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量資本、前沿技術紛紛涌入,充電基礎設施在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也正在進入變革期,未來8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背后是萬億級充電基礎設施產業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每逢節假日出行一定會經歷高速堵車,隨著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特別是今年六月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暴增,國慶保留節目又新增一項:新能源汽車充電一小時,排隊四小時,充電樁一樁難求!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386萬輛,預計到202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新車保有量將超過2500萬輛;到2030年將達到8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的同時,其配套設施也必須跟上,充電樁成為業界關注的一個熱點。2022年1-8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169.8萬臺,截至2022年8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431.5萬臺,同比增加105.0%。
充電基礎設施與新能源汽車都在爆發式增長,但目前2.5:1的車樁比,遠遠不能滿足充電體驗的目標。充電樁未來又將如何發展演變,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充電需求?
只有面對真實的數據,我們才知道,一樁難求的背后也許不僅僅是充電樁的數量奇少,充電效率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與傳統汽車一分鐘內即可加滿油不同,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充滿電,即便是用最快的增壓器也需要20-40分鐘,若是選擇慢充,這個時間則會拉長至6-12個小時。這無疑會加重充電樁緊張狀態,汽車充電提速已迫在眉睫。
量子技術提升充電效率
最近,基礎科學研究所(IBS)復雜系統理論物理中心的科學家們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技術解決方案——量子充電技術。理論上,量子資源(quantum resource)可以通過為電池內部單元集體同時充電的方式進行充電,從而大大加快電池充電過程。
使用量子充電技術,可將傳統的電動汽車充電過程加速200倍,這意味著充電樁充電時間從30分鐘縮短到9秒。未來量子電池從理論上可實現在幾秒完成充電,比傳統汽車加油還快,充電樁的“翻桌率”直線上升,就算嗷嗷待哺的新能源汽車再多,也不怕排隊求樁了。
汽車快充技術正成為行業新標桿
當然,光是提升充電樁充電效率還不夠,未來萬物互聯,新能源智能汽車作為物聯網時代最重要的移動終端之一,充電領域自然成為物聯網的重點應用領域。
業界立下實現1:1車樁充電的行業目標,即為每一輛新能源汽車配備一臺充電樁。想要達成目標,仍需要大量增加充電樁供給。但怎么高效增設,如何合理部署成為下一步工作重點。
物聯網技術優化運營效率
運營機構可以不斷采集關鍵數據,優化后續的建設規劃,提高設備利用率。
鋼鐵大大倒認為,借助物聯網的遠程監測管理能力,未來充電樁建設可以不必局限于傳統形式,不用像加油站那樣集中建立充電站,而是靈活部署。通過物聯網技術分析汽車流量,再按照真實汽車流量來沿線建設充電樁。
這樣既能讓每一個充電樁都出現在它們該出現的地方,車主不用到處排隊求樁,也能讓充電樁都充分發揮作用,不會因為部署的位置不同,成為無人問津的“冷板凳”選手。
量子充電技術提升充電樁充電效率,物聯網技術則能優化充電樁的運營效率,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構成未來車聯網系統重要基礎。
8000萬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正在造就物聯網產業“新藍海”, 而IO-Link又是實現工業物聯網(IIoT)的工業4.0基礎,馬上報名10/18大聯大友尚集團ST的IO Link整體解決方案線上研討會,技術專家將在線分享如何以更小的工作量和更短的上市時間,助力工業4.0革新!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23瀏覽量
99421 -
充電樁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2265瀏覽量
84971 -
量子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1094
原文標題:【洞見芯趨勢】汽車充電“一樁難求”?新技術給出新思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大聯大,微信公眾號:大聯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充電樁自動測試系統的原理和應用

建筑中電氣充電樁配電設計及未來發展思考

建筑電氣充電樁配電設計及未來發展思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