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在今年上半年的智能汽車市場,賽力斯表現搶眼:問界M5在交付低87天后單車車型交付破萬,問界M7上市7小時,訂單量突破5萬。與華為深度合作的小康股份市值也持續拉升,截至7月1日,總市值達到1159億。為何問界車型能在智能汽車獲得如此快速的成長?
電子發燒友網在調研后發現,不少車主都表示問界M5車機流暢提高了使用體驗。這或許是得益于華為鴻蒙智能座艙提升了問界M5的智能座艙性能。值得關注的是,問界M5搭載的是40W無線快充,這也是目前智能汽車中手機無線充最大功率的車型。但目前,大多數的智能汽車基本標配15W的手機無線充,例如近期發布的理想L9。
圖源:問界M5官網
作為理想汽車全新智能旗艦全尺寸SUV,理想L9售價45.98萬元。問界M5售價25.98-33.18萬元。在手機無線充功能方面,盡管理想汽車表示后續可以替換成對應協議的無線快充方案,但也不能改變“原配”是15W的事實。那么,為什么售價超45萬的智能汽車,車載手機無線充僅支持15W呢?高功率的無線充技術在30萬元-50萬元的智能汽車是否會普及?智融科技銷售總監黃欣健以及業內專業人士將分享最新觀點以及解決方案。
高端智能汽車標配50W車載無線充成為可能
在智能汽車發展過程中,智能座艙從屏幕顯示、網絡連接技術、充電技術等多方面加速創新。在充電技術方面,無線充電技術的滲透率不斷加快,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手機領域用無線充電市場規模接近70億元,同比增長9.6%。目前,智能手機等消費級無線充電器主要采用的是以Qi標準為代表的磁場感應技術,為了進入手機無線充市場,多家手機品牌廠商均完成了Qi認證,包括三星、華為、蘋果、小米、oppo、vivo等。在手機品牌廠商與汽車廠商的合力之下,車載手機無線充市場的滲透率也將進一步擴大。
高功率是現階段充電技術迭代的方向。只不過,電子發燒友網發現當前車載手機無線充電技術在汽車應用方面的充電功率基本維持在15W左右,例如小鵬P5、蔚來ET7,小鵬G3和領克05系列的手機無線充功率約為10W左右,統計中最大功率的手機無線充來自華為問界M5。
圖:部分智能汽車的手機無線充支持功率
電子發燒友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與終端應用形成對比的是,業內功率最高的充電解決方案已經達到了100W,例如伏達半導體的第二代電荷泵快充產品——NU2205,這是一款100W單芯片電荷泵快充芯片,另外還有易沖半導體的50W車載無線充電方案CPSQ8100等等。為什么高功率的解決方案已準備好,但是上車進程相對較慢呢?
智融科技銷售總監黃欣健提到了兩大方面,一是使用場景不同,與智能手機的充電場景不同的是,車充不是帶電池移動設備,對大功率快充沒有剛需。二是汽車供應鏈鏈條很長,一個新技術新產品從開發到落地到前裝車身需要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需要更長的周期普及到大功率快充。
與大多數技術在迭代過程中會遇到挑戰一樣,車載有線充電和無線充電在往更大功率方向發展時也會遇到問題,國內電源管理芯片知名廠商向電子發燒友表示,“車載無線充電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高于15w的方案各家的私有通信協議不兼容,所以如果要兼容各個不同手機,方案會很復雜,成本也很高。這需要各個公司、產業一起推動打破壁壘、降低成本,才能帶來更快速的發展。”
也就是說如果理想L9的車載手機無線充支持功率要高于15W,還得解決協議兼容的問題。不過理想汽車也提出了另一個解決方案:改裝成對應協議的無線快充方案。盡管不如原裝省事,同樣也是能實現高功率無線充電。
當下的車載充電技術在向大功率迭代時,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一般都是采用私有協議。對于此,黃欣健認為,私有協議為有技術實力的廠商增加了功能賣點和產品差異化亮點,針對通用型配件市場,ASIC產品會更有性價比,但是針對私有協議就需要定制型MCU base的產品。“除了車載無線充,車載USB充電也非常關注兼容性,要能夠給各類品牌手機進行快充,就需要協議芯片具有很好的協議兼容性。”
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為了讓終端設備支持不同的快充協議,提高消費者的充電體驗,瑞薩電子、伏達半導體、智融科技等國內芯片公司和廠家都在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就在今年3月,瑞薩電子發布新一代經WPC Qi 1.3認證的車載艙內無線充電參考設計。瑞薩電子表示,該參考設計符合無線充電聯盟(WPC)Qi 1.3標準EPP(擴展電源配置)的15W充電要求。此方案可支持無線充電私有協議,并能夠提供50W的功率。
