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系統哪來的尼龍繩?
一、背景
某地區用戶報修1.5匹定頻壁掛式空調不制冷。售后上門檢查,室內、外機安裝環境無異常;用戶家電壓正常;機器開機后,壓縮機運行2分鐘左右停機,壓力會下降,電流上升,現象為壓縮機卡缸;割開壓縮機吸排氣管單獨試壓縮機正常。考慮系統是不是有堵,焊開四通閥,發現排氣管接四通閥里面有尼龍繩。
二、哪里來的尼龍繩?
如果在安裝時進入尼龍繩,制冷循環下,一般不會跑到高壓排氣管上,應該進入內機或外機低壓側。但如果冬天安裝,試機時使用制熱模式調試,連接管進入了異物,可能會進入到高壓側。具了解,售后更換過壓縮機,如果在這過程中進入高壓管,而四通閥前有滑塊擋住了繩子。
大家認為呢?
三、售后注意事項
1、從數據上分析,能運行幾分鐘壓縮機停機保護,電流上升、壓機震動堵轉噪音大,應該考慮高壓側堵的問題。
2、售后維修更換壓縮機的成本非常高,更換前建議測量線圈繞組、絕緣性能,吸排氣機械能是否異常。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空調系統哪來的尼龍繩?
文章出處:【微信號:阿理支持連,微信公眾號:阿理支持連】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汽車空調控制器性能的提高,汽車空調控制器的電子系統越來越復雜,系統使用的電子元器件的數量越來越龐大,系統要實現的功能也
發表于 12-10 16:45
?423次閱讀
在現代家居生活中,空調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變頻空調因其節能和舒適的特性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一、變頻空調智能控制系統的基本原理 變頻
發表于 12-03 09:38
?178次閱讀
機房精密空調是確保數據中心等關鍵設施穩定運行的關鍵設備。冷凝系統作為精密空調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響著空調的制冷效果和能效。因此,對冷凝系統
發表于 11-23 15:59
?229次閱讀
說到射頻的難點不得不提雜散,雜散也是射頻被稱為“玄學”的來源。雜散也是學習射頻必經的一個難點。本篇文章就來講一下雜散。
發表于 11-05 09:59
?1788次閱讀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醫療設備的質量和性能要求日益提高。醫療牽引繩繞線組件作為醫療設備中的重要部件,其焊接質量直接關系到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激光焊接機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焊接醫療牽引繩繞線組件中
發表于 10-28 16:38
?155次閱讀
風冷精密空調與水冷精密空調是兩種常見的精密空調系統,它們在制冷原理和工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下面聊一下風冷精密空調與水冷精密
發表于 10-16 18:04
?268次閱讀
精密空調控制系統采用先進的控制技術和通訊協議,實現對精密空調的精確控制,確保室內環境穩定、舒適。
發表于 09-27 16:28
?246次閱讀
我想用TAS5614做個功放,但看了下資料,輸入信號需要數字信號,而TAS5518如何和MCU通信。TAS5518的音頻信號從哪里來,能不能直接從SD卡讀取
發表于 09-20 16:08
科技的日新月異,推動家居生活正逐步向智能化、便捷化邁進,空調智能控制系統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讓居家環境變得更加舒適、便捷與節能。 家居空調智能控制系統
發表于 09-12 17:39
?360次閱讀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智能空調監控系統已經成為現代家居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監控系統,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空調進行操作,極大的提升了用戶的功能體驗。 一、概述 智能
發表于 08-19 14:42
?369次閱讀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中央空調遠程控制系統作為智能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升級改造樓宇的中央空調系統,充分了解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需求,綜合現代凈化空調技術、空氣潔凈處理技術、自動控制及
發表于 07-17 15:44
?523次閱讀
摘要:針對純電動汽車熱泵空調系統在冬季低溫潮濕環境下制熱能力不足、換熱器出現結霜現象等問題,提出了一種新型熱泵空調制熱系統。該系統將電機余熱
發表于 07-03 08:35
?2596次閱讀
精密空調主要由制冷系統、空氣循環系統、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發表于 03-03 17:28
?2075次閱讀
暖通空調系統的定義暖通空調是具有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三大功能的空調系統,亦稱為HVAC(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
發表于 01-26 14:05
?523次閱讀
電源線上的干擾是哪里來的呢?在電源線上安裝磁環有什么作用? 電源線上的干擾是由各種電器設備和電力系統中的電磁場引起的。這些電磁場可以干擾電源線上的信號傳輸,并對其他設備產生影響。 首先,電源線
發表于 01-11 15:25
?2539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