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系統的特點
文件系統要有嚴格的組織形式,使得文件能夠以塊為單位進行存儲。
文件系統中也要有索引區,用來方便查找一個文件分成的多個塊都存放在了什么位置。
如果文件系統中有的文件是熱點文件,近期經常被讀取和寫入,文件系統應該有緩存層。
文件應該用文件夾的形式組織起來,方便管理和查詢。
Linux內核要在自己的內存里面維護一套數據結構,來保存哪些文件被哪些進程打開和使用。
總體來說,文件系統的主要功能梳理如下:
inode與塊的存儲
硬盤分成相同大小的單元,我們稱為塊(Block)。一塊的大小是扇區大小的整數倍,默認是4K。在格式化的時候,這個值是可以設定的。
一大塊硬盤被分成了一個個小的塊,用來存放文件的數據部分。這樣一來,如果我們像存放一個文件,就不用給他分配一塊連續的空間了。我們可以分散成一個個小塊進行存放。這樣就靈活得多,也比較容易添加、刪除和插入數據。
inode就是文件索引的意思,我們每個文件都會對應一個inode;一個文件夾就是一個文件,也對應一個inode。
inode數據結構如下:
structext4_inode{ __le16i_mode;/*Filemode*/ __le16i_uid;/*Low16bitsofOwnerUid*/ __le32i_size_lo;/*Sizeinbytes*/ __le32i_atime;/*Accesstime*/ __le32i_ctime;/*InodeChangetime*/ __le32i_mtime;/*Modificationtime*/ __le32i_dtime;/*DeletionTime*/ __le16i_gid;/*Low16bitsofGroupId*/ __le16i_links_count;/*Linkscount*/ __le32i_blocks_lo;/*Blockscount*/ __le32i_flags;/*Fileflags*/ ...... __le32i_block[EXT4_N_BLOCKS];/*Pointerstoblocks*/ __le32i_generation;/*Fileversion(forNFS)*/ __le32i_file_acl_lo;/*FileACL*/ __le32i_size_high; ...... };
inode里面有文件的讀寫權限i_mode,屬于哪個用戶i_uid,哪個組i_gid,大小是多少i_size_io,占用多少個塊i_blocks_io,i_atime是access time,是最近一次訪問文件的時間;i_ctime是change time,是最近一次更改inode的時間;i_mtime是modify time,是最近一次更改文件的時間等。
所有的文件都是保存在i_block里面。具體保存規則由EXT4_N_BLOCKS決定,EXT4_N_BLOCKS有如下的定義:
#defineEXT4_NDIR_BLOCKS12 #defineEXT4_IND_BLOCKEXT4_NDIR_BLOCKS #defineEXT4_DIND_BLOCK(EXT4_IND_BLOCK+1) #defineEXT4_TIND_BLOCK(EXT4_DIND_BLOCK+1) #defineEXT4_N_BLOCKS(EXT4_TIND_BLOCK+1)
在ext2和ext3中,其中前12項直接保存了塊的位置,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i_block[0-11],直接得到保存文件內容的塊。
但是,如果一個文件比較大,12塊放不下。當我們用到i_block[12]的時候,就不能直接放數據塊的位置了,要不然i_block很快就會用完了。
那么可以讓i_block[12]指向一個塊,這個塊里面不放數據塊,而是放數據塊的位置,這個塊我們稱為間接塊。如果文件再大一些,i_block[13]會指向一個塊,我們可以用二次間接塊。二次間接塊里面存放了間接塊的位置,間接塊里面存放了數據塊的位置,數據塊里面存放的是真正的數據。如果文件再大點,那么i_block[14]同理。
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問題,對于大文件來講,我們要多次讀取硬盤才能找到相應的塊,這樣訪問速度就會比較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ext4做了一定的改變。它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叫作Extents。比方說,一個文件大小為128M,如果使用4k大小的塊進行存儲,需要32k個塊。如果按照ext2或者ext3那樣散著放,數量太大了。但是Extents可以用于存放連續的塊,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128M放在一個Extents里面。這樣的話,對大文件的讀寫性能提高了,文件碎片也減少了。
Exents是一個樹狀結構:
每個節點都有一個頭,ext4_extent_header可以用來描述某個節點。
