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消費市場,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玩家涌入這個賽道。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我國設計智能家居領域的企業總數已經超過了83萬家。調研機構CSHIA預測今年市場規模超6500億元,IDC預計2025年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將達到5.4億臺。
但市場如此廣闊的同時,滲透率卻一直維持在低位,據調研機構statista統計,在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位列全球第二的時候,滲透率卻僅為5.63%,遠低于美國的22.68%。
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價格太高、行業沒有統一標準、企業仍然采用碎片化方案等,這些原因都沒錯。但在筆者看來,目前智能家居滲透率較低的一大原因在于其產品設計導向的問題,許多智能家居產品只是以技術為導向,而非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來設計。
這一點在老年人群體中尤其明顯,為何是老年人。年輕用戶群體對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更強,因此大多時候對于智能家居產品的接受度也更高一些,但這不意味著年輕群體就會購買這些產品。
相比年輕人,老年群體才是真正的剛需。因為行動不便,通常還需要人照顧,因此如果有更加方便的智能家居產品,老年群體反而需求更高。
但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智能家居產品并沒有照顧到老年群體的相關需求,也就是適老化程度并不高。舉個例子,許多智能家居都將語音作為產品的首要交互手段,這對于年輕用戶而言已經習以為常。對于老年人而言,語音交互卻很難溝通,不提方言的問題,即便是前期的學習成本,以及日常的對話情況,都可能導致語音助手無法完成交互。
那么只采用按鍵可以嗎?還是那個問題,這對于老年人的學習成本太高了,思考一下,有多少人教會了自己的父母輩或者爺爺輩的親人使用智能電器的,又用了多長的時間,教會了多少種類呢?
如果一個產品操作過于復雜,功能繁瑣,對于老年人而言也就更“難用”。因此簡潔方便的智能家居產品,對于老年人會更加友好。
比如感應門、智能燈具等,只要人走過去,自動打開,這里并不需要其他的操作,甚至不用人去主動控制。
反例是智能電飯煲或者智能炒菜機,如電飯煲都已經把飯裝進去了,順手便能按下開關進行蒸煮,那些智能功能對于老人而言是多余的。炒菜機就更甚了,不但把最難的工作留給了人類(備菜、洗碗清潔等),還把最簡單的環節(炒菜)搶了,邏輯完全顛倒。
即便是智能掃地機器人這種一次設置便可以長時間使用的智能家居產品,如果沒有子女幫忙,相信許多老年也不會使用。不過這也是未來產品升級的一個方向,能否不連接APP,直接插電就能使用。
同時許多智能家居的APP,盡管做了一定的適老化調整,但不過是將字體變大,圖標變大,并沒有對老年人操作邏輯進行深度的思考。或者換個角度,如果用戶是一個嬰兒,要如何去讓嬰兒學習操作這個APP呢,老年人同樣如此。
將智能家居產品制造的連老年人都可以輕易地使用,那么就可以判斷這個產品基本是成功了。比如智能電飯煲,如果只是加上遠程遙控的功能,那么這個智能家電與普通家電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如果能設置加入一鍵自動淘米、洗米、煮飯、盛飯、自清潔等功能,那么相信這種產品一定會大賣。
做好適老化的智能產品,能夠讓老年人更好地適應晚年生活,并且盡可能地讓產品設置的能夠在不改變人使用習慣與更少參與的情況下,完成更多的工作,比如智能掃地機器人便一直向著這個方向前進。適老化其實與產品“傻瓜化”類似,而越傻瓜,則意味著產品越智能。
-
智能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09瀏覽量
117489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8文章
9553瀏覽量
18494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184瀏覽量
2382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