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招工難是港區面臨的兩大難題。有數據顯示,國內港口作業卡車司機成本占據整個港口運輸成本的 50% 以上。在吞吐量大的港口,集卡通常需要 24 小時運行,這意味著卡車司機需要超負荷地完成高強、高壓的運輸任務,且由于涉及高空作業和疲勞駕駛,傳統港口成為安全事故高發地,不僅嚴重威脅著卡車司機的安全,也帶來了用工短缺的難題。因此,港口運輸對無人化替代的需求日漸明顯,在智慧港口升級大趨勢下,港口場景正在成為自動駕駛的新戰場。
在阿聯酋阿布扎比哈利法港,有一支無人駕駛重卡車隊經受住了當地每日平均 40℃ 以上的高溫挑戰,全天候地支持碼頭的實船作業。這支車隊搭載了多套工業級傳感器,具備超高精度的定位及識別功能,無需碼頭進行復雜的大規模基建改造,便可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作業。不僅將人力從時間長、強度大的高危駕駛工作中解放出來,也實現了更高精準度和更高效率的運輸。這支由西井科技打造的全時無人駕駛重卡 Q-Truck 車隊,目前已先后在泰國、阿聯酋等地實現商業化落地。
作為國內率先在港口無人駕駛布局的自動駕駛企業,西井科技自 2016 年建立無人駕駛團隊以來,已攜手全球90 多家客戶以港口為支點,深入物流資源分配與運力網絡。并且創造了多個行業第一:聯合珠海港發布全球首輛港區作業無人集卡、助力振華重工打造全球首輛自主駕駛無人跨運車、自主研發全球首款真正意義的全時無人駕駛電動重卡 Q-Truck、自主研發全球首款跨場景無人駕駛重載移動平臺 Qomolo ONE 等。
瞄準港口場景,做智能時代的“鑿井人”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1 年,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 2.8 億TEU,同比增長 7%;完成貨物吞吐量 155.5 億噸,同比增長 6.8%。在吞吐量不斷上漲的大背景下,各大港口急需降本增效,而港口物流自動化發展就是解決方式之一。
一位集卡司機一年的薪水約為 10-15 萬元,一個中型碼頭需配備集卡 200 輛左右,每輛集卡大致配四個司機,這項開銷一年就達到 9000 萬元左右。如果能夠省下這部分開支,將會幫助港口減輕不少的運營成本壓力。
“自動駕駛技術在港口場景的落地可以大幅減少集卡司機或者安全員,有效降低人員成本,同時也將直接解決集卡司機的招聘難題”,西井科技智能駕駛產品總監Steven說道,“并且在技術層面上,港口環境具有限定區域、規則可控等特點,又存在剛需缺口,更容易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商用落地”。
據中金公司預計,如果僅考慮狹義范圍內在碼頭內的集裝箱車輛的自動駕駛升級,市場規模約有 108 億元 /年。此外港口自動駕駛企業也會提供對應的車輛調度軟件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約為 10 億元/年。看準這一賽道的西井科技自主研發了 WellOcean(人工智能智慧港口解決方案)、Qomolo(新能源無人駕駛商用解決方案)等,并已在全球90 多家港口、物流園區等落地運行。
除自主品牌的 Q-Truck,加上助力振華重工的智能跨運車,以及為天津港、廈門港用戶的提供基于 ART、IGV 車型平臺的自動駕駛系統,西井科技在全球實際運營了超百臺無人駕駛車輛。另外,其海外市場也將繼續發力,在瑞典、丹麥、馬來西亞、墨西哥等地的業務也會陸續落地。2022 年,西井科技也將在全球開啟特定場景無人駕駛換電業務。
關鍵技術發力,突圍港口運輸困境
西井科技優異的實戰表現以及在港口場景的加速布局,都得益于在研發上持之以恒地投入,以及對研發基礎建設的洞察和不斷的完善。
首先,在自動駕駛感知層面,西井團隊采用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來實現車輛的精準作業。雖然港口內無人駕駛場景是相對封閉的,但技術開發難度一點不比開放道路低。例如,開放道路對車輛的定位精度一般要求在縱向 20 厘米左右,但在港口內,重卡還需要和港口中的大型機械做對位,做交互,這就要求定位和控制精度必須在 2 厘米左右,這是一個和開放道路相比高達 10 倍的定位精度要求。