structext4_extent_header{ __le16eh_magic;/*probablywillsupportdifferentformats*/ __le16eh_entries;/*numberofvalidentries*/ __le16eh_max;/*capacityofstoreinentries*/ __le16eh_depth;/*hastreerealunderlyingblocks?*/ __le32eh_generation;/*generationofthetree*/ };
eh_entries表示這個節點里面有多少項。這里的項分兩種,如果是葉子節點,這一項會直接指向硬盤上的連續塊的地址,我們稱為數據節點ext4_extent;如果是分支節點,這一項會指向下一層的分支節點或者葉子節點,我們稱為索引節點ext4_extent_idx。這兩種類型的項的大小都是12個byte。
/* *Thisistheextenton-diskstructure. *It'susedatthebottomofthetree. */ structext4_extent{ __le32ee_block;/*firstlogicalblockextentcovers*/ __le16ee_len;/*numberofblockscoveredbyextent*/ __le16ee_start_hi;/*high16bitsofphysicalblock*/ __le32ee_start_lo;/*low32bitsofphysicalblock*/ }; /* *Thisisindexon-diskstructure. *It'susedatallthelevelsexceptthebottom. */ structext4_extent_idx{ __le32ei_block;/*indexcoverslogicalblocksfrom'block'*/ __le32ei_leaf_lo;/*pointertothephysicalblockofthenext* *level.leafornextindexcouldbethere*/ __le16ei_leaf_hi;/*high16bitsofphysicalblock*/ __u16ei_unused; };如果文件不大,inode里面的i_block中,可以放得下一個ext4_extent_header和4項ext4_extent。所以這個時候,eh_depth為0,也即inode里面的就是葉子節點,樹高度為0。
如果文件比較大,4個extent放不下,就要分裂成為一棵樹,eh_depth>0的節點就是索引節點,其中根節點深度最大,在inode中。最底層eh_depth=0的是葉子節點。
除了根節點,其他的節點都保存在一個塊4k里面,4k扣除ext4_extent_header的12個byte,剩下的能夠放340項,每個extent最大能表示128MB的數據,340個extent會使你的表示的文件達到42.5GB。
inode位圖和塊位圖
inode的位圖大小為4k,每一位對應一個inode。如果是1,表示這個inode已經被用了;如果是0,則表示沒被用。block的位圖同理。
在Linux操作系統里面,想要創建一個新文件,會調用open函數,并且參數會有O_CREAT。這表示當文件找不到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創建一個。那么open函數的調用過程大致是:要打開一個文件,先要根據路徑找到文件夾。如果發現文件夾下面沒有這個文件,同時又設置了O_CREAT,就說明我們要在這個文件夾下面創建一個文件。
創建一個文件,那么就需要創建一個inode,那么就會從文件系統里面讀取inode位圖,然后找到下一個為0的inode,就是空閑的inode。對于block位圖,在寫入文件的時候,也會有這個過程。
文件系統的格式 數據塊的位圖是放在一個塊里面的,共4k。每位表示一個數據塊,共可以表示4?1024?8=215個數據塊。如果每個數據塊也是按默認的4K,最大可以表示空間為215?4?1024=227個byte,也就是128M,那么顯然是不夠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塊組,數據結構為ext4_group_desc,這里面對于一個塊組里的inode位圖bg_inode_bitmap_lo、塊位圖bg_block_bitmap_lo、inode列表bg_inode_table_lo,都有相應的成員變量。
這樣一個個塊組,就基本構成了我們整個文件系統的結構。因為塊組有多個,塊組描述符也同樣組成一個列表,我們把這些稱為塊組描述符表。
我們還需要有一個數據結構,對整個文件系統的情況進行描述,這個就是超級塊ext4_super_block。里面有整個文件系統一共有多少inode,s_inodes_count;一共有多少塊,s_blocks_count_lo,每個塊組有多少inode,s_inodes_per_group,每個塊組有多少塊,s_blocks_per_group等。這些都是這類的全局信息。
最終,整個文件系統格式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默認情況下,超級塊和塊組描述符表都有副本保存在每一個塊組里面。防止這些數據丟失了,導致整個文件系統都打不開了。
