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教授李寶軍、包燕軍等研究人員實現(xiàn)了自然界結構對光場的最普適以及最高自由度的調控。相關研究發(fā)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超構表面是一種能在亞波長厚度范圍內對光場的偏振、振幅、相位進行靈活調控的人工設計的新型結構,被廣泛用于各種微納結構功能器件中,實現(xiàn)諸如全息成像、平面透鏡、信息加密等功能。超構表面概念自2011年被提出后,已有約五萬篇相關文章發(fā)表,包括了各種各樣的光場調控功能和器件。這些光場調控看似功能迥異、各有不同,但在數(shù)學上都可以用一個2×2的瓊斯矩陣統(tǒng)一描述,這些不同的功能器件都可歸納于不同自由度瓊斯矩陣的調控。
瓊斯矩陣通常用于描述光學器件對光的偏振、振幅、相位的調控能力,共包含8個參數(shù)自由度。能調控的自由度越多,意味著對光場的調控能力越強,實現(xiàn)的功能也越豐富。對于單層結構,由于平面結構的對稱性,其自由度最多只能達到6個。在前期的工作中(Sci. Adv. 2021, 7, eabh0365),李寶軍團隊突破傳統(tǒng)超構表面設計方法限制,實現(xiàn)了6個自由度上限的單層超構表面的瓊斯矩陣光場調控。
具有8個參數(shù)自由度的瓊斯矩陣和先進光場調控的應用示例
具有8個參數(shù)自由度的瓊斯矩陣設計和測量結果
在該項工作中,李寶軍團隊基于雙層超構表面結構,結合梯度下降算法和巧妙的結構設計,實現(xiàn)了自然界中結構所能達到的最大8個自由度的光場調控,并且給出傳統(tǒng)設計方法所不能實現(xiàn)的光場調控功能,諸如:實現(xiàn)了對任意兩種偏振態(tài)(可非正交)振幅和相位的獨立調控;引入雙層結構之間旋轉自由度,與4種入射及探測偏振態(tài)相結合,實現(xiàn)了高達16種的獨立全息圖像。
基于瓊斯矩陣和8個參數(shù)自由度的任意兩種偏振態(tài)集的獨立振幅和相位控制的實驗演示
該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在于首次實現(xiàn)了自然界結構對光場的最普適以及最高自由度的調控,從而為自然界所允許的任意復雜光學功能的實現(xiàn)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5313-2
審核編輯 :李倩
-
光學器件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4瀏覽量
11979 -
光場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1734
原文標題:暨南大學等實現(xiàn)自然界最高自由度的超構表面光場調控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