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有這些缺點,專家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有性能更好、缺點更少的元器件,可以取代電子管,支撐電子產業的長遠發展。
想著想著,他們將目光放到了礦石檢波器的身上。
█ 礦石檢波器——世界上最早的半導體器件
礦石檢波器比電子管歷史更加悠久。它利用的,是一些天然礦石(金屬硫化物)的電流單向導通特性(詳見上篇)。
這種特性,其實并不新奇。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就已經有人發現了這種特性。
1782年,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伏特(Alessandro Volta),經過實驗總結,發現固體物質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像金銀銅鐵等這樣的金屬,極易導電,稱為導體;
第二種,像木材、玻璃、陶瓷、云母等這樣的材料,不易導電,稱為絕緣體;
第三種,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會緩慢放電。
第三種材料的奇葩特性,伏特將其命名為“Semiconducting Nature”,也就是“半導體特性”。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半導體”這一稱呼。
后來,陸續有多位科學家,有意或無意中,發現了一些半導體特性現象。例如:
1833年,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發現,硫化銀在溫度升高時,電阻反而會降低(半導體的熱敏特性)。
1839年,法國科學家亞歷山大·貝克勒爾(Alexandre Edmond Becquerel)發現,光照可以使某些材料的兩端產生電勢差(半導體的光伏效應)。
1873年,威勒畢·史密斯(Willoughby Smith)發現,在光線的照射下,硒材料的電導率會增加(半導體的光電導效應)。
……
這些現象,當時沒有人能夠解釋,也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1874年,德國科學家卡爾·布勞恩(Karl Ferdinand Braun)發現了前面所說的天然礦石(金屬硫化物)的電流單向導通特性。這是一個巨大的里程碑。
可惜的是,布勞恩并沒有重視這個發現,反而轉去研究陰極射線管(也就是CRT,它是現代顯示技術的基礎)。
后來,海因里?!ず掌潱℉einrich Rudolf Hertz)成功證實了無線電磁波的存在,布勞恩又轉回無線電的研究。他與馬可尼合作,大幅改進了早期的無線通信系統。兩人共同獲得了19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6年,美國工程師格林里夫·惠特勒·皮卡德(Greenleaf Whittier Pickard),基于黃銅礦石晶體,發明了著名的礦石檢波器(crystal detector),也被稱為“貓胡須檢波器”(檢波器上有一根探針,很像貓的胡須,因此得名)。
礦石檢波器是人類最早的半導體器件。它的出現,是半導體材料的一次“靈光乍現”。盡管它存在一些缺陷(品控差,工作不穩定,因為礦石純度不高),但有力推動了無線電通信的發展?;诘V石檢波器制造的收音機產品大量普及,極大加強了人類信息的傳遞。
人們使用著礦石檢波器,卻始終想不明白它的工作原理。在此后的30余年里,人們反復思考——為什么會有半導體材料?為什么半導體材料可以實現單向導電?
早期的時候,很多人甚至懷疑半導體材料是否真的存在。著名物理學家泡利(Pauli)曾經表示:“人們不應該研究半導體,那是一個骯臟的爛攤子,有誰知道是否有半導體的存在。”
█ 量子力學——半導體的理論基石
1904年,世界上第一個電子管(真空管)誕生,標志著人類進入了電子管時代。電子管的崛起,降低了人們對礦石檢波器和半導體技術的關注熱情。
后來,隨著量子力學的誕生和發展,半導體的理論研究終于有了突破。
1928年,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馬克斯·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在應用量子力學研究金屬導電問題中,首次提出了固體能帶理論。
他認為,在外電場作用下,半導體導電分為“空穴”參與的導電(即P型導電)和電子參與的導電(即N型導電)。半導體的許多奇異特性,都是由“空穴”和電子所共同決定的。(限于篇幅,詳細技術原理后續再介紹。)
能帶論的出現,第一次從科學角度解釋了,為什么固體可以分為絕緣體、導體、半導體。
1931年,英國物理學家查爾斯·威爾遜(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在能帶論的基礎上,提出半導體的物理模型,奠定了半導體學科的理論基礎。
