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簡介
在過去的近四十年里,中國制造業實現了從沉寂到崛起的飛躍,巨大的制造業總量持續催化著技術升級與產業成熟。
隨著后工業化階段和產業鏈轉型發展進程加快,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
只關注如何把產品制造出來,在速度和數量上領先他人,能構建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嗎?
我們的答案是,不能;或者說,遠遠不夠。
在這之外,我們還需關注工程化能力,關注卓越運營能力。
如何更快更好地制造產品?如何不生產不良品?如何實現零缺陷?這些都有必要系統地納入考評體系和經營策略當中。
本專欄旨在以案例為直觀容器,來承載卓越運營理念,來落地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為試圖著力于此的企業提供一個多元豐富的信息平臺、參考支點和交流圈層。
更直白點說,我們希望這些案例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進效益,從而達成可持續競爭。
01 弄虛作假:
質量管理沉疴舊疾
隨著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與智改數轉趨勢的明朗,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關鍵要素——“人、機、料、法、環、測”成為制造企業全面強化質量管理數字化能力的切口。
對很多制造企業而言,為后五者制定對策勉強可算得心應手,而當面對“人”這一復雜要素時,管理者卻顯得有些無奈。
想必你肯定熟悉以下這個場景——
某工廠新生產出一批產品,按照抽檢標準應批次抽樣10臺,但質檢員偷懶只抽取了5臺。不僅如此,這5臺產品的檢驗數據可能也是隨意填寫的。
從結果看過程,顯然不會發現什么問題,因為“該做的都做了”。產品是否真的符合標準、是否真正質量過關,大多時候都像一筆精美的糊涂賬,經不起推敲。
縱然企業可以在產品進入市場、出現問題的早期就懸崖勒馬,幸運地避免掉更大損失的產生,但真要反過來檢查抽樣過程、追究責任、制定改進措施時,已然很難再定位到問題產生的具體環節了。
沒錯,加強監管力度或是增加巡邏檢驗都行得通,都能起到督促和約束作用,都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弄虛作假問題再次發生,但隨之提高的管理成本不會成為新的浪費嗎?
敷衍塞責可以僥幸逃脫,得過且過也不必承擔責罰。長此以往,此類工作態度和方法很難不在內部傳染,并持續作用于生產作業進度、生產質量控制等重要環節,致使不良品和不良問題層出不窮。
制造企業的未來取決于客戶的滿意程度。而幸運,又怎可能次次光臨?
02 工具支撐:
從認知到掌控
因而,很多企業將目光投向了專業的質量管理軟件。
相比為了應付客戶審核以充門面、申請補助和資質、感受到同行的競爭壓力等緣由而盲目地采購質量管理軟件,這一類企業已初步填補好了認知。簡單來說,既已知道工具要在哪個地方發揮效力,要做的無非是選擇和匹配。
那么,怎么選?
我們一定要明確:質量管理數字化,其目的在于“質量管理”,而非“數字化”。
今天的軟件工具不再被技術拖后腿,選擇的關鍵不在技術,而在軟件能不能理解業務流程、駕馭業務流程。
企業在采購軟件時可將以下幾個維度納入考量范圍:
1、是否能實現全過程受控。質量管理不是孤立進行的工作,做任何管理動作,都要在當前環節形成能流轉到下個環節的paper,保證不同模塊甚至不同系統之間清晰的邏輯關系和數據交互。
2、是否能從源頭抓問題。在源頭投入一定是最正確的方法,只有準確地知道問題、暴露問題、確定問題,制造過程才會擁有更多讓利空間。
3、是否能落實精細量化的質量措施。嚴格和精細是生產過程控制有效實施的準則,實施對產品質量、技術狀態的管控,識別追溯關鍵環節風險,全面提升設計、生產、檢驗等環節質量控制能力,降低人為因素影響。
事實上,這些都建立在一個隱性前提之上,即軟件服務商對行業特性和工廠真實需求的把握程度,對企業發展現狀和未來需求的診斷研判深度。
倘若能打通不同階段部署的生產制造系統,讓數據不僅僅在某個階段、單個系統中流轉,企業不必頻繁升級系統甚至重新開發系統,數字化轉型和精益提升才算步上正軌了。
03 質量管理數字化進階:
數據價值最大化
來看一個客戶案例。
海岸線此前服務過一家汽車發動機企業,發動機可歸屬于精密制造行業,對質量的要求相當嚴苛。
該企業的核心訴求為制造過程的數字化質量管理,希望完善質量標準、質量檢驗、質量控制與改進、質量現場不合格品處置等板塊。
在一系列企業問診之后,我們整理分析出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數據分散。
質量涉及部門和相關數據很多,各種零部件采購數據,每種產品、每個批次數據,某個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改進數據等等,不一而足;公司內部有多個信息系統,系統與系統之間數據無法流通,想了解一個產品在質量方面的所有數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追溯。
·數據結構不統一。
質量管理涉及多個業務,這些業務同樣分散在不同系統內,而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數據結構不一樣,系統開發的平臺也不同,致使系統和系統之間的數據不能實時交流、不能互相調用。
·質量數據難以追溯、統計。
數據分散、結構不一為因,質量數據難以追溯并最終失真為果。不真實的數據無法反應質量實際情況,難以挖掘影響質量的真實因素,產品質量自然遲遲得不到提高。
基于此,海岸線為該企業建立了一套以質量目標為導向、以質量計劃為驅動的質量管理數字化體系,監控質量活動,分析改進產品質量結果,并對其進行總結固化。
·搭載首款全面質量管理閉環的專業版QMS——PQM。覆蓋IQC、IPQC、FQC、OQA等檢驗業務場景、實現質量管理工作可視化;支持對接制造質量過程追蹤追溯,實現對制造工藝關聯的質量數據匯總及可視化分析。
·導入PLM系統,實現產品及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通內部OA系統、制造過程質量信息系統MES,完成業務流、信息流、數據流多維度信息整合,實現企業內部信息完全共享,消除數據孤島。
·建立TTTM全面追蹤追溯管理數字化。通過條碼管理工具,實現單件產品、單批次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追蹤追溯,跨制程問題輕松定位,快速找到同批次產品,降低退換貨成本。
該系統自上線以來,共收集處理了600多項質量信息反饋問題,所有的收集、分析、整改、閉環等工作皆在系統內完成,對比過往工作模式效率提升近60%。
更為驚喜的是,通過對問題的精準追溯和有效定位,結合知識圖譜技術的智能提醒功能,該企業質量問題的復發率顯著降低。
“制造業的競爭歸根究底是生產效率、成本控制與管理能力的競爭”,數字化轉型必然加速制造企業卓越運營水平,重塑企業業務形態。想打破更多戰略誤區,獲取適用自身企業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歡迎關注本專欄。
要想透徹理解某個理念
輸入與輸出的閉環不可或缺
哪里可以實現?
「全面質量管理系列研討會」!
智改數轉,卓越運營,全面質量 | 系列研討會正式起航 | 報名通道開啟
·與各大企業決策者面對面交流
·探討智改數轉和卓越運營的方式方法
·探詢利潤瓶頸等實際難點的優化路徑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46瀏覽量
620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