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9 日消息,據鉅亨網報道,歐洲已掀起半導體設廠風潮,英特爾、臺積電、三星已相繼宣布,將在當地建設晶圓代工廠。但機構 Techcet 警告,這將導致當地半導體材料供應鏈壓力大增。
英特爾今年宣布將斥資 880 億美元在歐洲建廠,其中包含德國兩座晶圓廠 (生產 2 納米制程芯片),意大利將興建封裝廠,原有愛爾蘭廠也將擴產;同時,臺積電也傳出將計劃在德國設廠;三星也宣布晶圓產能倍增計劃,計劃在歐洲建廠,瞄準車用芯片市場。
大規模新建晶圓廠需要強大的化學品、材料供應鏈,但目前歐洲化學品供應鏈極不穩定。背后原因包括:今年俄烏沖突造成能源問題;當地化學品、氣體供應商設備投資意愿低,導致供給不足;物流狀況也成隱憂;且歐洲環境法規較嚴格,供應鏈跟進速度較緩慢。
長期而言,晶圓廠擴廠同時,原料供應鏈必須同步投資,否則晶圓廠勢必要為關鍵原料尋找更多替代來源。Techcet 指出,未來歐洲半導體用鹽酸、氣體、硫酸、氫氟酸、氨水以及異丙醇 (IPA) 將是斷鏈高風險族群。
Techcet 認為,未來 6 年 16 納米以下晶圓廠將高速擴張,對于相關化學品供應商而言,建立新廠能更快速制造半導體化學品。Techcet 資深總監 Dan Tracy 認為,若市場條件允許,以及共同投資等資金補助到位,歐洲化學品供應商可望考慮投資設廠,建立新廠有利滿足先進制程化學品需求。
審核編輯黃昊宇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87瀏覽量
2215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