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SA連接標準聯盟正式對外發布Matter 1.0標準和認證流程,并在深圳召開了媒體發布會。
本次活動中,各位到場嘉賓從標準的研發端到測試端,再從產品的芯片端到設備端,詳細地介紹了Matter 1.0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同時在“圓桌討論”環節,幾位行業大佬分別發表了各自對智能家居市場走向的觀點,非常具有前瞻性。
“卷”出新高度
純軟件也能通過Matter認證
“你有一個單純的軟件組件,它也能成為Matter認證的產品,可以直接去控制所有的Matter硬件設備,我認為這是具有跨時代的影響意義。”——CSA連接標準聯盟中國成員組主席宿為民。
作為智能家居行業的相關從業人員,最為關注的莫過于新的標準或協議對相關產品的支持度如何。
而在介紹Matter的最新工作成果時,宿為民便劃出了重點。
據了解,Matter標準支持的硬件產品包括照明電氣、暖通控制、控制設備與網橋、電視與媒體設備、窗簾幕簾、安防傳感、門鎖等設備。
而在未來,硬件產品將延伸到攝像頭、家用白電及更多的傳感器類產品中,據OPPO標準部部長楊寧介紹,未來Matter還有可能將觸手伸至車載應用上。
但其中最重磅的消息是,目前對Matter實現了對軟件組件的認證。它為什么重磅,首先我們需要知道,Matter 1.0標準的發布為什么一拖再拖。
據宿為民介紹,“更多的困難是來自于競爭對手之間如何妥協。”
在Matter的發起者及支持者中,包括了谷歌、蘋果等一眾在智能家居產品有所建樹的巨頭。他們擁有優秀的產品,以及連年辛苦運營積累下來的用戶群體,同時也擁有大量的數據可以改善用戶體驗。
但作為競爭對手,仍然選擇了為破除壁壘而合作,其動機必然是更大的利益。畢竟為“互操作”打通壁壘,需要以貢獻出自己的用戶作為犧牲。說這是犧牲,是因為能撐起一個品牌的無非就是其用戶的質與量。
簡單來說,各巨頭冒著“用戶流失”的風險在協助Matter落地。而冒此風險的原因,是Matter能夠帶來更大的收益。
更大的收益包括但不限于:從宏觀角度來說,“互操作”能為智能家居市場帶來更大增量;從微觀角度來說,各企業可以通過“互操作”獲取更多的用戶數據。
于是,也由于這筆賬必須提前算清楚——誰能拿到多少收益。所以令Matter的落地一拖再拖。
同時,“互操作”的實現也導致了另一個問題,也就是使產品開發商變得更“卷”。由于便利了用戶,擴大了其選擇空間,使其可以選擇更多品牌的產品。在這樣的環境中,廠商并不能再依靠“我的生態里還缺什么”來刺激用戶購買指定產品,而必須通過更具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產品來獲取用戶的青睞。
如今,Matter對軟件組件的認證,更是將這種“卷”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度,它的重磅還在于直接影響到了各企業的利益。
目前基本上每家做智能家居產品生態的企業,都會附帶自家的中控軟件,包括負責控制產品的開關,監測產品的狀態等。往往只需要開發一個App,甚至小程序便能實現。不過其作用雖然沒想象中那么大,但能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卻不小,畢竟收集到的用戶使用偏好等數據,一般來說是相關產品改良的“殺手锏”。
隨著軟件也能通過Matter認證,未來無論做硬件產品或做平臺的企業,都將面臨更強力的競爭,也將有更多做軟件的企業入局,一分智能家居的大蛋糕。
但從積極的方面來說,Matter 1.0標準的落地,互操作性的提升以及更高的支持度,為細分賽道下做單品的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生存機會,同時也無形中淘汰了部分功能雞肋的產品。
不過本次發布會的內容還不止產品,關于智能家居市場,在“圓桌討論”環節各位行業大佬針對銷售場景、B端、C端市場等方面的問題,貢獻了不少有價值的觀點。
智能家居
未來做B端還是做C端
“之前一套全屋智能可能更多的在走全裝的市場,我們做別墅、做大平層。但現在我們到線下門店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發現門店的自然流量是非常浪費的。”——CSHIA秘書長周軍。
