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智能家居一線市場發展狀況如何?面臨什么樣的困境與機遇?本文為來自一線渠道的智哪兒讀者投稿,文章內一些觀點和現象具有一定代表性,特刊發供行業人士參考。
先跟大家講個故事:
本人岳父母的新房于2020年底交付,是本地一個比較有名氣的開發商所建。此前購房時,售樓處不斷渲染智能豪宅這個概念。我們曾一度認為,一家子要住進有智能家居的房子里了。我本人曾一度認為,原來智能家居離我們非常近。
可是,交房后,直到裝修完成,我都沒有感覺到這智能豪宅跟智能家居有半毛錢的關系。開發商所謂的智能家居是:一個充其量逗孩子玩的智能機器人、一套觸摸式的開關面板、一把叫做曼X卡頓的裝斜了的智能鎖、一個掃地機器人、一個智能貓眼、一個可視中控面板(安裝于玄關處)。
除了螢石的智能貓眼外,其他產品都是“濫竽充數”。所有這些智能產品加起來,東拼西湊,毫無智能家居可言??梢晫χv做工粗糙,分辨率低下,只有三個功能:查看單元門口誰來了、查看地下車庫單元門口誰來了、給來的人開門。
當我看到可視對講上有一個“呼叫電梯”功能時,我是很驚喜的。但畫面顯示“已呼叫”后,電梯紋絲不動。原來這個可視面板跟電梯根本沒有通訊。
在入住以后,對于智能豪宅,毫無感覺。
講這個故事,并不是說開發商的智能家居都是雞肋。其實,許多高端開發商和精裝樓盤,都配備有相對完善、易用的智能家居系統(且不說它的功能全不全)。只是我們遇到的這個智能豪宅,就是赤裸裸的虛假宣傳。
通過這件事,我想進一步跟大家探討的是智能家居的定義問題。那就是,我們天天在高喊智能家居,但是真正的智能家居到底落地了多少?尤其是對于真金白銀投入血汗錢的渠道商來說,智能家居是否存在虛假繁榮?
首先,我們要明白,國內的智能家居定義,與國外是有所區別的。智能家居的英文Smart Home直譯應該是“智慧房屋”,是站在房屋視角的一種智能解決方案。而國內的智能家居,則主要是以智能化的家居產品為主導的。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單品零售額3,487億元,其中智能家電占比高達86%??梢?,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中,家電本身就占據了一大部分。不僅如此,絕大多數的市場規模統計中,家電、智能硬件、新型消費級產品(智能音箱、攝像頭、掃地機器人等)的銷量都占據了大頭。
在筆者看來,這樣的統計方式,并不能真實反映出智能家居發展現狀。真正的智能家居,應該是從全屋智能角度去評價的。當我們談論智能家居的時候,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會把一些與家居有關的智能產品囊括在內。
比如安防攝像頭、掃地機器人、智能鎖等單品,它們本質上是用戶需求豐富度提升后,市場自然催生的一些消費升級產品。將其劃歸到智能家居概念中無可厚非,但這些產品大賣不能直觀說明智能家居市場的繁榮度。
再比如,對于傳統家電來說,一個電冰箱上面加裝一個大屏幕,就成為了智能家居?可以說這個電冰箱是智能化的家電,但不能說我有了智能家居。更進一步說,智能家電的本質是其在處理自身職責問題上變得更“聰明”,而不是因為有一塊屏幕就是智能。
智能家居要滿足至少三個要素:第一是互聯化,本地的產品能夠組成一個局域網相互聯動通訊,同時整個系統可以與互聯網通訊;第二是場景化,智能家居一定系統概念而不是單品概念,只有系統才可以創造場景,每個場景解決一個問題;第三是自動化,系統具備“思考”能力,具有決策意識,反映出用戶的意志。
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應該包括燈光、安防、影音和HVAC四大模塊。其中HVAC包括暖氣、新風和空調系統??梢哉f,智能家居與整個房子是密不可分的,是房屋的一套神經系統,而不是一個殼子。
媒體說,美國的智能家居普及率很高。國外調研機構2016年的一份數據顯示,美國“智慧房屋”的存量為1500萬套,占比12.5%(相較于全國的住宅),而預計2021年可達到28%。這個數字,對于美國這個國家來說,其實并不高,但其滲透率比國內已經高很多。
這其中的原因在于,美國人民的居住環境與我們有很大差別。美國有70%的住宅是獨棟別墅,聯排占到了7%,而公寓只有17%。美國人的房子大多都是獨門獨草坪的設計,房間數量多,公共活動空間占到了2/3。
所以,以獨棟住宅為主的美國,其實比較適合智能家居的發展。因為房子越大,它在照明、安防以及能源方面的管理就越復雜。比如中央空調,美國大部分獨立住宅都是中央空調,所以才催生了最早的智能家居爆款NEST恒溫器。而國內住宅絕大部分都是塔式或板式的居民樓,人均居住面積與美國無法相提并論。
在這種前提下,國內先天缺乏智能家居繁殖的土壤。以至于筆者在采訪很多渠道商時,常聽到“智能家居不是剛需”、“錦上添花居多”的評價。但是在大概念之下,很多新事物迎來了爆發。智能音箱、智能鎖、智能攝像頭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三個產物。
筆者是在唱衰智能家居嗎?不是。我只是想試圖厘清智能家居的定義。目前國內有很多做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的公司,擺在他們面前的路徑無非就是三條:與房地產簽約、與渠道商簽約、與資本方簽約。
這其中,恐怕只有渠道商最明白其中的苦澀。至于平臺、架構、生態等一系列東西,在殘酷的市場面前常常變得一文不值。想起某廠家的主管所言:競標房地產項目,價格被砍到骨子里。所以,最后消費者體驗到的智能家居都是被閹割過的,甚至只是把面板替換了一遍,加了幾個顯示屏,就美其名曰“全屋智能”。
目前,國內精裝房的滲透率在32%左右。2019年精裝房有320萬套。隨著地產銷售萎靡,精裝+智能勢必成為房企的“香餑餑”。精裝房的增量對于智能家居企業來說是唯一的生機。至于C端市場,目前市場的兩極分野非常嚴重:要么是小米這樣的輕量化方案,要么是摩根這樣的奢華消費,而居于中間的全屋智能,很難在C端批量落地。
當然,這并不是說智能家居在C端沒戲。從單品、局部智能來說,客群數量還是非常龐大的。只是就全屋智能來說,目前的生態還十分割裂。用戶很難憑自己意志組建一個完善的智能生態,通常需要借助多個品牌來實現。
這其中的苦澀,又是只有渠道商知道。
(本文首發智哪兒,作者:鑫培,轉載請獲取授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智哪兒立場。)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8文章
9579瀏覽量
18554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