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發起了一場針對蘋果的公開運動,要求蘋果采用新的跨平臺通信協議標準RCS(富通信服務),以取代過時的SMS和MMS標準。
為了解決Android用戶和iPhone用戶之間的通信問題,谷歌最近幾個月一直在敦促蘋果支持RCS標準。RCS是一種可以在iOS和Android上使用的協議,提供iMessage的大部分功能。谷歌表示,它希望“所有移動操作系統都升級到RCS標準”。
據消息了解,有谷歌相關人士指出,蘋果的iMessage不愿意支持RCS標準,導致Android用戶和iPhone用戶之間的通信體驗不佳。谷歌上個月表示,Android消息應用程序中的RCS消息每月已累積超過5億活躍用戶。但如果蘋果仍然將RCS排除在iMessage之外,iPhone用戶將無法享受5G消息的便利。
綜合IT時報和網易整合
審核編輯:郭婷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ndroid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935瀏覽量
127350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97瀏覽量
198571 -
iOS
+關注
關注
8文章
3395瀏覽量
15056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走上自研之路,蘋果將推首款WiFi芯片與5G基帶芯片,不支持毫米波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據媒體報道,蘋果將推出其首款自研5G基帶,但這款基帶芯片卻存在一個先天缺陷,即不支持毫米波。這也意味著蘋果在沒有實現支持毫米波之前,還是會繼續采購高
蘋果加速自研芯片進程,iPhone SE 4將首發自研5G基帶
階段,標志著蘋果在擺脫外部5G基帶供應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盡管蘋果與高通之間的5G基帶供應協議一直延續至2027年,但海通國際證券分析師Jeff Pu的研究報告指出,iPhone SE
蘋果加速自研5G基帶,iPhone SE 4將首發應用
蘋果公司在擺脫對外部供應商依賴的征途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據知名蘋果供應鏈分析師郭明錤的最新爆料,Apple正加速推進其5G芯片的自研進程,計劃在2025年實現重大突破。這一戰略調整將直接
愛立信:2029年底全球5G用戶將達56億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電信網絡設備領域的巨頭愛立信再次為我們揭示了5G技術的廣闊前景。其最新發布的《愛立信移動趨勢報告》中,一項引人注目的調整尤為引人關注:原本預計于2029年底全球5G用戶數將達到
嵌入式設備中的4G/5G模塊管理
數據傳輸的實時性和可靠性。
4G/5G網卡自管理工具可以將獲取的模塊固有信息和SIM卡信息、注網、附著、撥號等狀態信息輸出到文件,便于客戶直觀查看。當4G/
發表于 07-13 16:45
請問mx880 5G數據終端可以設置優先5G網絡嗎?
固件版本固件版本5G_DTU master 1.2.5 當地5G網絡夜里會關閉, 設置lte?nr 或者nul?nr,夜里自動跳轉4G 網絡, 白天有5G 網絡時候不能自動切回來,得手
發表于 06-04 06:25
軟銀與KDDI將合作建設日本5G網絡
軟銀與KDDI兩大日本巨頭近日宣布,將深化合作,共同在日本國內建設5G網絡。根據雙方的合作計劃,他們將通過合資企業的形式,攜手在日本范圍內大規模部署5G基站。預計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即到
谷歌確認iPhone明年秋季將兼容RCS標準
在RCS的優勢闡釋中,谷歌預計iOS設備也將采納該標準,IT之家援引其相關部分表示:“蘋果已宣布2024年秋季啟用RCS,屆時所有用戶將體驗
什么是5G?5G的特點
5G是第五代蜂窩技術,可以為無線服務提高速度,減少延遲,并增強靈活性。 5G技術相比4G,具有“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技術特點,不僅將進一步提升用戶的網絡體驗,為移動終端帶來
美格智能聯合羅德與施瓦茨完成5G RedCap模組SRM813Q驗證,推動5G輕量化全面商用
高精度授時等5G特性。支持靈活的64QAM/256QAM(可選)調制方式,通過優化天線數量,大幅降低了成本,并配備了豐富的功能接口,為外設擴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兼具輕量化、低功耗、小尺寸及高性價比等顯著
發表于 02-27 11:31
蘋果16 Pro將搭載驍龍X75基帶,實現5G領先
最新款驍龍X75于2023年2月問世,改善了載波聚合等技術優點,對比驍龍X70,能提升5G下載和上傳速度。基帶芯片集成了毫米波和sub-6GHz 5G收發器,節省了電路板空間25%且降低了功耗20%。
5G 外置天線
5G外置天線
新品介紹
5G圓頂天線和Whip天線旨在提供617 MHz至6000 MHz的寬帶無縫高速互聯網接入連接解決方案。這些天線的特點是高增益,即使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也能確保強大的信號
發表于 01-02 11:5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