由于如果每個塊組里面都保存一份完整的塊組描述符表,一方面很浪費空間;另一個方面,由于一個塊組最大128M,而塊組描述符表里面有多少項,這就限制了有多少個塊組,128M * 塊組的總數目是整個文件系統的大小,就被限制住了。
因此引入Meta Block Groups特性。
首先,塊組描述符表不會保存所有塊組的描述符了,而是將塊組分成多個組,我們稱為元塊組(Meta Block Group)。每個元塊組里面的塊組描述符表僅僅包括自己的,一個元塊組包含64個塊組,這樣一個元塊組中的塊組描述符表最多64項。
我們假設一共有256個塊組,原來是一個整的塊組描述符表,里面有256項,要備份就全備份,現在分成4個元塊組,每個元塊組里面的塊組描述符表就只有64項了,這就小多了,而且四個元塊組自己備份自己的。
根據圖中,每一個元塊組包含64個塊組,塊組描述符表也是64項,備份三份,在元塊組的第一個,第二個和最后一個塊組的開始處。
如果開啟了sparse_super特性,超級塊和塊組描述符表的副本只會保存在塊組索引為0、3、5、7的整數冪里。所以上圖的超級塊只在索引為0、3、5、7等的整數冪里。
目錄的存儲格式
其實目錄本身也是個文件,也有inode。inode里面也是指向一些塊。和普通文件不同的是,普通文件的塊里面保存的是文件數據,而目錄文件的塊里面保存的是目錄里面一項一項的文件信息。這些信息我們稱為ext4_dir_entry。
在目錄文件的塊中,最簡單的保存格式是列表,每一項都會保存這個目錄的下一級的文件的文件名和對應的inode,通過這個inode,就能找到真正的文件。第一項是“.”,表示當前目錄,第二項是“…”,表示上一級目錄,接下來就是一項一項的文件名和inode。
如果在inode中設置EXT4_INDEX_FL標志,那么就表示根據索引查找文件。索引項會維護一個文件名的哈希值和數據塊的一個映射關系。
如果我們要查找一個目錄下面的文件名,可以通過名稱取哈希。如果哈希能夠匹配上,就說明這個文件的信息在相應的塊里面。然后打開這個塊,如果里面不再是索引,而是索引樹的葉子節點的話,那里面還是ext4_dir_entry的列表,我們只要一項一項找文件名就行。通過索引樹,我們可以將一個目錄下面的N多的文件分散到很多的塊里面,可以很快地進行查找。
Linux中的文件緩存
ext4文件系統層
對于ext4文件系統來講,內核定義了一個ext4_file_operations。
conststructfile_operationsext4_file_operations={ ...... .read_iter=ext4_file_read_iter, .write_iter=ext4_file_write_iter, ...... }
ext4_file_read_iter會調用generic_file_read_iter,ext4_file_write_iter會調用__generic_file_write_iter。
ssize_t generic_file_read_iter(structkiocb*iocb,structiov_iter*iter) { ...... if(iocb->ki_flags&IOCB_DIRECT){ ...... structaddress_space*mapping=file->f_mapping; ...... retval=mapping->a_ops->direct_IO(iocb,iter); } ...... retval=generic_file_buffered_read(iocb,iter,retval); } ssize_t__generic_file_write_iter(structkiocb*iocb,structiov_iter*from) { ...... if(iocb->ki_flags&IOCB_DIRECT){ ...... written=generic_file_direct_write(iocb,from); ...... }else{ ...... written=generic_perform_write(file,from,iocb->ki_pos); ...... } }generic_file_read_iter和__generic_file_write_iter有相似的邏輯,就是要區分是否用緩存。因此,根據是否使用內存做緩存,我們可以把文件的I/O操作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緩存I/O。大多數文件系統的默認I/O操作都是緩存I/O。對于讀操作來講,操作系統會先檢查,內核的緩沖區有沒有需要的數據。如果已經緩存了,那就直接從緩存中返回;否則從磁盤中讀取,然后緩存在操作系統的緩存中。對于寫操作來講,操作系統會先將數據從用戶空間復制到內核空間的緩存中。這時對用戶程序來說,寫操作就已經完成。至于什么時候再寫到磁盤中由操作系統決定,除非顯式地調用了sync同步命令。
第二種類型是直接IO,就是應用程序直接訪問磁盤數據,而不經過內核緩沖區,從而減少了在內核緩存和用戶程序之間數據復制。
如果在寫的邏輯__generic_file_write_iter里面,發現設置了IOCB_DIRECT,則調用generic_file_direct_write,里面同樣會調用address_space的direct_IO的函數,將數據直接寫入硬盤。
帶緩存的寫入操作
我們先來看帶緩存寫入的函數generic_perform_write。
