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一、手工聚合鏈路的實驗拓撲圖如下圖所示:
1.創建VLAN
分別在六個交換機上創建VLAN10和VLAN20
2. 配置交換機S1與S2之間的Eth-Trunk
配置交換機S1和S2之間的Eth-Trunk的方法有兩種,分別介紹如下。
(1)在交換機S1上配置:先創建Eth-Trunk組,然后將每個端口加入該組:
(2)在交換機S2上配置:創建Eth-Trunk組,然后直接將3個端口加入該組:
以上兩種方法都能完成創建Eth-Trunk組并加入成員,相比較而言,第二種方法比較簡單且配置工作量少點,而且實現的效果都是一樣的。
檢查創建的Eth-Trunk。通過dis eth-trunk 1命令查看,結果表明Eth-Trunk1工作正常。
注釋:在默認情況下,Eth-Trunk的工作模式為手工負載分擔模式。
3.配置交換機S1和S2之間的Eth-Trunk為Trunk
配置S1和S2大的Eth-Trunk為Trunk并允許VLAN 10和VLAN 20的流量通過,實現兩臺交換機之間的VLAN通信。
配置交換機S1:
4.配置Eth-Trunk的負載分擔模式
默認情況下,該模式的負載分擔模式為基于源、目的IP地址,此處修改交換機S1和S2的配置,使負載分擔模式為基于源、目的MAC地址。
(1)配置交換機S1
(2)配置交換機S2
(3)通過dis eth-trunk1命令查看負載分擔結果
(4)具體負載分擔模式介紹如下
det-ip(基于目的IP地址)模式:從目的IP地址、出端口的TCP/UDP端口號中分別選擇指定位的3bit數值進行異或運算,根據運算結果選擇Eth-Trunk表中對應的出端口。
dst-mac(基于目的MAC地址)模式:從目的MAC地址、VLAN ID、以太網類型以及入端口信息中分別選擇指定位的3bit數值進行異或運算,根據運算結果選擇Eth-Trunk表中對應的出端口。
src-ip(基于源IP地址)模式:從源IP地址、入端口的TCP/UDP端口號中分別選擇指定位的3bit數值進行異或運算,根據運算結果選擇Eth-Trunk表中對應的出端口。
src-mac(基于源MAC地址)模式:從源MAC地址、VLAN ID、以太網類型以及入端口信息中分別選定指定位的3bit數值進行異或運算,根據運算結果選擇Eth-Trunk表中對應的出端口。
src-dst-ip(基于源IP地址與目的IP地址的異或運算)模式:將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兩種負載分擔模式的運算結果進行異或運算,根據運算結果選擇Eth-Trunk表中對應的出端口。
src-dst-mac(基于源MAC地址與目的MAC地址的異或運算)模式:從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VLAN ID、以太網類型以及端口信息中分別選擇指定位的3bit數值進行異或運算,根據運算結果選擇Eth-Trunk表中對應的出端口。
(5)配置端口的閾值
配置端口的閾值,設置活動端口數下限閾值是為了保證最小帶寬,當活動鏈路數目小于下限閾值時,Eth-Trunk端口的狀態轉變為關閉狀態。
交換機S1和S2的配置如下:
1.配置交換機S1
2.配置交換機S2
如果兩臺交換機設置的閾值不一樣,會以哪臺交換機的閾值為準呢?
下限閾值不同,以下限閾值數值較大的一端為準。
上限閾值最大為8,可以進行更改,更改的命令為max bandwidth-affected-林肯number4。
實驗二、二層鏈路聚合配置實例的拓撲圖如下圖所示:
(1)創建鏈路聚合組10
在S1和S2上創建鏈路聚合:
(2)配置鏈路聚合模式為靜態LACP模式
在S1和S2上完成配置:
(3)將端口加入聚合組10
一個基本的二層LACP模式的聚合鏈路配置完成之后,可通過dis eth-trunk 10命令查看結果:
由上可知,WorkingMode為STATIC,表示為靜態的LACP模式,其他的都是默認值。
(4)手動定義活動端口閾值
1.在S1上配置:
2.通過dis eth-trunk 10命令來查看配置結果:
通過觀察結果可知,修改了最大活動鏈路的條目為2,現在有三條鏈路,所以有一條鏈路為非活動鏈路,根據端口號,默認選擇G0/0/3為非活動端口。
(5)修改系統LACP優先級,選擇主動端
1.在S1上配置
2.配置完成后,Eth-trunk10端口在發生震蕩之后重新建立,通過dis eth-trunk10 命令查看結果:
由上可知,交換機S1的系統優先級變成了100,成為了主動端。
(6)修改了端口LACP優先級,選擇活動端口與非活動端口
通過修改端口LACP優先級,選擇哪些是活動端口,哪些是非活動端口。
1.在S1上配置:
2.通過dis eth-trunk 10命令查看結果:
由上可知,端口優先級已經成為100了,可還是沒有成為活動i端口,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默認情況下,搶占是被Disabled(禁止的),接下來我們開啟搶占功能。
(7)開啟搶占功能
通過dis eth-trunk 10命令查看結果:
由上可知,搶占功能已經開啟,G0/0/3接口已成為活動端口(eNSP存在一些bug,請關閉G0/0/1后再開啟該端口驗證)。
(8)配置負載分擔方式
1.在S1和S2上配置:
2.通過dis eth-trunk 10命令查看結果:
由上可知,負載分擔方式已經變成了SA-XOR-DA,原來為SIP-XOR-DIP方式。至此,配置完畢。
實驗三、三層鏈路聚合配置實例的拓撲圖如下圖所示:
(1)定義鏈路聚合組,開啟三層鏈路聚合
此時只是創建了組,并沒有加入組成員端口,此時端口狀態為關閉狀態。
(2)配置模式為靜態LACP
(3)將端口加入鏈路聚合組
通過dis eth-trunk命令查看結果:
由上面可知,Eth-Trunk鏈路狀態處于工作狀態,并且物理接口G0/0/0、G0/0/1和G0/0/2成功加入鏈路聚合組Eth-Trunk1。
(4)完成數據通信測試
此時,可以看到三層的Eth-Trunk可以進行通信了,并且其端口可以當作一個物理端口使用,可以運行路由協議。至此,實驗完畢。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7瀏覽量
252124 -
交換機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645瀏覽量
99791 -
VLAN
+關注
關注
1文章
278瀏覽量
35697
原文標題:華為[ENSP]鏈路聚合實例(手工聚合鏈路配置實例+二層、三層鏈路聚合配置實例)
文章出處:【微信號:網絡技術干貨圈,微信公眾號:網絡技術干貨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