圖源:瑞薩電子
值得期待的是,由長安汽車、華為以及寧德時代共同打造的阿維塔11將標配更大功率的車載手機無線充電,業內媒體指出部分品牌手機可達最高50W無線充電功率。這意味著,50W的車載手機無線充將是可能,未來更高功率的車載手機無線充將成為高端智能汽車的標配。
圖源:阿維塔官網
另一家數模混合SOC芯片原廠智融科技走的正是一條數模結合的技術路線,為不同客戶提供不同類型的產品。值得關注的是,智融科技是國內最早做多協議快充芯片的廠商之一,其15W發射端無線充電芯片也在后裝市場逐漸開始落地出貨。
安全問題亟待解決,電源芯片廠商逐一破局
隨著智能座艙成為智能汽車的標配,車載手機無線充電也隨之成為智能座艙的標配。近兩年,造車新勢力的新車型中基本會配有手機無線充電的功能。根據申萬宏源的調研數據,新勢力的手機無線充電功能滲透率高于傳統車廠64.73%。目前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并不是車企的宣傳重點,但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早升級了該功能。
數據來源:申萬宏源
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汽車無線充電解決方案相較于普通消費類芯片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國內電源管理芯片知名廠商告訴電子發燒友網,車規級芯片因涉及駕乘安全,其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一致性、極低效率、長期供貨等特點,這些在認證環節需重點關注,如AEC-Q100對車規級芯片的要求就包括環境、運行穩定、可靠性、一致性、產品生命周期、良率要求測試等,缺一不可。因此,進入車規級芯片這一賽道的企業除了技術層面的考量,非技術層面的實力也至關重要。總結來看,進入汽車供應鏈通常需要具備四大要素:一是技術實力強大;二是產品線豐富;三是質量管控體系可靠;四是具備一定的規模與體量,保證供應穩定。黃欣健也同樣提到了無線充電技術需要關注的問題還是效率和安全性問題。
在這方面,伏達半導體在2021年就推出了通過車規級認證的無線充智能全橋芯片NU8015Q和NU8040Q,支持15W和40W無線充電輸出。根據介紹,這兩顆芯片均支持輸入欠壓閉鎖、過壓保護、過流保護和過熱關機等完善的保護功能,環境溫度范圍支持-40℃到105℃。
圖源:伏達半導體
無線充電技術存在的技術瓶頸,也讓我們需要必須了解到:在技術還未成熟時,充電技術并不能一味追求大功率。在相關汽車論壇中,筆者發現有不少車主反饋了手機無線充電功能中的存在的安全問題,被提及次數最多的是“發熱問題”。從汽車論壇上可以看到,不少比亞迪漢系列車主都有反饋無線充電板位置發熱,另外也有車主表示充電之后,手機也會發熱。
圖片來源:懂車帝、汽車之家
由此可見,車載無線充電板發熱,甚至讓手機發熱不是個例。發熱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又該怎么解決呢?業內人士向電子發燒友表示,“充電發熱是一個系統問題,首先要充電芯片的效率要高,其次是整體方案的效率要高,以及系統的散熱性能要好”。
目前,業內部分車載手機無線充電解決方案采用的是全橋內置MCU,內置功率管的SOC方案,黃欣健表示,這樣的方案會很容易出現發熱問題。為此,智融科技采用以外置MOS,外掛MCU為主的解決方案,“這樣設計更靈活,也能更好地解決發熱問題”。
在安全問題尚未解決之前,這或許就是工信部將無線充電傳輸功率限制在50W及以下的原因之一。也或者,理想L9的15W車載手機無線充電不是最好的充電方案,卻是當下最適合大眾的充電方案。當前,最新的Qi協議已經針對安全性做了升級,未來更高功率的解決方案也將逐漸適配智能手機。
對于芯片廠商而言,在汽車芯片供應鏈危機之后,部分車載充電產品、PD協議逐漸開始接受工業級芯片,使得國產芯片有機會進到前裝市場。黃欣健提到,智融科技在對現有無線充電芯片(發射端)產品升級的同時,正在推進無線充電芯片(接收端)產品的研發,以形成完整的無線充電方案。不難預計,隨著國內電源芯片廠商的發力,汽車領域將成為各大廠商大展拳腳的新賽道。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83瀏覽量
180136 -
無線充電
+關注
關注
1294文章
3269瀏覽量
316473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44瀏覽量
1072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