身經驗向行業樞紐的第二層轉化。
以格創東智為例。目前,東智工業應用智能平臺已經服務泛半導體、新能源、3C電子、家電、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等20多個細分行業,為TCL華星、TCL實業、華虹華力、ASML、中車半導體、高德紅外、立訊精密、誠瑞光學、長電紹興、康吉森、中信科移動通信、武鋼維爾卡等行業龍頭企業打造標桿示范案例,應用場景覆蓋生產制造、質量管控、運營管理、節能減排等9大領域,展現了平臺為中心的工業互聯網體系建設范式。
3.從頭部企業發展,走向行業普惠發展。
接下來,需要發揮工業互聯網頭雁效應,平臺需要積極聯接各行業,普惠各企業,以行業的普遍繁榮,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科技自立。從而實現從行業效應到社會效應的第三層轉化。
在這三步走的支撐下,中國工業互聯網的“提檔升級”2.0階段已經愈發明晰。在國家支持、頭部企業探索、行業普惠發展的相互砥礪中,工業互聯網正在加速落地。從點狀示范工程為主,走向面狀的全行業輻射。
作為大國重器的工業互聯網,正在全面來到以立為本的新時代。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0瀏覽量
940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