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復旦PE/VC同學會攜手復旦IT同學會、復創俱樂部聯合舉辦線上月度分享會,鴻之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復旦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博士曹榮根校友,以材料領域的工業軟件現狀與國產化替代分析為題做主題分享,吸引了近千人次在線觀看。
曹博士首先從技術地圖、材料生命周期、核心價值、功能組件CAX(工藝主線)、應用效果、組件拓撲關系、材料數據庫和細分產品等方面,對材料領域的工業軟件做了基本介紹,再就國內材料領域工業軟件的現狀做了分析。
談到現狀,曹博士認為,對于工業軟件來說,不管是材料領域還是非材料領域,現狀都比較惡劣。實際上,常規的工業軟件的生存環境或者是發展環境可能比我們這個領域還要有挑戰一些。這是因為我國工業體系總體發展是非常不錯的,因此,工業軟件作為一個伴隨工業發展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工具,如果我們錯過工業發展的過程,工業軟件的產生挑戰難度就急劇增加。究其原因是用戶端(也就是企業端),很難再分出精力去幫助一個工業軟件企業的成長,從而工業軟件企業便錯失了這個行業的成長的機會或是沃土,成長困難度銳增。 我國材料行業跟其他工業行業類似,是全球材料種類最齊全的國家之一。我國的材料行業有一個特征,就是大而不強,我們更多是偏原材料工業,在新材料上并不占優勢。但有趣的是,我們新材料研發水平在全球比較領先,只是大量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需要較長的轉化時間。
隨后,曹博士針對中國材料領域兩極分化的狀態做了進一步分析。 第一,新材料研發做的非常不錯,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常年秉承創新的理念,我們做了很多新的材料,探索過很多新的領域。因此,在新材料研發上,我國全球領先,研發從業人員也非常多,當然,研發軟件海外介入率非常高,接近100%。 第二,工業端的新材料主要是由我們高校、科研院所和海外人才轉化過來的,但轉化率還不夠高。同時,材料的工業企業的研發相對偏弱。 第三,材料領域的工業軟件,目前管理軟件和工控軟件應用率和國產化率都是不錯的;另外,在新興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和新能源等行業,工業軟件主體都是海外進來的,這是因為這些行業海外輸入較多,從而,也是近來最容易受貿易戰影響的行業。
談到材料領域的工業軟件這個行業的機會,曹博士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介紹:
1)人工智能+材料科學本身的結合,引導的整個計算能力的加速。隨著計算機快速的提升和算法的不斷優化,實際上,近年來,我們對計算科學,也就是計算機仿真學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一依賴提出一個重要的需求就是計算速度的加速,AI的出現就讓這個事變得非常有可能,它可以分成三塊,一是人工智能,二是算法,三是專用芯片。 2)材料數據庫的銳增引導的材料新性質的發現。近年來,“AI+生物醫藥”已經被大家廣泛熱追,再有特種材料、特種合金、復合材料在這里將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應用。 3)此外,還有一個在海外很成熟,在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就是“配方型的數據平臺引導的快速的復合材料的設計”,很多化工材料是一個標準的復合材料過程,對配方的依賴性非常強。如果有效的去對單一公司的配方數據、反應流程、性質等進行收集,并在這個基礎上不停的對它進行預測和優化,然后返回,最終就獲得一個對單一企業極其有用的研發軟件,對企業研發大量的新配方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軟件在巴斯夫、陶氏化學這些公司都存在很久。
最后,曹博士就“國產替代”這一大家關注的話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國產替代還有很多的挑戰,首先我個人覺得,我們對國產替代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那就是,國產替代雖然是大家期望的,但企業畢竟是企業,以生存為先。站在這個基礎上,一個企業必須要做的事還是“用最好的東西做最好的東西”。如果想實現替代,先不說物美價廉,首先要做到物美才有可能實現替代。 國產替代的真正的機遇和挑戰是:一方面,在國家安全領域,國產替代還是有不錯的機會。除此之外,和高校相對成熟的市場相比,我國材料領域的工業軟件市場剛剛起步,它跟高校市場正好形成了兩極,構成了巨大的機會。這是因為我國的材料工業市場本身是巨大的,其發展的過程也愿意培養工業軟件企業伴隨發展,因此,使得這個領域的工業軟件擁有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機會。 國產替代如何破局?曹博士提出四點:人才培養、產學研、資本介入和政策支持。
審核編輯 :李倩
-
材料
+關注
關注
3文章
1230瀏覽量
27321 -
工業軟件
+關注
關注
2文章
187瀏覽量
16034
原文標題:曹榮根:材料領域的工業軟件現狀與國產化替代分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hzwtech,微信公眾號:鴻之微】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