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5日,第一屆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OpenHarmony技術峰會——開發者工具分論壇在深圳隆重舉辦,多位行業大咖、學術專家等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了OpenHarmony 在開發者工具方面的進展成果,共同探索下一代開發者工具發展方向。
華為軟件IDE實驗室主任蔣奕負責開場致辭并分享了關于全流程高效OpenHarmony開發的主題演講,他表示:“OpenHarmony生態處于起步階段,短時間內將迎來數以萬計的應用高質高效接入的訴求,覆蓋過億級應用用戶,開發者急需強大的支持開發周期全流程的生態支撐工具來助力高質量應用的快速開發。”指出OpenHarmony應用開發工具鏈核心能力構建,能夠助力開發者突破快速上手和高能效應用兩大關鍵挑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計算機學院軟件工程研究所所長張莉為大家介紹了未來新興軟件領域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其表示建模即編程,畫圖即編程將逐步成為現實,領域建模語言及其開發平臺將廣泛使用,IDE向著智能化、個性化、縱深化方向發展。
華為開發者平臺首席架構師劉金華介紹了OpenHarmony生態應用開發三大理念與核心技術。指出OpenHarmony生態從應用開發全生命周期的設計、開發、測試、分發4個階段,進行了全面的升級,推出了包括設計工具、編程語言、編程框架、編譯器、IDE 等在內的“OpenHarmony開發套件”。他表示,DevEco Studio聚焦開發流程5大環節,包括工程管理、代碼編輯、編譯構建、調試調優和測試打造亮點功能。
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軟件學院副院長、中國計算機學會軟件工程專委會副主任彭鑫帶來了“知識驅動的智能輔助開發研究與實踐”演講,指出軟件開發最大的浪費是知識的浪費、重復思考的浪費。實現系統性的軟件智能化開發需要建立共建、共享,與代碼持續協同演化的軟件開發知識平臺。
華為畢昇編譯器首席架構師曾建江進行了《畢昇編譯器與OpenHarmony RISC-V生態的進展》主題演講。他表示:“編譯技術是軟件的基礎,好的編譯支持可以讓OpenHarmony生態發展得更加健康。”并指出華為畢昇編譯器在鯤鵬計算產品的商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正在積極參與OpenHarmony的生態建設,其中就包括對RISC-V平臺的支持,目前已經在代碼體積等重要指標中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未來,畢昇編譯器將會積極參與到OpenHarmony的生態建設中,支持更多運行OpenHarmony的設備。
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博導王浩宇從Wasm軟件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其面臨的安全問題出發,介紹了當前開源軟件生態的容易被忽略的安全問題。指出跨語言、跨平臺、跨場景的開源軟件生態是發展趨勢,同時也引入眾多新的攻擊面,為新興軟件生態安全賦能是學術界和工業界共同面對的挑戰。
誠邁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鴻志事業部高級技術總監陸志剛分享了使用GDB遠程調試OpenHarmony系統的相關案例。他指出解決OpenHarmony開發中的問題,可以提高開發者對OpenHarmony系統的理解能力,提升OpenHarmony系統和應用的開發效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導孫海龍在《群智驅動的系統軟件開源生態構建與治理》的演講中給出了兩點思考。首先,建立開源生態是發展系統軟件的有效途徑,群智方法是開源生態構建與治理的重要手段。其次,創新群智化社區構建、持續性生態治理和全鏈式安全評估等技術,研發支撐工具與系統,能夠為OpenHarmony等泛在操作系統生態發展提供支撐。
OpenHarmony Compiler SIG 組長、華為終端編譯器與運行時首席架構師鮮余強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方舟編譯器的設計理念、關鍵技術、發展現狀及其在OpenHarmony上的應用成果。并指出ArkCompiler致力于為OpenHarmony應用提供優秀的編程語言生態、開發和運行體驗支持。
百度代碼服務團隊經理彭云鵬介紹了現代化編程現場的定義以及百度在現代化編程現場方向上的實踐及成果。指出編程現場的現代化是軟件研發工具和理念的一種變革,是通過先進的技術賦能研發場景,實現軟件研發生產力的升級。
會議最后,圍繞“下一代開發者工具”的話題,來自多家企業和高校的專家代表共同進行了一場熱烈的圓桌討論,共同暢想軟件開發工具的未來。
開發者工具分論壇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加深了開發者們對于OpenHarmony系統的理解能力,對提高OpenHarmony系統和應用的開發效率,推動構建未來開源軟件開發工具新格局。
審核編輯黃宇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27瀏覽量
251622 -
開發者
+關注
關注
1文章
570瀏覽量
17008 -
OpenHarmony
+關注
關注
25文章
3718瀏覽量
162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