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利用打印技術制備高性能無鉛柔性壓電聲敏傳感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約 4.3 億人因耳蝸受損而遭受聽力損失,改善聽力主要靠人工耳蝸。然而,傳統的人工耳蝸語音識別能力較低,而且剛性電極與軟組織間的不匹配可能導致神經損傷和耳鳴等問題。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柔性自供電人工耳蝸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宋延林課題組近期在各向異性材料合成和圖案化器件制備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如二維MXene與納米晶復合材料研究(J. Mater. Chem. A, 2022, 10, 14674-14691;Nano Res. 2022, DOI:10.1007/s12274-022-4667-x),直寫高性能原子級厚二維半導體薄膜和器件研究(Adv. Mater. 2022, DOI:10.1002/adma.202207392),制備基于交替堆疊微電極的濕度傳感超級電容器(Energy Environ. Mater. 2022, DOI:10.1002/eem2.12546)。壓電材料可以作為未來人工耳蝸的有利候選材料,然而,主流含鉛壓電材料與生物不相容,對環境不友好,其他壓電材料的電輸出功率由于聲電轉換性能低,不足以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因此,制造高性能無鉛柔性壓電聲學傳感器意義重大。
近日,該團隊受人類耳蝸外耳毛細胞的啟發,報道了一種基于準同型相邊界的多組分無鉛鈣鈦礦棒的直寫微錐陣列策略。該策略一方面利用取向工程和在兩個不同正交相(Amm2和Pmmm)之間形成的準同型相邊界,顯著提高應力對壓電材料性能影響,實現壓電響應增強;另一方面在壓電薄膜表面引入微錐陣列,增加與聲波的接觸面積,增強對聲波的吸收,從而制備高性能柔性壓電聲學傳感器(FPAS)。該傳感器顯示出高靈敏度、寬頻率響應的特點,覆蓋常用的語音頻率,同時具有角度靈敏度,可用于記錄聲音信號,并實現語音識別和人機交互。FPAS還具備防水和耐酸堿等特點,滿足自然環境對可穿戴聲學傳感器的要求。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Matter上。
傳感動態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資助開發高度集成的多功能射頻傳感器系統】
據美國國防部網站2022年12月23日公告,2022年12月23日,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位于俄亥俄州萊特-帕特森空軍基地的部門授予位于俄亥俄州比弗克里克的國防工程公司(Defense Engineering Corp.)一份總金額995.9974萬美元的成本加定酬類合同(FA8650-23-C-1172),開展“采用集成技術、用于無與倫比多功能使命任務的傳感器”(Sensors for Unrivaled Multi-Function Missions with Integrated Technologies)研發工作。
根據合同,乙方將開展多功能射頻系統的天線、前端和后端硬件的研究與開發,并評估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通過傳統和非傳統實驗及測量技術所識別的創新天線概念的性能,這些技術使創新天線能與等效參考天線進行比較。該合同內容涉及傳感器系統技術的系統工程、研究、開發、實驗和演示,覆蓋了大部分無線電頻譜,從而支持波形敏捷性和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以及與無人/可消耗平臺操作機構之間的協調。
該合同授予是一項單一來源采辦的結果。此前,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發布了一份分兩步走的多光譜感知技術研究與開發跨部局通告(FA8650-21-S-1180),并于2021年10月19日發布了正式的招標書。乙方將在萊特-帕特森基地履行合同規定的工作,預計在2026年2月27日前完成。在授出合同時,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正從2023財年研發經費中撥付1萬美元。
【帕西尼感知科技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專注于高精度觸覺傳感器研發】
36氪獲悉,專注觸覺感知研發和應用的帕西尼感知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由啟賦資本領投,浩方創投跟投。
帕西尼感知科技成立于2021年,曾獲得由陸奇創立的奇績創壇天使輪融資。帕西尼感知科技核心業務為應用觸覺數字化傳感器技術,并涉足自適應機器人。目前公司已推出多款工業級觸覺傳感器。
觸覺傳感器為智能機器人、VR行業、醫療監測等行業的基礎設備,可被廣泛用于機器人關節、柔性皮膚、智能座艙及可穿戴設備等場景。根據調研機構VMR數據,2021年全球觸覺傳感器市場已超過112.5億美元,預計2028年將達到260.8億美元。
