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是汽車、固定和便攜式應用中清潔發電的有前途的設備。全氟磺酸(PFSA)離聚物(例如Nafion)已成為基準PEM;然而,Nafion產生了一些問題,包括高透氣性、低熱穩定性、高生產成本和環境不相容性,上述問題限制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廣泛應用。據信,無氟質子交換膜可以潛在地解決所有這些問題;然而,這些膜都不能同時滿足高性能(例如質子傳導性)和高耐久性(例如機械和化學穩定性)。Kenji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聚苯乙烯的PEM(SPP-QP),其滿足燃料電池應用所需的性能。新設計的PEM表現出非常高的質子傳導性、優異的膜柔性、低氣體滲透性和極高的穩定性,即使在加速降解條件下,降解也可以忽略不計,這是現有無氟PEM從未實現的。聚苯PEM還表現出相當高的燃料電池性能,在實際條件下具有優異的耐久性。這種新的PEM擴展了現有無氟質子傳導材料的限制,并將有助于通過降低成本以及與當前基于PFSA的PEMFC系統相比的性能改進來實現下一代PEMFC。
【創新點】
聚合物的許多性質由聚合物主鏈或主鏈的剛度決定。骨架剛度可以用持久長度(lp)來描述,持久長度是骨架正切相關函數指數衰減的特征長度尺度。簡言之,lp描述了分子主鏈進行90°彎折時所需要的平均距離。因此,具有彎曲骨架的聚合物的lp通常較小。此外,當lp遠小于聚合物的輪廓長度(即足夠高的聚合度)時,聚合物表現為柔性線圈。在聚苯乙烯的情況下,將扭結的間亞苯基基團(120°)引入主鏈將導致較小的lp值,如果聚合度足夠高,扭結的聚苯乙烯應表現為柔性線圈。這對于聚合物纏結是理想的,Kenji團隊認為這種結構將形成堅韌、柔性的膜?;诖薑enji團隊開始對具有不同p-a和d-間亞苯基比的聚苯乙烯的lp進行估算。然后,Kenji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聚合物主鏈化學(lp)的柔性聚苯乙烯膜的新設計原理。基于這一設計原理,Kenji團隊首次證明磺化聚苯乙烯(SPP-QP)可以提供可彎曲的薄膜,解決燃料電池應用中的所有突出問題。Kenji團隊強調,他們新設計的聚苯離聚物具有定義明確、無缺陷的結構,沒有任何分支和/或溶解性側基。SPP-QP離聚物僅由三種組分組成:磺化的對亞苯基和未取代的對亞和間亞苯基。聚合物主鏈中間-對-間-亞苯基的最佳平衡組合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膜柔性,這是這類離聚物從未實現的。聚苯乙烯的化學穩定性提供了極高的化學穩定性,即SPP-QP膜即使在Fenton試劑中的加速氧化降解試驗后以及在實際燃料電池操作條件下仍保持其最初的優異性能和性能。
【構思新型實驗方案】
Kenji團隊的新穎設計原理概述如下(圖1)。(i)估計了主干中具有幾個對-a和間-亞苯基比率的聚苯乙烯的lp。(ii)選擇了lp足夠小的聚苯結構(即柔性線圈行為)。(iii)設計了一種具有期望的對亞苯基/間亞苯基比率(如上所述)并且與lp相比具有足夠大的分子尺寸的新單體。
圖1.柔性聚苯乙烯膜的新設計原理。(A) 聚苯乙烯的估計持久長度(lp)。(B) 基于這一原理的新型單體的具體設計。
該設計原理基于這樣的假設,即即使與其他共聚單體(在本例中為磺化亞苯基)進行共聚,線圈確保單體也傾向于采取柔性線圈構象。
【實驗方案】
磺化聚苯,SPP-QP,由磺化亞苯基(SP)和醌亞苯基(QP)單體合成(圖2.A)。為了提高聚合物的溶解度和膜的柔韌性,設計了一種新型的QP單體,即一個被四個間苯封端的對苯,該單體通過Suzuki-Miyaura偶聯反應雙組分法成功合成。共聚反應在均相體系中通過Ni介導的偶聯反應進行得很好。獲得的聚苯乙烯離聚物在極性非質子溶劑中高度可溶,如二甲基亞砜(DMSO)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但不溶于水或非極性有機溶劑。 從DMSO溶液中澆鑄提供了薄的、柔性的棕色膜(圖2.B)