與開放道路不同,碼頭堆放的集裝箱經過來來回回的吊裝,在一段時間后,無人卡車可能就會面臨全新的行駛環境。此外,港口內巨大的集裝箱貨船、金屬集裝箱也可能對 GPS 信號形成干擾,加大高精度定位的誤差。因此,西井的無人駕駛與場景做了深度耦合,通過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來保證車輛能夠靈活應對各種工況,安全、高效地執行運輸任務。
其次,面對特定場景,西井團隊提供的是全棧式開發方式,而非單點自動駕駛技術。例如,針對港口場景,西井走的是軟硬件自研路線,除了應用端集卡,其產品還包括高精地圖構建、車輛調度系統、多視場前融合感知引擎、自研路測 V2X 感知計算單元、WellSim 無人駕駛及客戶場景仿真平臺、無人駕駛軟件系統 Q-Pilot、自動駕駛底盤 AVCU、線控轉向 Q-Wire 等。
“在港口場景中,考驗的實際上就是企業打造全棧式解決方案的能力、運營能力等各方面的整體實力。我們對港口運營邏輯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作為全棧廠商,也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能力”,Steven 說道。
配備優質感知系統,助力港口智慧化升級
西井科技全棧式的解決方案,滿足了港口場景對無人駕駛車輛的技術要求。但部分港口不僅路況復雜、不規則,還具有面積大、車流量大等特點。為應對不同工況,西井需要具備一套可靠的感知系統。西井選擇搭載禾賽科技 XT 激光雷達,具備高精度、零盲區、高性價比等優勢,能夠為無人駕駛車輛提供強大的環境感知能力。
在港區內,對于長達十余米的大貨車來說,要在幾厘米的誤差范圍內騰挪轉換,必須具備精準的感知能力。相比傳統 16 線中距離激光雷達,XT32 將線數提高至 32 線,分辨率提升一倍,并且禾賽 XT32 最高測距精度(1σ)可達到 5 mm,遠遠領先于市場同級別產品,能夠輸出優質的點云數據,為后續的算法處理提供便利。
禾賽 XT 系列還通過創新光路收發系統架構,實現了近距離零盲區。即使有物體緊貼激光雷達光罩時,也能夠準確捕捉雷達近場區域內的物體,使得臟污自檢和遮擋探測成為可能,幫助車輛在港口場景下完成精準的對位和交互。
在港口的實際作業中,面臨著震動頻繁、鹽腐蝕、頻繁起停對設備本身沖擊大等難題。由此,硬件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十分關鍵。XT 系列的激光收發系統完全基于禾賽芯片化的架構,不僅實現了增能降本,也保證了激光雷達產品出廠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為確保激光雷達安全可靠運行,禾賽 XT 采用冗余架構設計,多系統獨立配置,大大降低了產品的失效概率和維護成本。還通過了數十項嚴格的可靠性實驗把關,確保激光雷達在各種工況下都能同樣堅實可靠。在典型條件下,XT 系列設計使用壽命大于 30000 小時。
“無論是激光雷達的性能表現,還是產品的售后服務,禾賽始終保持著業內領先的水準。在產品的設計中,很好地滿足了我們定制化的功能需求。禾賽具有很強的開發能力,能夠對激光雷達產品進行不斷地優化和升級”,西井科技戰略發展中心副總 Harrison 說道。
禾賽 XT 產品系列經過了港口場景的考驗,也獲得了西井的信任。Harrison 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和禾賽一起,深入探索無人集卡場景應用。也將在一些新的場景,或者半開放的場景落地中,共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打通上下游,對內外協同創造出更大的效益”。
原文標題:精準感知,賦能西井科技打造全局化智慧港口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禾賽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8文章
4009瀏覽量
190200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10瀏覽量
166761 -
禾賽科技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8瀏覽量
19379 -
西井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8瀏覽量
4673
原文標題:精準感知,賦能西井科技打造全局化智慧港口
文章出處:【微信號:hesaitech_sh,微信公眾號:禾賽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