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本就密不可分,教育部“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舉措更是印證了這一點。也正因如此,教育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教育階段的工具也更多地進入了大家的視野。編程作為編輯指令代碼的核心,在機器人設計、制造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機器人的發展也帶動了人工智能整個產業的飛躍。
此同時,人工智能發展要求機器人產業也保持一致甚至更迅疾的速度更新時,機器人本身會反過來影響學生的教育。WER世界教育機器人大賽理論委員會主席惲為民認為:“教育機器人是訓練成功能力(分析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的最佳平臺,同時傳授有效運用三種能力的方法。機器人競賽則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創造、動手實踐、并激勵他們堅持不懈地完成任務,借此幫助學生強化成功能力的特征。”換言之,機器人教育本身除了編程能力的訓練能夠成為知行合一的學習范本以外,其還能通過團隊協作、競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其綜合的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
以科技發展為導向,人工智能無疑是最具有潛力的一個方向,當這種導向加諸教育本身,無論是高校對人才的偏好還是學科建設體系的建設,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最終影響到該教育體系中的每一個學生。因此,教育機器人與機器人教育,將在未來的教育領域中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革似乎不像歷次科技革命一樣,僅僅停留在延伸人的體力和腦力上,而是進入了人和機器共同演化的時代。機器人革命不是一場獨立的革命,而是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特征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說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通過裝備的自動化和標準化實現了機器對人的體力勞動的替代,“機器人革命”則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推動了機器對人的腦力勞動的替代。
機器人的進化有兩個方面,即能力和功能的拓展。讓機器人實施一個功能,比如開車、掃地或者唱歌,目前已經都能做到。但是能力的培養,即機器人要能自我學習,這在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從這一點上看,機器人想超越人,目前還難以實現。所以,讓機器人具備人的功能不難,而能夠達到和人同樣的能力,尤其是學習能力,并非易事。現在很多研究都是想讓機器人聰明,譬如能具備行為能力、博弈能力。而人與人之間的博弈不僅看輸贏,很多時候是基于人的意識情感。
一個機器人比一個人,或者一群人聰明,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機器人要超過人類的整體智能,目前仍為時尚早。機器人是集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全球定位導航,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自動化等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產物,是人類社會走向智慧生活的重要伴侶。所以機器人學不是一般的學科和專業的集合,而是多個交叉學科的綜合,因為今天已經到了機器人時代。
機器人的革命是世界性、時代性的,有人擔心機器人到來,很多人就沒有事干了。這種擔心是不必,因在機器人時代一些人會轉行去創新制造新機器人,一些人會轉行成為懂得維修、管理機器人的專業人才。機器人不會有情緒,不會不守規矩。有人擔心人工智能可能會擺脫人類控制,反過來控制人類。這樣理解的威脅屬于消極的威脅,而從進化角度理解則是積極的威脅。有人擔心都用機器人干活了,將來人類手的功能是否會退化?人們天天坐在計算機旁,將來的人類會不會大腦越來越大,腿越來越短?當然,進化的歷程是漫長的,真有可能的話也要幾萬年以后。
現在最先進的機器人都有一個能夠讓人類實現完全控制的“關機鍵”,然而,“關機鍵”發揮作用的前提是它在機器人的工作領域之外。舉個例子,一個會下棋的機器人的工作領域僅限于與人對弈,它并不會覺察到它的人類對手可以拔掉它的電源終止博弈。
綜上所述,智能機器人經過有意或者無意的程序設定,能夠全面的了解周圍世界并且對于有人可以動他們的“關機鍵”的后果作出預測,則人類就就很難再控制它,目前這還只是理論上的推測。但是需要謹慎的認識到,超級智能機器可能會僅受控于物理學定律和人們早期給智能機器人設定的程序。早期的程序是基于人類十分有限的物理學知識設計的,如果面對一個智能機器人,人們給出的指令是“為人類創建更偉大的未來”時,最好能夠十分確定它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審核編輯 黃昊宇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24瀏覽量
20755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42瀏覽量
239004 -
人工智能市場
+關注
關注
0文章
42瀏覽量
36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