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DC統計,全美每天就有9個人死于分心駕駛。歐洲已經將駕駛員監測系統(DMS,Driver Monitoring System)列入了新車安全評估標準(Euro NCAP)的項目中,未來幾年歐盟將在所有新車型中強制配置DMS。
在我國,已對“兩客一危”等商用車車型安裝DMS系統作出強制要求,乘用車搭載要求也在推進制定中。隨著人機共駕時代到來,駕駛員監測系統(DMS)和乘客監測系統(OMS,Occupant Monitoring System)將成為新一代智能汽車的安全標配。
據Future Market Insights(FMI)預估,2022年全球駕駛員監測系統市場估值為 42.466億美元,該市場將以7.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32年達到87.709億美元。
而來自億歐智庫的預測顯示,2022年中國乘用車DMS市場規模達到了11.7億元人民幣,預計2025年的市場規模達到43.2億元人民幣,滲透率將達到30%。
座艙監測系統:人機共駕時代的標配
最早的DMS來自豐田在2006年發布的GS450h車型,系統的工作原理較為簡單,通過一個CCD攝像頭對于駕駛員的面部進行紅外追蹤,從而判斷其是否注意力集中。
而后隨著視覺和雷達等傳感技術的進一步成熟,DMS的監測方式更加多元化,加入了對于人體特征的生物檢測技術,從而提高了駕駛員信息獲取的準確性。與此同時,OMS相關的應用也隨之逐漸興起。
當前DMS的主要功能包括疲勞檢測、醉酒檢測、分心檢測和危險行為檢測等,主要通過對于駕駛員的面部五官、人體體征和身體行為三個方面來進行檢測。
面部五官的檢測包括眨眼的頻率、眼睛的開合度、打呵欠的頻率、面部朝向等;體征的檢測包括心率、脈搏和體溫等;身體行為的檢測則包括對于駕駛人的手、胳膊等行為進行判斷。
OMS的技術原理與之類似,但被檢測的主體變成了車內乘客,因此更為看重對乘客的隱私保護。OMS的方案中通常會采用3D ToF的方案來取代視覺傳感器,同時配合毫米波雷達的體征檢測功能,實現乘客的體征識別,從而進行個性化的座艙內場景設置。譬如檢測兒童是否安坐在安全座椅上,兒童或寵物是否單獨留在車內,乘客的情緒狀態等等。
從系統角度來分析,不論是DMS還是OMS方案,主要的硬件組成包括攝像頭模組、毫米波雷達、ToF傳感器、DMS控制器、紅外補光燈、座艙域控制器以及提示儀表等。在算法層面,則需要大算力芯片廠商提供算法參考和工具鏈。最終具有上下游整合能力的AI算法企業和硬件供應商一起合作,將軟硬一體化的方案提供給主機廠。
國內DMS發展:追求高功能和差異化
據億歐智庫統計,中國2021年新發布乘用車中,15~75萬價位區間的智能座艙滲透率達到了50%左右。智能化座艙已經成為智能汽車發展的核心,主機廠也期望通過汽車座艙技術來尋求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發展。當前在國產新勢力電動車中,AR-HUD、多屏聯動、擬人化人機交互和多模態交互等特色功能均在智能座艙中有所體現,其中DMS和OMS也是多模態交互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了艙內感知和監測的關鍵作用。
國產造車新勢力的代表“蔚小理”,在2022年全年交付量相繼突破10萬大關,三家代表廠商針對DMS也都有各自差異化的布局。
蔚來DMS通過車內攝像頭采集圖像信息,從而實現乘員狀態信息識別;將DMS與輔助駕駛功能融合,當駕駛員連續駕駛超過300公里,自動關閉NIO Pilot功能。
小鵬的DMS特色在于駕駛員安全健康監測系統,能夠進行心跳、呼吸、血氧飽和度等生物體征識別,對駕駛員的健康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和提醒。
理想在最新的L9車型中,則提供了“主被動結合式”的監測。車內的3D ToF傳感器,可以實時感知座艙內乘客的環境;方向盤后的信號攝像頭可以分析駕駛員的頭部軌跡、眼球軌跡和面部表情等,實現全方位的監測。除了三家代表廠商外,國內其它的電動車廠商也在DMS上紛紛發力,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格局。高功能化和全面化是主機廠對于DMS的一致追求,但在此要求的基礎上,各家的監測方案有著不同的技術路徑選擇。
有的具備生命體征監測功能,有的則更強調圖像算法的功力,在表情、動作和手勢識別上進行AI賦能。不論是哪種技術實現方案,都是傳感器提供了數據基礎,在足夠的數據基礎上,則需要更高效的算法和強大的算力來實現準確的乘員狀態判斷。
中國智能汽車對于DMS方案高功能化的需求,促進了硬件廠商之間的緊密合作。各家高算力芯片廠商紛紛與傳感器廠商展開合作,實現軟件、硬件和算法整合,提供了完整的DMS方案,從而轉變為了Tier X的全新供應商角色。
座艙監測的未來:融合整車架構,提供主動式服務
早期DMS主要是為了糾正駕駛員的不良駕駛習慣,隨著輔助駕駛系統的普及,未來進入到L3的時代后,DMS將成為實現安全駕駛的關鍵。但座艙內監測的價值并不僅僅局限在駕駛層面,隨著未來出行的場景升級,座艙監測系統將成為整個駕乘體驗構成的關鍵。
據業內人士分享,DMS的技術發展有兩大趨勢:
未來DMS和OMS將會融合為一個完整的座艙監測系統(IMS),為座艙未來功能多樣化提供技術基礎;
車內外視覺與其他傳感器數據融合,實現車內外的安全一體化。