隨著各行業對觸覺感知要求提升,靈敏度及精度低、分辨率差、成本高、不適宜大面積部署的傳統觸覺傳感器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但高端觸覺傳感器仍為歐美、韓日等國壟斷,它們占據高端傳感器80%以上的市場。而觸覺傳感器為智能機器人、先進制造業的底層技術,必須實現國產替代,目前也是國家大力推動的行業。截止目前,已經有北京、江蘇等11省市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及關聯的傳感器技術,并要求大力推進相關傳感器等產品的研發生產。
帕西尼感知科技推出的自研PX系列觸覺傳感器,使用柔性傳感材料,并運用多維度、大陣列的觸覺深度神經網絡測量、標定。這種新材料+新算法的應用,讓PX系列觸覺傳感器精確度達到微米級,分辨率已經接近人類感知極限水平。
同時,帕西尼感知科技單片PX陣列式觸覺傳感器耐久度可達到百萬次以上,相較于海外同類型產品,生產成本大幅降低。
帕西尼感知科技以B端客戶為主,主要客戶包括大型車企、制造類國企及醫療器械廠商等,能實現小批量、定制化的產品輸出。下一階段,帕西尼感知將推出針對精密制造、手術機器人、遙操作機器人等高端制造業的新產品,包括力控能力更精細的觸覺末端、智能觸覺機械臂等,滿足客戶抓取與交互超薄、輕量、易碎、高脆物品的需求。
“過去一年,帕西尼感知科技推出了自研的PX系列觸覺傳感器,并建立起可以滿足多規格小批量出貨的敏捷供應鏈。市場方面,帕西尼感知科技已經與汽車、機器人、3C等領域大型企業建立起協同研發的合作模式,未來,該商業化進程將被快速復制到更多行業。” 帕西尼感知科技創始人許晉誠博士告訴36氪。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觸覺傳感相關產品的深度研發和場景拓展,并開拓更多潛在應用市場。
啟賦資本合伙人宋昶先生認為,力觸覺感知是工業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消費領域也有廣闊應用空間。帕西尼的柔性觸覺傳感器與輕量六軸力傳感器,在感知的維度與精度、器件的輕薄化與陣列化、成本及售價等多方面相較市面競品具備優勢,并實現了技術和供應鏈的國產自主可控。因此,公司產品有望拓展至更多應用場景,充分挖掘力觸覺感知應用的潛在市場。其次,團隊為科學家、工程師、連續創業者所組建的復合型團隊,公司掌握前瞻性技術的同時,在先進技術的工程化、商業化方面也有支撐。如今,公司產品已從器件延伸至設備,產業化進程提速,帕西尼未來可期。
浩方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表示,觸覺傳感器的潛在應用領域極其廣泛,目前主要應用于可穿戴設備、機器人、汽車行業等領域。伴隨著穿戴式電子產品的集成化發展,具有良好柔性、空間適應性和功能性的穿戴式平臺將迎來發展爆發期;同時將促進觸覺傳感器應用范疇的拓寬,滿足人機交互系統、遠程協作交互等應用場景的需求。帕西尼團隊專業背景過硬,同時具備對行業的深刻理解,自主研發出易用平價的國產化觸覺傳感器,探索出了符合自身長久發展的產業化路線,在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取得了優異成績。
【韓國國會通過“半導體特別法”:半導體工廠建廠審批時間減半】
12 月 29 日消息,據界面援引韓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韓國國會通過《國家尖端戰略產業法》修訂案(又名“半導體特別法”),該法包括縮短半導體工廠建廠審批時間等內容。
韓國會 28 日下午召開全體會議,以 184 票贊成、4 票反對、12 票棄權通過上述法案。根據修訂案,對半導體等特色產業園區建設、運營的迅速審批處理時間從 30 天縮短至 15 天。修正案還規定,自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要求予以迅速審批處理之日起的 60 天后,自動視作審批結束。另外,公營企業、準政府機構等公共機構也被納入預備可行性調查豁免對象。
修正案還將理工學科、產業需求針對型高中等列為專業人才培養項目聯動機構,并為有關高校的招生名額調整制定依據。
另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統計廳 29 日發布的“產業活動動向”資料顯示,信息技術 (IT) 需求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縮水,導致 1 月半導體生產銳減 11%。韓國統計廳方面分析指出,智能手機等產品需求增長放緩,導致半導體庫存增加,由此生產大幅減少。
而據韓國先驅報報道,業內消息人士透露,為了加強對 2023 年全球經濟衰退以及芯片價格下跌、不利匯率和進一步加息的準備,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三星集團周一舉行了一次罕見的所有附屬公司首席執行官參加的會議。消息人士稱,周一會議召開之際,三星正在為明年的前景黯淡做準備。特別是在明年半導體市場前景黯淡的情況下,三星電子極有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現虧損。