1939年,蘇聯物理學家А。С.達維多夫(А。С.Давыдов)、英國物理學家內維爾·莫特(Nevill Francis Mott)、德國物理學家華特?肖特基(Walter Hermann Schottky),紛紛為半導體基礎理論添磚加瓦。達維多夫首先認識到半導體中少數載流子的作用,而肖特基和莫特提出了著名的“擴散理論”。
基于這些大佬們的貢獻,半導體的基礎理論大廈,逐漸奠基完成。
█ 貝爾實驗室——創造奇跡的地方
推動半導體的發展和應用,只有理論是不夠的,工藝也要跟上。
礦石檢波器誕生之后,科學家們就發現,這款檢波器的性能,和礦石純度有極大的關系。礦石純度越高,檢波器的性能就越好。
因此,很多科學家們進行了礦石材料(例如硫化鉛、硫化銅、氧化銅等)的提純研究,提純工藝不斷精進。
在這里,我就要提到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實驗室——貝爾實驗室。
上篇中,我介紹過,美國AT&T公司為了建設長途電話網,收購了德·福雷斯特的三極管專利。
后來,因為認識到電子管這類基礎研究的價值,AT&T在1925年收購了西方電氣(Western Electric)的研究部門,并在此基礎上,專門成立了“貝爾實驗室”。
20世紀30年代,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羅素·奧爾(Russell Shoemaker Ohl)提出,使用提純晶體材料制作的檢波器,將會完全取代電子二級管。(要知道,當時電子管處于絕對的市場統治地位。)
經過對100多種材料的逐一測試,他認為,硅晶體是制作檢波器的最理想材料。為了驗證自己的結論,他在同事杰克·斯卡夫(Jack Scaff)的幫助下,提煉出了高純度的硅晶體熔合體。
因為貝爾實驗室不具備硅晶體的切割能力,奧爾將這塊熔合體送到珠寶店,切割成不同大小的晶體樣品。沒想到,其中一塊樣品,在光照后,一端表現為正極(positive),另一端表現為負極(negative),奧爾將其分別命名為P區和N區。就這樣,奧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半導體PN結(p–n junction)。
奧爾的發現,震驚了貝爾實驗室的總監——默文·凱利(Mervin J. Kelly)。
默文·凱利是半導體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1917年,他就加入了AT&T,從事電子管的研究。30年代末,電子管研究逐漸進入瓶頸。默文·凱利發現,半導體晶體材料,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影響默文·凱利的,并不僅僅是奧爾。
1939年9月,二戰爆發。為了合作對抗德國,英國全面加強了和美國的技術合作。其中,英國帶來的一項重要合作課題,就是1935年他們發明的雷達技術。
雷達技術,其實就是無線電技術的一個延伸。雷達性能的好壞,和電子器件有著密切的關系。當時,電子管是行業主流,但它信噪比差、工作不穩定,又容易壞,所以備受軍方的嫌棄。
二戰期間,AT&T旗下的西方電氣公司,基于提純的半導體晶體,制造了一批硅晶體二極管。這些二極管體積小巧、故障率低,大大改善了盟軍雷達系統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奧爾的PN結發明,以及硅晶體二極管的優異表現,堅定了默文·凱利發展晶體管技術的決心。他暗下決定,要帶領貝爾實驗室,all in 半導體。
1945年7月,二戰臨近結束。為了適應戰后研究方向的調整,貝爾實驗室進行了各個研究部門的改組。
當時,默文·凱利已經是貝爾實驗室的執行副總裁。在他的推動下,貝爾實驗室成立了3個研究組。其中之一,就是固體物理研究組。
按默文·凱利的設想,固體物理研究組的成立目的,是要在固體物理理論的指導下,“尋找物理和化學方法,以控制構成固體的原子和電子的排列和行為,以產生新的有用的性質”。
說白了,其實就是研制晶體三極管。
固體物理研究組的內部,分為半導體和冶金兩個小組。擔任半導體小組組長的,是來自麻省理工大學的博士,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
肖克利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他1910年2月13日生于英國倫敦,后來考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習量子物理。
1936年,肖克利拿到博士學位后,受默文·凱利的專門邀請,加入貝爾實驗室,從事固體物理的研究。1939年,肖克利根據莫特-肖特基的整流理論,結合自己的實驗結果,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場效應”理論。
1942年,肖克利曾經短暫離開了貝爾實驗室,加入了軍隊研究所,從事深水炸彈和雷達投彈瞄準器方面的研究工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二戰后期,肖克利曾經受美國政府的邀請,做了一份關于進攻日本本土的傷亡評估報告。這個報告,極大影響了后來的美國對日戰略,也間接影響了美國投放原子彈的決定。