傳統車廠在進行DMS部署的時候,大多仍傾向于直接向DMS方案供應商購買高性價比的方案,直接裝車,并未全盤考慮車輛整體的智能化體驗和未來升級路線。
新勢力車廠在進行DMS和OMS的開發時,則已經考慮到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在整車的域控架構的設計層面,就已經將DMS和其它域控實現了功能上的聯動;同時在硬件預埋上,也預留了足夠的空間用于后續應用升級。
隨著AI算法的升級,譬如情緒識別等復雜功能的識別準確度也會逐漸提高,智能化體驗便有了可靠的技術基礎。未來,IMS將會結合駕乘人員的體征信息和車外的道路環境信息,預判用戶的意圖,提供主動式的服務,打造更舒適的個性化駕乘空間。
座艙監測系統的關鍵:傳感器
整個座艙監測系統的功能構建,都基于前端傳感器所捕獲的數據,因此傳感器器件的選擇是關鍵。
雖然3D ToF、毫米波雷達等新技術也一同納入到了座艙監測系統中,但圖像傳感器仍是整個系統的監測中心,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信息采集作用。
在此我們為大家推薦兩款適合車載應用的CMOS圖像傳感器,分別是來自ams OSRAM的Mira030和來自安森美(onsmei)的AR0140AT。
Mira系列成像傳感器是ams OSRAM推出的0.3MP全局快門CMOS圖像傳感器,該系列產品擁有高量子效率,可搭配使用低功率發射器,即使在昏暗照明條件下也可以實現圖像捕捉。Mira系列產品的尺寸極小,可在低功耗狀態下運行;全局快門可同時曝光陣列的所有像素,從而捕捉快速運動的目標且不會失真。Mira030是該系列推出的新款產品,它的輸出有效像素陣列為1080H × 1280V,并支持復雜的片上操作,例如高動態范圍(HDR)模式、外部觸發、水平或垂直鏡像等。在全圖像分辨率下,其最大幀速率為180fps。該器件在貿澤電子的料號為Mira030-1RM2WP。
圖10:Mira030產品框圖 (來源:ams OSRAM)
為了方便開發者實現快速評估,ams OSRAM還和英偉達合作提供了基于Mira030的JetCiS評估套件。該套件通過Mira030進行原始圖像捕獲,然后基于Linux的開放式開發平臺,在 nVidia Jetson Nano 嵌入式系統上運行圖像信息處理。通過一個圖形用戶界面,用戶可以進行傳感器配置和分析,譬如曝光控制、HDR、直方圖和線輪廓等等。
另一款推薦的圖像傳感器AR0140AT,這是一款1/4英寸,1.0Mp CMOS數字圖像傳感器,提供1280H x 800V有效像素陣列。該器件的特點是采用了安森美(onsemi)創新全局快門像素設計,適用于準確快速的移動場景捕捉。在低光度和亮度場景下也能產生清晰的無噪點圖像,并且能夠同時捕捉連續視頻和單幀圖像。AR040AT同樣也包含了多種復雜的攝像功能,如自動曝光控制、行跳過模式、列跳過模式、像素裝倉以及視頻和單幀模式等。
要實現座艙監測,需要較好的光照條件,大功率的LED必不可少。而大功率LED的驅動,則可以選擇同樣來自安森美的NCV30161遲滯降壓恒流驅動器,它是駕駛員監測系統等應用的理想選擇。遲滯控制在負載瞬變和PWM調光期間提供良好的電源抑制和快速響應,專用PWM輸入可實現寬范圍的脈沖調光,高開關頻率允許使用更小的外部組件,最大限度地減少空間和成本。該器件推薦的具體產品型號在貿澤電子的料號為NCV30161MNWTXG。
DMS不能僅僅通過圖像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來做出決策,更要結合多種不同的檢測信息。例如通過方向盤的轉動角度,結合當前路況,綜合判斷駕駛員的狀態,所以位置傳感器在DMS中也同樣非常關鍵。
ams OSRAM推出的AS5116就是一款符合AEC-Q100車規標準的軸上磁性位置傳感器,工作環境溫度范圍為-40°C至+150°C。該器件采用非接觸式的方式,可在360°完整機械轉動范圍內進行精確角度測量。在旋轉速度高達30,000rpm的情況下,整個360°轉動中具有僅1°(最大值)的固有非線性度。在5V的工作電壓下,輸出噪聲低至 2.47mVrms。這些特性使AS5116能夠產生準確的測量輸出。此外,采用8引腳SOIC封裝的占板面積僅為4.9mm x 6.0mm,與早期的ams OSRAM位置傳感器相比,更容易集成到汽車系統板布局中。該器件推薦的具體產品型號在貿澤電子的料號為AS5116-HSOM。
圖14:AS5116產品框圖 (來源:ams OSRAM)
結語
座艙監測系統已經邁過了技術成熟期,即將迎來應用搭載的高峰期,DMS將成為新的安全標準配置。
隨著AI在座艙內的賦能,未來座艙監測系統也可以提供更多主動的預測服務,為駕乘者提供更舒適的乘坐體驗。貿澤電子代理了諸多行業領先的汽車元器件廠商,提供與座艙監測應用相關的關鍵車規級器件,助力工程師實現更安全的座艙監測設計,帶來更安全的未來駕乘體驗
審核編輯:郭婷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732瀏覽量
423275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763瀏覽量
268913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44瀏覽量
1072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