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究 背 景
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是將CO2轉變為增值化學品的有利手段,在助力“碳中和”如期實現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合成高效CO2RR電催化劑仍然存在較大挑戰。本文通過綠色制備方法合成了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衍生的碳納米棒負載的表面富氧鉍納米顆粒(SOR Bi@C NPs)催化劑。
該催化劑可在440 mV的寬電位范圍內實現大于91%的CO2RR生產甲酸鹽的法拉第效率。非原位XPS和XANES以及原位拉曼光譜表明,原始SOR Bi@C NPs催化劑中的Bi-O/Bi(110)結構在CO2RR過程中可以保持穩定。DFT計算表明Bi-O/Bi(110)結構可以促進*OCHO中間體的形成。本工作為CO2RR高效鉍基催化劑的開發提供了新理念,并為先進電催化劑的探索提供了獨特見解。
文 章 簡 介
基于此,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陳維教授與南開大學的張凱研究員合作,在國際知名期刊Nano Letters上發表題為“Surface-Oxygen-Rich Bi@C Nanoparticles for High-Efficiency Electroreduction of CO2 to Formate”的研究文章。該文章通過綠色制備方法合成了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衍生的碳納米棒負載的表面富氧鉍納米顆粒(SOR Bi@C NPs)催化劑,該催化劑可在寬電位范圍內實現高效CO2RR生產甲酸鹽。
本 文 要 點
要點一:碳納米棒負載的表面富氧鉍納米顆粒構建
將固有結構穩定的SU-101納米棒在惰性Ar氣氛下炭化,制備了超細SOR Bi@C NPs(圖1a)。SEM顯示SOR Bi@C NPs繼承了SU-101的納米棒形態(圖1b)。TEM和HAADF-STEM結果顯示SOR Bi@C NPs為大量直徑約為2~4 nm的超細Bi納米顆粒均勻分布在碳納米棒基體上(圖1c,d) 。XPS和XANES均證實,SOR Bi@C NPs表面存在Bi-O結構。同時,將固有結構相對不穩定的CAU-17在同樣條件下處理,得到的Bi@C NPs材料Bi表面顯示為非富氧結構。
圖1 SOR Bi@C NPs的結構表征
要點二:表面富氧鉍納米顆粒促進CO2RR過程進行
將SOR Bi@C NPs及Bi@C NPs催化劑分別進行CO2RR測試,結果表明,SOR Bi@C NPs在CO2RR至甲酸鹽的過程中,與Bi@C NPs相比,在更寬的電位區間內可達到更高的法拉第效率及更高的偏電流密度,并且表現出非常好的穩定性能,揭示了Bi-O結構有利于促進CO2RR至甲酸鹽過程進行。此外,通過非原位XPS、XANES及原位Raman表征,證實在CO2RR過程中Bi-O結構仍可保持穩定存在。
要點三:Bi-O結構可促進CO2RR中間體的形成
為揭示Bi-O結構對CO2RR的促進作用,文章采用DFT計算,進一步研究了Bi-O結構對活性中心在CO2RR中的影響。結果表明,與純Bi相比,Bi-O結構對CO2分子吸附更強,更有利于決速步中間體*OCHO的形成。在*OCHO到*HOCHO的轉變過程中,中間體由強吸附性轉變為弱吸附性,有助于產物的脫附。
圖3 SOR Bi@C NPs的催化機理
文 章 鏈 接
Surface-Oxygen-Rich Bi@C Nanoparticles for High-Efficiency Electroreduction of CO2 to Formate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2c03573
審核編輯:劉清
-
拉曼光譜
+關注
關注
0文章
83瀏覽量
2752
原文標題:陳維&張凱Nano Letters:表面富氧Bi@C催化劑助力高效電催化CO2還原產甲酸鹽
文章出處:【微信號:清新電源,微信公眾號:清新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