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8 Stream 數據流效率分析
Stream
是Java SE 8類庫中新增的關鍵抽象,它被定義于 java.util.stream
(這個包里有若干流類型:Stream
代表對象引用流,此外還有一系列特化流,如 IntStream,LongStream,DoubleStream
等 )。
Java 8 引入的的Stream
主要用于取代部分Collection
的操作,每個流代表一個值序列,流提供一系列常用的聚集操作,可以便捷的在它上面進行各種運算。集合類庫也提供了便捷的方式使我們可以以操作流的方式使用集合、數組以及其它數據結構;
stream 的操作種類
①中間操作
- 當數據源中的數據上了流水線后,這個過程對數據進行的所有操作都稱為“中間操作”;
- 中間操作仍然會返回一個流對象,因此多個中間操作可以串連起來形成一個流水線;
-
stream
提供了多種類型的中間操作,如filter
、distinct
、map
、sorted
等等;
②終端操作
-
當所有的中間操作完成后,若要將數據從流水線上拿下來,則需要執行終端操作;
-
stream
對于終端操作,可以直接提供一個中間操作的結果,或者將結果轉換為特定的collection
、array
、String
等;
stream 的特點
①只能遍歷一次:
數據流的從一頭獲取數據源,在流水線上依次對元素進行操作,當元素通過流水線,便無法再對其進行操作,可以重新在數據源獲取一個新的數據流進行操作;
②采用內部迭代的方式:
對Collection
進行處理,一般會使用 Iterator
遍歷器的遍歷方式,這是一種外部迭代;
而對于處理Stream,只要申明處理方式,處理過程由流對象自行完成,這是一種內部迭代,對于大量數據的迭代處理中,內部迭代比外部迭代要更加高效;
stream 相對于 Collection 的優點
注無存儲: 流并不存儲值;流的元素源自數據源(可能是某個數據結構、生成函數或I/O通道等等),通過一系列計算步驟得到;
- 函數式風格: 對流的操作會產生一個結果,但流的數據源不會被修改;
- 惰性求值: 多數流操作(包括過濾、映射、排序以及去重)都可以以惰性方式實現。這使得我們可以用一遍遍歷完成整個流水線操作,并可以用短路操作提供更高效的實現;
-
無需上界: 不少問題都可以被表達為無限流(
infinite stream
):用戶不停地讀取流直到滿意的結果出現為止(比如說,枚舉 完美數 這個操作可以被表達為在所有整數上進行過濾);集合是有限的,但流可以表達為無線流; -
代碼簡練: 對于一些
collection
的迭代處理操作,使用 stream 編寫可以十分簡潔,如果使用傳統的collection
迭代操作,代碼可能十分啰嗦,可讀性也會比較糟糕;
stream 和 iterator 迭代的效率比較
好了,上面 stream
的優點吹了那么多,stream
函數式的寫法是很舒服,那么 steam
的效率到底怎樣呢?
先說結論:
-
傳統
iterator (for-loop)
比stream(JDK8)
迭代性能要高,尤其在小數據量的情況下; -
在多核情景下,對于大數據量的處理,
parallel stream
可以有比iterator
更高的迭代處理效率;
我分別對一個隨機數列 List (數量從 10 到 10000000)進行映射、過濾、排序、規約統計、字符串轉化場景下,對使用 stream 和 iterator 實現的運行效率進行了統計。
測試環境如下:
System:Ubuntu 16.04 xenial
CPU:Intel Core i7-8550U
RAM:16GB
JDK version:1.8.0_151
JVM: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build 25.151-b12, mixed mode)
JVMSettings:
-Xms1024m
-Xmx6144m
-XX:MaxMetaspaceSize=512m
-XX:ReservedCodeCacheSize=1024m
-XX:+UseConcMarkSweepGC
-XX:SoftRefLRUPolicyMSPerMB=100
1. 映射處理測試
把一個隨機數列(List
)中的每一個元素自增1后,重新組裝為一個新的 List
,測試的隨機數列容量從 10 - 10000000
,跑10次取平均時間;
//stream
Listresult=list.stream()
.mapToInt(x->x)
.map(x->++x)
.boxed()
.collect(Collectors.toCollection(ArrayList::new));
//iterator
Listresult=newArrayList<>();
for(Integere:list){
result.add(++e);
}
//parallelstream
Listresult=list.parallelStream()
.mapToInt(x->x)
.map(x->++x)
.boxed()
.collect(Collectors.toCollection(ArrayList::new));
2. 過濾處理測試
取出一個隨機數列(List
)中的大于 200 的元素,并組裝為一個新的 List
,測試的隨機數列容量從 10 - 10000000
,跑10次取平均時間;
//stream
Listresult=list.stream()
.mapToInt(x->x)
.filter(x->x>200)
.boxed()
.collect(Collectors.toCollection(ArrayList::new));
//iterator
Listresult=newArrayList<>(list.size());
for(Integere:list){
if(e>200){
result.add(e);
}
}
//parallelstream
Listresult=list.parallelStream()
.mapToInt(x->x)
.filter(x->x>200)
.boxed()
.collect(Collectors.toCollection(ArrayList::new));
3. 自然排序測試
對一個隨機數列(List