據介紹,在去年及之前,全屋智能是行業的大趨勢,也由此催生了許多智能家居的設備廠商、平臺廠商與房開商之間的合作。
但目前地產市場的不景氣,加之房開商處于結構性調整階段,導致了全屋智能、智慧社區等設想停留在了概念化階段。
而在今年年初,由于全屋智能等概念難以落地,開設門店成了各大企業新的聚焦點。包括華為、小米等硬件產品商,還有百度、京東等平臺商。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與房開商合作和利用門店的自然流量,便是目前智能家居主流的B端和C端市場銷售方案。但在B端,不僅是受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其開展仍有其他阻礙,包括運營管理的任務安排、責任義務及權限的分配都是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跟住建部、建筑口都在推進智慧社區、全屋智能方面相關的團體標準的建設,因為在智慧生活體系,不光是室內的應用場景,涉及到室內、樓宇、社區,涉及到房地產企業,包括物業等等多方面的運營和管理。這個為什么不好說?它涉及到不同的管理方,一旦涉及到數據,管理就不是純商業上的問題了。”——中國信通院IoT行業首席研究員葛涵濤
換句話說,走B端市場的雖然能夠在產品銷售的效率上有保障,但難以避免地會增加更多問題。而直達用戶的C端市場,理應能帶來更加便利的服務,并提供更高的價值。同時門店式的場景搭建,對智能家居產品的銷售亦有巨大幫助。
在C端
從局部場景到全面場景
“我們很多的學員開很多門店,來了以后一問,對智能家居挺感興趣,但是我暫時不需要,局部空間升級我是需要的,但這個局部空間升級里面有很多設備目前是沒有滿足的,Matter出來之后加速了很多跨平臺的互聯互通,這在零售端的體現會更明顯。” ——CSHIA秘書長周軍
目前,很多企業推出了場景化的解決方案,包括智慧客廳、臥室、陽臺等。此類場景化的方案需要對多個設備進行組裝,在過去,常由單家多產品進行覆蓋或多個產品合作進行聯動,但操作體驗不佳,權限分配、數據管理等問題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不過Matter落地之后,這些問題便迎刃而解。
“不管你是提供純邊緣側的,還是提供云邊一體化的技術解決方案,你都需要一個統一的協議和接口,包括安全協議,去規范你的各種技術規范和開發規范,這樣才能夠減少我們在具體應用場景解決方案開發過程中,減少我的代碼量,加速交互的過程,減少維護的過程。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行業技術的重要里程碑。” ——中國信通院IoT行業首席研究員葛涵濤
另一方面,對于用戶而言,在單品到場景的選擇上更加寬容。局部場景的到來,能給予用戶最大程度的選擇空間。不但如此,由于Matter的提供的高互操作性,未來從單品走向局部再到全面,一條暢通無阻的道路即擺在面前。
此外,在近年來火熱的出海賽道上,場景的構建也是業內熱議的話題。
“國內的生態圈,或者說居住環境是比較密集型的,國外就比較分散。在國內一個小區就可以上幾百戶、上千戶,有網絡,智能家居很容易推。國外,我到鄰居家也開車,中間可能是一大片空地,不太好布。你到紐約、芝加哥這些大城市,其實那個環境跟國內也差不多。這其中是有很多大同小異的地方。”——Wi-Fi聯盟亞太區商務事務總經理黃家瑞
簡單來說,在智能家居產品對場景的選擇上,不僅需要注重從點到面的普及,還可以從環境上入手,在更加容易布網的地區,智慧社區等理念能夠更容易地實現落地。
結語
隨著Matter 1.0的正式發布,智能家居行業存在已久的壁壘也將被徹底破除,對于消費者和從業者來說,沒有壁壘以后,在體驗和交互上會有明顯的提升。而通過對軟件的認證,也能使產品市場更加“卷”,創造更多具有差異化的新品。
同時,在未來,通過Matter也將更便于智能場景的鋪設,還能助力中小品牌更好地存活。隨著生態逐漸完善,智能家居也將迎來更大的用戶增量。
審核編輯 :李倩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8文章
9553瀏覽量
184941 -
Matter
+關注
關注
1文章
219瀏覽量
5473
原文標題:從單品到場景,Matter能為智能家居帶來多少增量?
文章出處:【微信號:ulinkmedia,微信公眾號:物聯傳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