二戰結束后,為了表彰肖克利的貢獻,美國政府專門給他頒發了“國家功勛獎章”,這是美國平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勛章。后來,帶著一身榮譽,肖克利又回到了貝爾實驗室。
除了肖克利之外,貝爾實驗室的固體物理研究組還有多位大牛,例如半導體專家皮爾遜(G.L.Pearson)、物理化學家吉布尼(R.B.Gibney)、電子線路專家摩爾(H.R.Moore)、理論物理學家約翰·巴?。↗.Bardeen)、實驗物理學家沃爾特·布拉頓(Walter H. Brattain)。
對了,這個沃爾特·布拉頓,1902年出生于中國廈門(父母都是美國人),1903年返回美國。
一直致力于硅和鍺晶體提純工藝的半導體專家羅素·奧爾(前文提到的那個)和高登·蒂爾(Gordon Kidd Teal),也支持了固體物理研究組的相關工作。
研究組的早期工作并不順利。在成立后的一年時間里,他們基于肖克利的理論設想,進行了大量實驗,但是沒有取得什么成果。
1946年,約翰·巴丁基于肖克利的場效應理論,提出了“表面態”理論,解決了困擾大家許久的問題。
后來,約翰·巴丁和沃爾特·布拉頓一路摸索前進(其中過程極為坎坷曲折)。終于,1947年12月23日,他們做成了世界上第一只半導體三極管放大器。也就是下面這個看上去非常奇怪且簡陋的東東:
在實驗筆記上,布拉頓按捺住內心的激動,一絲不茍地寫道:“電壓增益100,功率增益40,電流損失1/2.5……”
皮爾遜、摩爾和肖克利等人,在現場觀摩了他們的實驗,并分別在布拉頓的筆記上簽名,以示認同和證明。
在命名時,巴丁和布拉頓認為,這個裝置之所以能夠放大信號,是因為它的電阻變換特性,即信號從“低電阻的輸入”到“高電阻的輸出”。于是,他們將其取名為trans-resistor(轉換電阻)。后來,縮寫為transistor。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將其中文譯名定為晶體管。
我歸納一下,半導體特性是一種特殊的導電能力(受外界因素)。具有半導體特性的材料,叫半導體材料。硅和鍺,是典型且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微觀上,按照一定規律排列整齊的物質,叫做晶體。硅晶體就有單晶、多晶、無定型結晶等形態。
晶體形態決定了能帶結構,能帶結構決定了電學特性。所以,硅(鍺)晶體作為半導體材料,才有這么大的應用價值。
二極管、三極管、四極管,是從功能上進行命名。電子管(真空管)、晶體管(硅晶體管、鍺晶體管),是從原理上進行命名。
后來,基于晶體管,電路越做越小,集成在硅這樣的半導體材料上(沒有了電線),才叫集成電路。集成電路越做越小,電路規模越來越大(大規模集成電路),就變成了現在路人皆知的芯片。
半導體材料,是現代電子工業的支柱
█ 肖克利的逆襲
巴丁和布拉頓發明晶體管之后,有一個人的內心五味雜陳。這個人,就是肖克利。
肖克利是小組的領導者,也是重要的理論奠基人。但是,他基本上沒有參與巴丁和布拉頓后期關鍵階段的研究工作。事實上,他曾一度認為,沒有自己的幫助,巴丁和布拉頓不可能取得成功。
被打臉之后,肖克利陷入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局面——他自己認為自己是晶體管發明人之一,應該有權在專利上署名。而其他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肖克利和這個發明沒有太多直接關系,不應該署名。甚至,在后來申請專利時,團隊還專門向律師提出了一個特別請求:“一定要把肖克利排除在外?!?/p>
為什么會鬧得這么不愉快呢?在這里,小棗君必須說明一下,肖克利的奇特性格。
肖克利是一個科學天才。在技術領域,他擁有毋庸置疑的學識和能力。但是,在為人處事和團隊管理上,他存在極大的不足。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智商很高,情商很低”。
他恃才傲物,脾氣古怪,對待同事和下屬非常尖酸刻薄。因此,很多人都對他唯恐避之不及。能夠和他保持良好關系的人,寥寥無幾。
人際關系這么差,加上確實沒參與什么團隊工作,肖克利的專利署名訴求自然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甚至貝爾實驗室的高層,還對肖克利提出了警告,給他帶來很大打擊。
憤怒之余,肖克利決定:“既然你們不帶我玩,那我就自己玩?!?/p>
巴丁和布拉頓發明的晶體管,實際上應該叫做點接觸式晶體管。從下圖中也可以看出,這種設計過于簡陋。雖然它實現了放大功能,但結構脆弱,對外界震動敏感,也不易制造,不具備商業應用的能力。
肖克利看準了這個缺陷,開始閉關研究新的晶體管設計。1948年1月23日,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肖克利提出了一種具有三層結構的新型晶體管模型,并將其名為結式晶體管(Junction Transistor)。這一年的6月26日,肖克利如愿獲得了只有自己名字的專利(專利號:US2569347A)。