圖2.新型聚苯乙烯基PEM。SPP-QP的合成(A)和膜(B)。
【膜性能測試】
圖3顯示了PEM在80°C下的吸水率和質子傳導性,作為RH的函數。SPP-QP膜比Nafion膜更親水,吸收更多的水,因為SPP-QP膜對比于Nafion膜(0.91 mmol g?1)。有更高的IEC(2.4 mmol g?1)。在報道的無氟芳香族離聚物膜中,SPP-QP膜表現出最高的質子電導率。
SPP-QP膜的質子電導率(0.22 s cm?1)遠高于Nafion膜(0.16 s cm?1) 在95%相對濕度下。這些質子交換膜的質子電導率隨著相對濕度的降低而降低,SPP-QP膜仍具有較高的質子電導率(22 mS cm?1)。此外,聚苯主鏈的共軛結構有助于負電荷的離域;磺酸基團甚至在相對干燥的條件下也可能更有效地解離,導致SPP-QP膜的高質子傳導性。
SPP-QP膜在干燥和加濕條件下也表現出優異的機械穩定性。動態力學分析(DMA)是在相似的吸水率和質子電導率測量下進行的(圖4)。SPP-QP膜的粘彈性特性對濕度(80°C,干-濕)不那么敏感[即,儲能模量(E′)曲線僅發生輕微變化],損失模量(E〃)的比值(E〃/E′)曲線未發生轉變。在測試條件下,SPP-QP膜表現出高E′(》1GPa),超過Nafion膜約一個數量級。
圖3.吸水率和質子電導率。PEM的(A)吸水率(B)質子電導率在80°C時的濕度依賴性。IEC值(mmol g?1) 括號用酸堿滴定法測定。Fenton的測試是通過將膜在80°c的Fenton溶液(含3%H2O2和2 ppm Fe2+的水溶液)中浸泡1小時進行的。
圖4顯示了80°C下芬頓試劑[含3%H2O2和百萬分之二(ppm)Fe2+的水溶液]中1小時的氧化穩定性測試結果。眾所周知,無氟離聚物膜在這些苛刻條件下通過羥基自由基的氧化攻擊而顯著降解。主鏈中含有雜原子鍵(例如醚、砜和酮基)的參考SPP-bl-1膜斷裂成碎片;SPP-bl-1膜的剩余重量(7%)、分子量(5%)和IEC(0%)受到嚴重影響。相比之下,SPP-QP膜更穩定,具有幾乎完美的保留性能:剩余重量(99%)、分子量(99%)和IEC(100%)。
即使在重復測試兩次(即2小時)后,仍觀察到幾乎完美的性能保持:重量保持率(9 8%)、分子量(99%)和IEC(100%)。令人驚訝的是,SPP-QP膜還保持了其靈活性,沒有裂紋或脆性。
圖4. 氧化穩定性試驗(芬頓試驗)。參考SPP-bl-1(3.0 mmol g-1)的剩余重量(W)、分子量(Mw)和IEC?1) 和SPP-QP(2.4 mmol g?1) Fenton試驗后的膜(含3%H2O2和2 ppm Fe2+的水溶液,80°C,1 h)。對第一個測試的SPP-QP膜進行了試驗,結果顯示為SPP-QP(兩次)
燃料電池性能和耐久性使用SPPQP膜制造膜電極組件(MEA),并在80°C下進行燃料電池性能測試。應注意,Nafion被用作催化劑層(CL)中的粘合劑,因為這些PFSA基離聚物仍然是最先進的材料,并且作為粘合劑材料進行了良好的測試。圖5(A和B)顯示了100和30%相對濕度條件下的極化曲線[包括歐姆(IR)]和歐姆電阻。在100%相對濕度下(圖A),電池的開路電壓(OCV)為1.04 V,表明SPP-QP膜具有良好的氣體阻隔性能。此外,由于電池在完全加濕條件下的高質子傳導性,電池顯示出相當低的歐姆電阻(約0.06歐姆·cm2)。由于SPP-QP膜的質子傳導性降低,歐姆電阻a t 3 0%RH(圖5B)但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為產物水加濕了膜。因此,歐姆電阻(》0.6 A·cm2時約為0.15歐姆·cm2) 與從其在相對濕度略高于30%的相對濕度(約40%相對濕度)下的質子電導率計算得出的(0.15歐姆·cm2)一致。由于其高質子傳導性和與CL的良好兼容性,SPP-QP電池即使在低濕度條件下也表現出高燃料電池性能。然后,在80°C和30%RH下進行了OCV保持試驗(圖C)。