ssize_tgeneric_perform_write(structfile*file, structiov_iter*i,loff_tpos) { structaddress_space*mapping=file->f_mapping; conststructaddress_space_operations*a_ops=mapping->a_ops; do{ structpage*page; unsignedlongoffset;/*Offsetintopagecachepage*/ unsignedlongbytes;/*Bytestowritetopage*/ status=a_ops->write_begin(file,mapping,pos,bytes,flags, &page,&fsdata); copied=iov_iter_copy_from_user_atomic(page,i,offset,bytes); flush_dcache_page(page); status=a_ops->write_end(file,mapping,pos,bytes,copied, page,fsdata); pos+=copied; written+=copied; balance_dirty_pages_ratelimited(mapping); }while(iov_iter_count(i)); }
循環中主要做了這幾件事:
對于每一頁,先調用address_space的write_begin做一些準備;
調用iov_iter_copy_from_user_atomic,將寫入的內容從用戶態拷貝到內核態的頁中;
調用address_space的write_end完成寫操作;
調用balance_dirty_pages_ratelimited,看臟頁是否太多,需要寫回硬盤。所謂臟頁,就是寫入到緩存,但是還沒有寫入到硬盤的頁面。
對于第一步,調用的是ext4_write_begin來說,主要做兩件事:
第一做日志相關的工作。
ext4是一種日志文件系統,是為了防止突然斷電的時候的數據丟失,引入了日志(Journal)模式。日志文件系統比非日志文件系統多了一個Journal區域。文件在ext4中分兩部分存儲,一部分是文件的元數據,另一部分是數據。元數據和數據的操作日志Journal也是分開管理的。你可以在掛載ext4的時候,選擇Journal模式。這種模式在將數據寫入文件系統前,必須等待元數據和數據的日志已經落盤才能發揮作用。這樣性能比較差,但是最安全。
另一種模式是order模式。這個模式不記錄數據的日志,只記錄元數據的日志,但是在寫元數據的日志前,必須先確保數據已經落盤。這個折中,是默認模式。
還有一種模式是writeback,不記錄數據的日志,僅記錄元數據的日志,并且不保證數據比元數據先落盤。這個性能最好,但是最不安全。
第二調用grab_cache_page_write_begin來,得到應該寫入的緩存頁。
structpage*grab_cache_page_write_begin(structaddress_space*mapping, pgoff_tindex,unsignedflags) { structpage*page; intfgp_flags=FGP_LOCK|FGP_WRITE|FGP_CREAT; page=pagecache_get_page(mapping,index,fgp_flags, mapping_gfp_mask(mapping)); if(page) wait_for_stable_page(page); returnpage; }
在內核中,緩存以頁為單位放在內存里面,每一個打開的文件都有一個struct file結構,每個struct file結構都有一個struct address_space用于關聯文件和內存,就是在這個結構里面,有一棵樹,用于保存所有與這個文件相關的的緩存頁。
對于第二步,調用iov_iter_copy_from_user_atomic。先將分配好的頁面調用kmap_atomic映射到內核里面的一個虛擬地址,然后將用戶態的數據拷貝到內核態的頁面的虛擬地址中,調用kunmap_atomic把內核里面的映射刪除。
size_tiov_iter_copy_from_user_atomic(structpage*page, structiov_iter*i,unsignedlongoffset,size_tbytes) { char*kaddr=kmap_atomic(page),*p=kaddr+offset; iterate_all_kinds(i,bytes,v, copyin((p+=v.iov_len)-v.iov_len,v.iov_base,v.iov_len), memcpy_from_page((p+=v.bv_len)-v.bv_len,v.bv_page, v.bv_offset,v.bv_len), memcpy((p+=v.iov_len)-v.iov_len,v.iov_base,v.iov_len) ) kunmap_atomic(kaddr); returnbytes; }
第三步中,調用ext4_write_end完成寫入。這里面會調用ext4_journal_stop完成日志的寫入,會調用block_write_end->__block_commit_write->mark_buffer_dirty,將修改過的緩存標記為臟頁。可以看出,其實所謂的完成寫入,并沒有真正寫入硬盤,僅僅是寫入緩存后,標記為臟頁。
