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一日千里”的大背景下,芯片短缺問題再次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近三年來,芯片短缺問題導致全球汽車產量減產約1500萬輛,中國超過了200萬輛,這就是芯片短缺對汽車行業帶來的深刻影響。”近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在2022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峰會(GIV2022)上表示。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汽車芯片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大。張永偉在上述峰會上透露:“2022年,我國的汽車智能化滲透率超過了30%,2030年預計這一比例會達到70%。所以從智能化汽車發展的速度來判斷,汽車行業對芯片的需求會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
據了解,在芯片短缺與需求巨大雙重挑戰下,汽車業內人士紛紛呼吁聯袂攻堅“卡脖子”難題。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汽集團”)總經理李明就建議:“加強對汽車操作系統、芯片、軟件、自動駕駛等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聯合攻關力度。”
此外,專注于車規級自動駕駛計算芯片和平臺的黑芝麻智能科技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劉衛紅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呼吁,建議主機廠和投資機構能夠給國內芯片企業充足的市場和機會,讓企業集中精力投入技術研發工作,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汽車產業發展。
國產汽車芯片供給率不足10%
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的同時,芯片短缺問題正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12月11日,受芯片短缺影響,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約435.1萬輛。
而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汽車行業面臨的“缺芯”之痛尤為顯著。
“現在來看,擺脫進口依賴仍然是當務之急。”張永偉表示,國內汽車芯片的供給率不足10%,最低的不足1%,也就是每輛車所需的芯片90%以上都靠進口,或者掌握在外資公司手里,這就決定了不論是普通芯片還是一些關鍵芯片,特別是智能芯片,未來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但瓶頸也越來越高。
除汽車芯片供給率較低、亟待擺脫進口依賴外,國內汽車芯片全產業鏈也還面臨著諸多短板。
張永偉透露,在汽車芯片整個價值鏈中,最高端的核心芯片占比較小、但價值最高,96%的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電子設計自動化)IP掌握在美國公司手里,在核心汽車芯片IP中,歐洲和美國共占據95%的市場份額。
“從目前看來,美國、韓國、日本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牢牢占領了整個汽車芯片設計的高端市場。”張永偉同時表示,中國則在封測領域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芯片行業還需要解決技術短板問題。“改變現有的芯片競爭格局確實有很大的難度。”張永偉表示,在EDA工具和核心半導體設備市場,特別是在制造代工領域仍然是我們的短板,我們有14納米以上的制程工藝,但更先進的制程依然欠缺。
而人才短缺也制約著國內汽車芯片行業發展。張永偉表示:“目前,我國集成電路領域的從業人員,包括汽車集成電路和消費集成電路在內共計54萬人,主要分布在設計、制造和封測環節,到2023年缺口會達到20萬人。人才短缺會嚴重影響芯片行業的技術突破和產業推進,所以需要盡快解決這一問題。”
市場規模將達300億美元
在面臨技術難題、人才短缺等諸多挑戰的同時,汽車芯片市場的規模卻與日俱增。
例如,在近年來諸多車企遭遇供應難題的車載MCU方面,中信證券研報顯示,根據IC insights統計數據,2021年,全球MCU市場規模達196億美元,未來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預計為6.7%;其中汽車MCU銷售額為76億美元,約占39%,未來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預計為7.7%。
張永偉也在上述峰會中表示,在國內市場,“我們判斷2030年的芯片市場規模約為300億美元,需求量約為1000億~1200億顆/年,所以汽車芯片的需求越來越大、缺口也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革命深入演進,單車的芯片需求量也在迅速提升。
據張永偉透露,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研究團隊和國內機構在一起拆車的過程中發現,汽車芯片的使用量遠遠超出了其他任何一個智能終端,包括手機。“從目前來看,汽車芯片按照功能大概可分為九大類,包括智能芯片和計算芯片等,每輛智能化程度偏高的單車芯片所需數量都在1000顆以上。”
中信證券研報也分析認為,未來車載MCU量價提升動能主要在于汽車智能化及電動化趨勢。汽車電子電控均需用到電子控制單元(ECU),每個ECU均需至少一顆MCU作為核心控制芯片。
“普通燃油汽車、豪華燃油車、智能電動車平均單車分別約搭載70顆、150 顆和300顆ECU,智能化趨勢下車載傳感器等硬件的用量增加,對MCU的需求也在提高。從中短期(2025年之前)看,智能硬件堆疊帶來的MCU用量提升;從中長期(2025年之后)看,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所需的MCU正走向高端化和集成化。”中信證券研報表示,“在電動化趨勢下,新增電池管理系統、整車控制器等對應MCU的用量亦有明顯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張永偉則同時分析認為,將來當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越來越向集中式方向發展時,所需的芯片數量可能會減少,但是對性能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算力要求會非常高。
汽車芯片行業破局前行
在汽車芯片發展面臨多重挑戰之下,中國汽車芯片行業如何破局前行?
“要在全產業鏈進行技術提升。”張永偉認為,我國在設計、制造、封測、軟件、設備、材料等環節都需要全面實現技術突破。
張永偉同時表示,在提升技術的同時還需要保障產能。“我國目前在先進產能方面還面臨著挑戰,但可優先保障28納米和40納米等制程工藝成熟的產能,這也是汽車芯片最需要、最適合的產能,也是我國有基礎擴大的產能,所以既要提升技術,也要增加芯片供給。”
李明也在峰會上表示:“建議行業企業密切關注產業鏈的完整性、安全性,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加快技術創新,提升產業鏈水平,推動汽車零部件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為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重要支撐。”
在攻堅技術短板的同時,建立檢測認證體系、推動芯片“上車”等也備受業界關注。
張永偉表示:“在新的競爭環境之下,國產汽車能不能更多應用***,這是我國在新時期推動汽車產業轉型的戰略性選擇,可以幫助芯片產業在應用中迭代、完善,也可以幫助整車企業建立自己的產能‘備胎’。”
“所以,國產汽車采用***已經成為必然選擇,而且更加緊迫。同時也要推動芯片行業整合,現在存在的多而散問題不利于我國芯片競爭力的提升。”張永偉分析稱。
“在芯片行業,特別是汽車芯片這一領域,更需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劉衛紅表示,“希望更多的國內自主品牌車企能夠給我們更多的機會,把我們的產品變成商品,讓產品得到驗證,這樣能夠為國內汽車芯片企業提供直接的幫助。”
“今年5月,公司和江汽集團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會推出黑芝麻華山二號芯片。”據劉衛紅透露,黑芝麻智能科技目前已經簽約15個車企量產項目。
張永偉同時指出,推動國產汽車芯片發展還需要支持多元化商業模式。從芯片企業競爭力來看,設計與制造一體化的模式是最有競爭力的,但投資金額和市場風險也都是巨大的,所以應該培育一批集設計與制造于一體的芯片公司。
張永偉還重點強調要提升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強財政、資金支持力度,讓研發型企業有穩定的投入機制,同時培育緊缺人才也是支持芯片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看來,中國在汽車電動化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在上半場競爭中取得的成績又為我國打贏下半場提供了經驗,使我們更有底氣。智能化下半場競爭會面臨更多的挑戰,但我們能夠取得最終的成功,也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審核編輯 :李倩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65瀏覽量
424848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9文章
11576瀏覽量
362363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581瀏覽量
99731
原文標題:芯片短缺影響200萬輛產能 汽車業聯合攻堅“卡脖子”難題
文章出處:【微信號:汽車半導體情報局,微信公眾號:汽車半導體情報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