在這些條件下,由于過氧化氫的形成增加以及由此形成的高氧化自由基物種,膜降解加速。正如許多研究人員報告的那樣,Kenji團隊還證明了基于Nafion的細胞的OCV在140小時后下降。相反,SPP-QP細胞OCV的變化在相同條件下比Nafion細胞慢得多;SPP-QP細胞甚至在1000小時后仍保持高OCV。電池的歐姆電阻沒有變化。測試后分析顯示,SPP-QP膜的分子結構(1H NMR譜)和分子量(GPC譜)的變化很小,即使在進行OCV保持測試1000小時后。SPP-QP細胞的極高氧化穩定性可能是由于SPP-QP膜的化學穩定性以及低氣體滲透性。
在實際燃料電池運行條件下,干濕循環的機械耐久性也是一個關鍵問題。據報道,烴離聚物膜表現出比PFSA膜更低的濕干循環耐久性,這主要是由于烴離聚體膜的尺寸穩定性(或更高的吸水性)。因此,通過美國能源部(DOE)協議評估SPPQP膜的干濕循環耐久性。初步結果是,SPP-QP膜持續了6000多個干濕循環,沒有出現機械故障(氣體滲透率沒有增加)。據我們所知,這是聚苯離聚物膜表現出如此高的干濕循環耐久性的第一個例子,這可能是由于這類離聚物薄膜(即聚苯)的高柔性。繼續進行干濕循環試驗(例如,多達30000次干濕循環)和在更嚴酷的條件下進行其他穩定性評估(例如,OCV保持試驗與干濕循環相結合)
圖5. 燃料電池性能和耐久性(OCV保持試驗)。IR包括SPP-QP電池的H2/O2極化曲線(實心符號)和歐姆電阻(開路符號)(IEC=2.6 mmol g?1) 在80°C,濕度條件為(A)1.0%R H (B)30%RH。(C) 在80°C和30%RH(H2/空氣)下SPP-QP電池的電池電壓(實心符號)和歐姆電阻(開路符號)的變化(IEC=2.6 mmol g?1)。
【總結】
Kenji團隊成功地設計并合成了一種新的無氟芳香族離聚物(SPP-QP),該離聚物僅由三種組分組成:磺化對苯撐(SP)和未取代的對-a n d間苯撐(QP)。從成本和可擴展性的角度來看,最簡單的聚合物結構將是有利的;也就是說,親水性(SP)單體是市售的,而新型疏水性(QP)單體只需兩步即可從市售試劑中容易地合成,無需任何耗時的純化過程(例如硅膠柱色譜法)。聚苯骨架中對苯和間苯的良好平衡組合在這類離聚物(即磺化聚苯)中提供了出乎意料的高膜柔性。即使在低濕度條件下,聚合物結構中分離的親水(SP)和疏水(QP)段也有助于提高質子傳導性和燃料電池性能。SPP-QP膜表現出極高的氧化穩定性,也就是說,即使在芬頓試驗條件和操作燃料電池(OCV保持試驗)條件下進行加速氧化降解試驗后,SPP-QP膜仍保持其分子結構和初始優異性能(例如質子傳導性、機械穩定性和燃料電池性能)。據研究所知,這種化學穩定性以及足夠的膜柔性(例如,斷裂伸長率》50%)在無氟芳香族離聚物膜中是前所未有的。成分的高化學穩定性(即,主鏈中沒有雜原子鍵的磺化聚苯乙烯)以及最佳聚合物相互作用和/或糾纏(即,無規線圈結構)被認為在化學和物理上都增強了SPP-QP膜的特性;這些可能是進一步擴展無氟芳香族離聚物膜優越性的重要線索。
審核編輯 :李倩
-
燃料電池
+關注
關注
26文章
962瀏覽量
95247 -
電導率
+關注
關注
1文章
210瀏覽量
13946
原文標題:Science Adv. 用于燃料電池的下一代柔性聚苯乙烯質子傳導膜
文章出處:【微信號: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眾號:鋰電聯盟會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