第四步,調用 balance_dirty_pages_ratelimited,是回寫臟頁。
/** *balance_dirty_pages_ratelimited-balancedirtymemorystate *@mapping:address_spacewhichwasdirtied * *Processeswhicharedirtyingmemoryshouldcallinhereonceforeachpage *whichwasnewlydirtied.Thefunctionwillperiodicallycheckthesystem's *dirtystateandwillinitiatewritebackifneeded. */ voidbalance_dirty_pages_ratelimited(structaddress_space*mapping) { structinode*inode=mapping->host; structbacking_dev_info*bdi=inode_to_bdi(inode); structbdi_writeback*wb=NULL; intratelimit; ...... if(unlikely(current->nr_dirtied>=ratelimit)) balance_dirty_pages(mapping,wb,current->nr_dirtied); ...... }
在balance_dirty_pages_ratelimited里面,發現臟頁的數目超過了規定的數目,就調用balance_dirty_pages->wb_start_background_writeback,啟動一個背后線程開始回寫。
另外還有幾種場景也會觸發回寫:
用戶主動調用sync,將緩存刷到硬盤上去,最終會調用wakeup_flusher_threads,同步臟頁;
當內存十分緊張,以至于無法分配頁面的時候,會調用free_more_memory,最終會調用wakeup_flusher_threads,釋放臟頁;
臟頁已經更新了較長時間,時間上超過了設定時間,需要及時回寫,保持內存和磁盤上數據一致性。
帶緩存的讀操作
看帶緩存的讀,對應的是函數generic_file_buffered_read。
staticssize_tgeneric_file_buffered_read(structkiocb*iocb, structiov_iter*iter,ssize_twritten) { structfile*filp=iocb->ki_filp; structaddress_space*mapping=filp->f_mapping; structinode*inode=mapping->host; for(;;){ structpage*page; pgoff_tend_index; loff_tisize; page=find_get_page(mapping,index); if(!page){ if(iocb->ki_flags&IOCB_NOWAIT) gotowould_block; page_cache_sync_readahead(mapping, ra,filp, index,last_index-index); page=find_get_page(mapping,index); if(unlikely(page==NULL)) gotono_cached_page; } if(PageReadahead(page)){ page_cache_async_readahead(mapping, ra,filp,page, index,last_index-index); } /* *Ok,wehavethepage,andit'sup-to-date,so *nowwecancopyittouserspace... */ ret=copy_page_to_iter(page,offset,nr,iter); } }
在generic_file_buffered_read函數中,我們需要先找到page cache里面是否有緩存頁。如果沒有找到,不但讀取這一頁,還要進行預讀,這需要在page_cache_sync_readahead函數中實現。預讀完了以后,再試一把查找緩存頁。
如果第一次找緩存頁就找到了,我們還是要判斷,是不是應該繼續預讀;如果需要,就調用page_cache_async_readahead發起一個異步預讀。
-
存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4328瀏覽量
85942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319瀏覽量
209830 -
文件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7瀏覽量
19926
原文標題:Linux 的文件系統及文件緩存知識點整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magedu-Linux,微信公眾號:馬哥Linux運維】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