【這家國產激光雷達龍頭交付量突破 10 萬臺,登頂全球年度量產冠軍】
國外激光雷達市場正烏云籠罩,10月,被譽為激光雷達鼻祖的Ibeo公司宣告破產;上個月,激光雷達制造商Ouster和Velodyne正式宣布合并;就在近期12月13日,專注OPA(光學相控陣)技術的Quanergy也宣布破產。
在國外激光雷達市場經歷雪崩時,國內激光雷達卻發展熱火朝天。近日,國產激光雷達行業再次迎來好消息。
12月27日,禾賽科技正式對外宣布,其激光雷達累計交付量突破10萬臺。其中,今年共交付近8萬臺,登頂全球激光雷達量產冠軍。在10月底時,禾賽科技的激光雷達產品AT128,就已實現單月交付量突破10000臺,成為全球首家月交付過萬臺的車載激光雷達企業。據悉,2017年4月,禾賽科技向百度提供了第一臺Pandar40,開始切入自動駕駛領域。2020年9月,搭載禾賽科技第一代自研芯片的中距激光雷達XT32開始交付,至今累計交付近1萬臺。截至2022年12月25日,禾賽科技累計交付超過10萬臺激光雷達,包括Pandar、QT、XT、AT系列產品。
禾賽科技引領突圍
在全球激光雷達產業鏈中,國外企業具有先發優勢。2021年,法雷奧牢牢占據著75%的份額。去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仍是那些工業與測繪領域的供應商,總營收排名前五的公司都屬于該領域。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車領域,禾賽科技是總營收排名全球第一的激光雷達公司。在自動駕駛出租車領域,禾賽科技也以絕對優勢領先,以58%的營收占比排名全球第一,是第二名 Waymo 份額的兩倍以上,以往該細分領域的領導者Velodyne跌至第三。禾賽科技如此強勢的增長勁頭,也導致了激光雷達公司營收總排名的變化。其中,禾賽科技從去年的第12名上升到第6名,速騰聚創從第13名上升到第10名。相比之下,Velodyne從第7名下降到了第13名。
此外,自2018年以來,在全球范圍內官宣的ADAS前裝定點數量大約有55個,其中中國激光雷達供應商占其中的50%。禾賽科技斬獲了截至目前全球 27% 的前裝定點數量,排名全球第一。速騰聚創以16%的數量排名中國第二、全球第三。以禾賽科技為首的中國供應商的強勁突圍極大地改變了全球激光雷達行業的發展局面。Yole預計,2022 年將有超過 20 萬臺的激光雷達交付上車,其中20%的激光雷達都將來自于禾賽科技,僅次于法雷奧(29%)。前五名(法雷奧、禾賽科技、速騰聚創、華為和Luminar)將在2022年占全球激光雷達出貨量的84%,其中三名都來自中國。
激光雷達頭部企業和中國玩家規模逐漸擴大
激光雷達伴隨汽車自動駕駛而走入業界視野,近年來也因此發展迅猛。據 Frost&Sullivan 預測,2025 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135.4億美元,其中高級輔助駕駛、無人駕駛、車聯網和服務機器人領域分別占激光雷達市場總規模的 34.64%、26.30%、33.81%和 5.26%,而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到43.1億美元,占比約32%左右。
根據 2021年Yole的數據,法國一級汽車供應商法雷奧以28%的市占率位居車載激光雷達第一位,本土企業速騰聚創則以10%的市占率位居第二,Luminar以7%的份額位列第三。除了速騰聚創外,上榜的中國企業還有覽沃科技(大疆)、禾賽科技、圖達通、華為等,中國5家企業合計占比達26%。此外,北科天繪、北醒光子、鐳神智能、一徑科技等企業也有涉足,雖然目前市場份額占比較小,但未來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據了解,法雷奧起步最早,在2010年就接觸了車載激光雷達產品,2017年上市全球首款車規級激光雷達SCALA 1,現已經更新至SCALA 2,計劃2024年上市SCALA 3。禾賽科技擁有兩款車規級產品,AT128為半固態-轉鏡式遠距激光雷達,可做主雷達,QT128為機械式近距超廣角激光雷達,可做輔助型雷達。
華為半固態-微震鏡式車規級激光雷達已經量產于北汽極狐、哪吒、長城、華為阿維塔。大疆覽沃致力于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激光雷達傳感器,其HAP車規級激光雷達售價1599美元(當前匯率換算為1.12萬元)。國外激光雷達企業起步早,主要定位高端市場,如法雷奧與奔馳、奧迪的深入合作。國內車載激光雷達企業依靠產品性價比高,近幾年快速崛起,目前主攻半固態激光雷達,并布局純固態激光雷達。另外國內涌現大量激光雷達初創公司,重點研究純固態激光雷達。
總體來看,激光雷達國產化替代進程很快,不僅蔚小理、威馬、哪吒等新勢力均選用國產激光雷達,多個傳統品牌也選用國產激光雷達,如長城、上汽、廣汽。
百舸爭流,競相入場補盲激光雷達
近期,幾家國內頭部激光雷達公司在上個月相繼發布了自己的固態補盲激光雷達。11月2日,禾賽發布了面向ADAS前裝量產車的純固態近距補盲激光雷達FT120。該雷達用于近距補盲,擁有100°x75°的超廣角FOV(視場范圍),并具備體積小,集成度高等優點。據悉,目前FT120已拿到來自多家主機廠超過100萬臺的量產定點,預計2023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交付。