)進行自然排序,并組裝為一個新的 List
,iterator
使用的是 Collections # sort API
(使用歸并排序算法實現),測試的隨機數列容量從 10 - 10000000
,跑10次取平均時間;
//stream
Listresult=list.stream()
.mapToInt(x->x)
.sorted()
.boxed()
.collect(Collectors.toCollection(ArrayList::new));
//iterator
Listresult=newArrayList<>(list);
Collections.sort(result);
//parallelstream
Listresult=list.parallelStream()
.mapToInt(x->x)
.sorted()
.boxed()
.collect(Collectors.toCollection(ArrayList::new));
4. 歸約統計測試
獲取一個隨機數列(List
)的最大值,測試的隨機數列容量從 10 - 10000000,跑10次取平均時間;
//stream
intmax=list.stream()
.mapToInt(x->x)
.max()
.getAsInt();
//iterator
intmax=-1;
for(Integere:list){
if(e>max){
max=e;
}
}
//parallelstream
intmax=list.parallelStream()
.mapToInt(x->x)
.max()
.getAsInt();
5. 字符串拼接測試
獲取一個隨機數列(List
)各個元素使用“,”分隔的字符串,測試的隨機數列容量從 10 - 10000000
,跑10次取平均時間;
//stream
Stringresult=list.stream().map(String::valueOf).collect(Collectors.joining(","));
//iterator
StringBuilderbuilder=newStringBuilder();
for(Integere:list){
builder.append(e).append(",");
}
Stringresult=builder.length()==0?"":builder.substring(0,builder.length()-1);
//parallelstream
Stringresult=list.stream().map(String::valueOf).collect(Collectors.joining(","));
6. 混合操作測試
對一個隨機數列(List
)進行去空值,除重,映射,過濾,并組裝為一個新的 List
,測試的隨機數列容量從 10 - 10000000
,跑10次取平均時間;
//stream
Listresult=list.stream()
.filter(Objects::nonNull)
.mapToInt(x->x+1)
.filter(x->x>200)
.distinct()
.boxed()
.collect(Collectors.toCollection(ArrayList::new));
//iterator
HashSetset=newHashSet<>(list.size());
for(Integere:list){
if(e!=null&&e>200){
set.add(e+1);
}
}
Listresult=newArrayList<>(set);
//parallelstream
Listresult=list.parallelStream()
.filter(Objects::nonNull)
.mapToInt(x->x+1)
.filter(x->x>200)
.distinct()
.boxed()
.collect(Collectors.toCollection(ArrayList::new));
實驗結果總結
從以上的實驗來看,可以總結處以下幾點:
-
在少低數據量的處理場景中(
size<=1000
),stream
的處理效率是不如傳統的iterator
外部迭代器處理速度快的,但是實際上這些處理任務本身運行時間都低于毫秒,這點效率的差距對普通業務幾乎沒有影響,反而stream
可以使得代碼更加簡潔; -
在大數據量(
szie>10000
)時,stream
的處理效率會高于iterator
,特別是使用了并行流,在cpu恰好將線程分配到多個核心的條件下(當然parallel stream
底層使用的是 JVM 的ForkJoinPool
,這東西分配線程本身就很玄學),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運行效率,然而實際普通業務一般不會有需要迭代高于10000次的計算; -
Parallel Stream
受引 CPU 環境影響很大,當沒分配到多個cpu核心時,加上引用forkJoinPool
的開銷,運行效率可能還不如普通的Stream
;
使用 Stream 的建議
-
簡單的迭代邏輯,可以直接使用
iterator
,對于有多步處理的迭代邏輯,可以使用stream
,損失一點幾乎沒有的效率,換來代碼的高可讀性是值得的; -
單核 cpu 環境,不推薦使用
parallel stream
,在多核 cpu 且有大數據量的條件下,推薦使用paralle stream
; -
stream
中含有裝箱類型,在進行中間操作之前,最好轉成對應的數值流,減少由于頻繁的拆箱、裝箱造成的性能損失;
審核編輯:湯梓紅
-
JAVA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966瀏覽量
104702 -
Stream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7968 -
數據流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9瀏覽量
14349
原文標題:Java8 Stream 遍歷數據效率差?實測結果出乎意料~~
文章出處:【微信號:AndroidPush,微信公眾號:Android編程精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