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的人越來越多了,之前是個香餑餑,當拿到offer的當天,自己激動的一整晚都沒睡著覺,可現在卻發現,現實與想象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在與一位入職某合資汽車品牌的朋友聊天時,他的語言中完全沒有剛畢業時的意氣奮發,“在剛畢業的時候,工資的優勢性讓自己感覺前途無量,且汽車工程師的職業與在主機廠工作的背景,也讓家里人在與鄰居閑聊時成為了聊天的資本,本以為這份工作會成為自己未來生活的支撐,但現在發現這個狀態或許即將發生改變。
現在合資汽車品牌工程師的離職現象越來越高,包括日系、德系、美系等在內的合資汽車品牌,甚至很多豪華汽車品牌,都越來越頻繁地出現80末、90初員工離職的現象,房地產、保險及快銷行業,成為這些年輕員工考慮的幾個就業方向,其中自主汽車品牌成為很多合資汽車品牌的年輕工程師離職后的首選。
合資汽車品牌的主機廠越來越內卷了,放在之前,合資汽車品牌成為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的首選,穩定是首要原因,其中工資基數高、企業文化深厚、升職渠道規范是很多年輕人選擇合資汽車品牌的原因之一,但是進入公司幾年后,職業心態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同學聚會時,聊的最多的就是“有沒有新的機會”。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的不斷完善,燃油車市場占有率的下滑,合資汽車品牌與自主汽車品牌的競爭越發明顯,合資汽車品牌的市占率已經連續5年持續新低,而自主汽車品牌卻越戰越猛,很多頭部的自主汽車品牌已經可以與合資汽車品牌博上一搏。合資汽車品牌企業經過長遠的發展,在很多模式上遠不如自主汽車品牌公司懂得變通,在新能源、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方面的布局普遍落后,作為消費者的年輕人,在購車選擇上也越來越傾向于功能全面、體驗感強的自主汽車品牌,作為80末、90初的年輕工程師,也正是這一部分的主要消費群體,在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上,他們有絕對的話語權。
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家合資汽車品牌,上汽大眾在銷量上一直處于榜首,2016年~2019年,上汽大眾連續4年銷量突破200萬臺,但是這種局面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上汽大眾的銷量同比下滑24.79%,全年完成銷量150.55萬輛,而作為自主汽車品牌的吉利汽車,銷量達到了132.02萬輛,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可以與上汽大眾坐在一個桌子上了。也許在5年之內,自主汽車品牌與合資汽車品牌的角色會實現反轉,或許這一現象會更快地發生。
作為頭部合資汽車品牌的上汽大眾,也逃不過越來越頻繁的年輕員工離職的現象,據傳,上汽大眾的研發部門離職率已經超過30%左右,而很多合資汽車品牌的公司中,研究現在汽車行業內比較火熱的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的部門,離職率已經達到了50%左右,有些團隊,還會出現領導直接帶著下屬進行跳槽的情況,對于自動駕駛這些部門,入職半年就已經算得上是老員工了,很多的前輩都跳槽離職了。
“干了多年,工資的收入漲幅非常少,尤其是最近幾年,工資基本上沒有漲,反而還出現了下跌的情況,而自己的同學,在經過幾年的工作后,工資已經和我差不多了,而且很多都做到了管理層,而在合資汽車品牌的這幾年,晉升的希望基本上很小,主要是因為合資汽車品牌的公司架構已經非常完善,上下級、前后輩的等級觀念較重,很多排名更加靠前的儲備沒有升遷之前基本上不會有我的機會。”朋友在分析為什么很多合資汽車品牌離職率高的原因時,說出了這樣的話。很多進入合資汽車品牌的年輕人,在工作幾年后發現自己升職無望,便果斷選擇了跳槽到自主汽車品牌或其他行業,這也是現在很多年輕員工選擇離職的主要原因之一。
“選擇離職再擇業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我在合資汽車品牌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燃油車,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出現,燃油車市場已經遠不如從前。2014年,燃油車還是“香餑餑”,但到現在燃油車卻向著夕陽產業發展。”對于離職后的再就業,很多年輕員工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人會直接選擇從事其他的行業,作為在合資汽車品牌做一顆“螺絲釘”的年輕員工,再就業時完全沒有優勢。如果再去選擇汽車工程師的工作,用人單位會問一些之前做過的工作,但是很多年輕員工,在工作的這幾年里,都是做的國產化工作,或者是直接和供應商共同完成相關工作,根本接觸不到核心技術,在面試時要打動面試官很難。
“有一個朋友工作沒幾年就跳槽到一家剛成立不久的自動駕駛公司,當時認為他的選擇很傻,經過多層面試,終于在合資汽車品牌拿到了工作的機會,卻忽然拋棄穩定的工作,在當時是完全想不到的。在穩定的合資汽車品牌公司工作,遠比去風險更大的初創公司靠譜的多,當時他的決定,在我們眼中完全是頭腦一熱的選擇。而現在卻很羨慕當時他的‘頭腦一熱’,更多的是佩服他的前瞻性。”
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的提出,讓汽車賽道多出了很多的選擇,很多互聯網企業和自主汽車品牌,在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上的投入遠比合資汽車品牌多得多,在新技術的嘗試上也大膽的多,因此現在很多的自主汽車品牌在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的賽道上遠超合資汽車品牌。
雖然現在合資汽車品牌的銷量依舊占據大半的江山,但是在未來,隨著更多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技術的提出,這種優勢會越來越低,雖然合資汽車品牌也在著力于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的研發,但多年來的品牌文化發展,讓很多新技術很難直接應用到實車上,不得不承認,合資汽車品牌在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上已經掉隊。
“作為研究燃油車的汽車工程師來說,離職后選擇自動駕駛相關崗位的可能性比較低,一方面是技術上的跨界讓自己很難適應,另一方面這些崗位被很年輕人占據著,完全沒有機會,很多人會選擇去找一些自動駕駛相關的課程給自己充電,等到機會到了,便會選擇跳槽,而現在很多的自動駕駛相關的課程培訓系統性不足,即便去報名學習了,也很難達到工作的要求,因此如果想要跳槽到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崗位,一定要選擇好的培訓課程。”很多汽車工程師跳槽后還是希望能從事本行業的,選擇其他行業,一方面是由于薪資較高,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技術儲備不足了。“對于轉型到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相關的方向,我最近找到了一個好的課程,還是很不錯的,那就是‘汽車學堂’的課程,對于自動駕駛的課程有系統化的講解,也準備了線上的課程,專門針對從未接觸過自動駕駛相關工作的人學習,還有深度的線下培訓班,可以有一整個體系的學習,個人是比較推薦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
-
工程師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571瀏覽量
68555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845瀏覽量
166574 -
汽車工程師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2287 -
智能座艙
+關注
關注
4文章
960瀏覽量
163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