11月7日,速騰騰聚發布了全固態補盲激光雷達RS-LiDAR-E1。這款雷達擁有的120°的水平視場角,為市面上最大,綜合性能最強,SOP(標準操作程序)時間預計在2023年下半年。
此外,亮道智能補盲激光雷達LDSatellite的SPAD芯片,已經通過AEC-Q100認證,SOP時間則是在2023年第三季度。而圖達通也在擴充自己的產品線,進軍今年大熱的「補盲激光雷達」。圖達通聯合創始人兼 CEO 鮑君威透露,將在2023 年 1 月的 CES 展會上,公布產品相關細節。目前國內激光雷達產業鏈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區,其次是以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和浙江、江蘇、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其余地區雖有企業分布,但數量較少,未形成規模。
2022年,中國激光雷達廠商一個個借著新勢力高端車型的交付量節節攀升而意氣風發。隨著國內激光雷達市場愈發廣闊,技術路線的迭代以及大廠進入賽道帶來的規模效應等一系列因素,激光雷達整機的降本空間將十分可觀,產業鏈有望乘自動駕駛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東風迎來機遇。
傳感財經
【12月28日傳感財經分析:物聯網設備概念報跌,國脈科技 領跌;傳感器概念報跌,奧聯電子領跌;紅外傳感器概念午后報跌,森霸傳感領跌】
12月28日盤后,物聯網設備概念報跌,國脈科技 (6.95,-0.34,-4.66%)領跌,鴻泉物聯(16.48,-0.69,-4.02%)、神州數碼(21.39,-0.88,-3.95%)、東信和平(12.78,-0.49 ,-3.69%)、思特奇(7.98,-0.28,-3.39%)等跟跌。
12月28日盤后,傳感器概念報跌,奧聯電子(20,0.85,-4.08%)領跌,保隆科技(46.38,-1.65,-3.44%)、川儀股份(29.52,-1.01,-3.31%)、敏芯股份(51.6,-1.7,-3.19%)等跟跌。
12月28日盤后,紅外傳感器概念午后報跌,森霸傳感(7.92,-0.16,-1.98%)領跌,睿創微納、大立科技、高德紅外等跟跌。
相關紅外傳感器概念股:
(1)、星帥爾:
12月28日消息,星帥爾7日內股價下跌0.3%,最新報13.200元,成交額4372.4萬元。2019年12月24日公司在互動平臺稱,目前子公司生產的光傳感器產品主要應用于壓力傳感器、紅外傳感器等領域M近五年扣非凈利潤來看,公司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值為1.07億元,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17年的8480.65萬元,最高為2021年的1.29億元。
(2)、多倫科技:
12月28日消息,多倫科技截至14時01分,該股報6.490元,跌2.87%,3日內股價上漲0.15%,總市信為40.51億元。
擁有多種物聯網感知技術的駕駛人考試評判系統,研究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采集各型號規格車輛行駛過程中的狀態數據,自主研制的感知終端包括,霍爾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紅外感應器、磁性感應器、線圈檢測、壓力感應、超聲波測距、振動監測、氣壓檢測等。
多倫科技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來看,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值為4372.3萬元,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21年的-1.87
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1.36億元。
(3)、高德紅外:
高德紅外最新報價10.880元,7日內股價下跌1.6%;今年來漲幅下跌-117.98%,市盈率為22.71。高德紅外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相關的人體體溫監測系統已配備在各大海關、口岸,用于密集人群的人體體溫異常監測,有助于防控埃博拉病毒的傳播和擴散。
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來看,高德紅外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值為4.68億元,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17年的4195.72萬元,最高為2021年的10.61億元。
審核編輯黃昊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0文章
51035瀏覽量
753068 -
壓電
+關注
關注
1文章
89瀏覽量
140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