肖克利的專利一開始是受到廣泛質疑的,很多人認為這個模型無法實現。后來,1950年,肖克利的同事兼好友摩根·斯卡帕斯(Morgan Sparks)和高登·蒂爾合作,經過一系列嘗試,成功使用直拉法制作出了NPN型晶體管實物,才算給肖克利證名。
這一年的11月,肖克利發表了論述半導體器件原理的著作《半導體中的電子和空穴》,從理論上詳細闡述了結型晶體管的原理。
1951年初,結式晶體管的指標全面超過了點接觸式晶體管。肖克利在晶體管發明上的貢獻,終于得到了貝爾實驗室上下的一致認可(至少是技術水平上的認可)。
█ 半導體產業爆發,研究團隊散伙
晶體管的誕生,對于人類科技發展擁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擁有電子管的能力,卻克服了電子管的缺點。從它誕生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它將實現對電子管的全面取代。
進入50年代,晶體管發展進入了井噴期。晶體提純技術、光刻技術等全面爆發,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在產業落地方面,AT&T旗下的制造部門西方電氣公司很快實現了晶體管的量產。它被廣泛應用于電話路由設備、電路振蕩器、助聽器、電視信號接收器。
1953年,首批電池式的晶體管收音機投放市場。上市之后,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銷售火爆。
1954年,世界上第一臺晶體管計算機TRADIC在美國空軍投入使用。其運行功耗不超過100W,體積不超1立方米,相比當年的ENIAC有天壤之別。
1954到1956年,全美國共銷售了1700萬個鍺晶體管和1100萬個硅晶體管,價值約5500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最開始,貝爾實驗室是晶體管技術的專利擁有者,也是技術的主要掌握者。后來,因為美國反壟斷法的原因,貝爾實驗室將半導體專利主動授權給其它廠商。這進一步推動了半導體技術的普及。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晶體管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事實上,此時,貝爾實驗室的晶體管創始團隊早已分崩離析。
晶體管研制成功后,因為不爽肖克利的打壓,沃爾特·布拉頓申請調換了部門,去了別的研究組。
1951年,約翰·巴丁從貝爾實驗室離職,前往伊利諾伊大學,成為一名教授。后來,因為自己在超導領域的貢獻,又獲得了一次諾貝爾獎。
1952年,高登·蒂爾離開,加入了德州儀器,幫助這家企業成為日后的半導體巨頭。
1954年,肖克利在貝爾實驗室也待不下去了,跑到加州理工學院教書。再后來,1956年,他來到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的山景城,在一個名叫Palo Alto的小城市(后來是硅谷的一部分),成立了“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開啟了屬于自己的新事業。
誰也沒想到,若干年后,肖克利的老毛病又犯,逼走了自己的八個徒弟,再次成為孤家寡人。
他的八個徒弟,也就是著名的“八叛徒”?!鞍伺淹健背鲎吆蟪闪⒌南赏雽w(Fairchild Semiconductor),不僅開創了世界半導體產業的格局,還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走向。(關于他們的故事,可以看這里:仙童傳奇)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晶體管誕生的故事。限于篇幅,這篇文章沒有詳細介紹晶體管的技術細節,以后再找機會專門介紹吧。
內容比較長,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下期文章,小棗君將給大家講講集成電路的誕生,諾伊斯和基爾比的專利大戰。敬請關注!
參考文獻:1、《半導體簡史》,機械工業出版社,王齊、范淑琴;2、《電子技術發展的里程碑——晶體管的發明》,科學24小時;3、《芯片破壁者: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奇跡”尋蹤》,腦極體;4、《晶體管發明往事:誤打誤撞,反目成仇,共享諾貝爾獎》,詹士,量子位;5、《第一塊晶體管背后的故事》,中科大胡不歸;6、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相關詞條。
編輯:黃飛
-
無線通信
+關注
關注
58文章
4587瀏覽量
143645 -
晶體三極管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7瀏覽量
16784 -
半導體器件
+關注
關注
12文章
756瀏覽量
32100 -
電子管
+關注
關注
67文章
280瀏覽量
39494
原文標題:晶體管,到底是誰發明的?
文章出處:【微信號:鮮棗課堂,微信公眾號:鮮棗課堂】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